過自己的生活,走自己的路

今天看到岑嶸的《在世上做安娜》莫名地打動了我內心的柔軟,“在我小時候,老爸就是上帝,他可以決定今天揍我還是不揍我”。我想很多人小時候都有這樣的經歷,感覺自己的命運都取決於父母的心情。我小時候,覺得老爸和老師的話都是聖旨,他們可以決定是打我還是吼我。後來,我發現我試卷最上端的那個分數才是真正的上帝,它才可以決定老爸和老師是滿臉笑容還是滿臉怒容。在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我才變得聰明:我要想過好日子,就必須那個分數變得好看一點。於是,我決定改變自己的命運,開始刻苦學習,讓試卷上的對勾不斷增加。直到自己考上“211”大學,知道研究生畢業。

回想一路走來,其實在初中的時候,我就開始叛逆了,對於老師和家長的話雖說不敢當面反駁,可內心卻再也不把他們的話當聖旨了,再也不那麼尊重了,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了,甚至有時會反駁他們,直至今天我對那些對我說話用命令語氣的人,我都沒有好感。


過自己的生活,走自己的路

我們本來就生活在一個以設置他人生活為樂的國度裡,我們有太多所謂的思想家願意做別人的上帝,他們最樂此不疲的事,就是設置別人的生活,制定各種規則,至於他們自己能不能做到,這很難說。所以顧準先生說過“中國思想只有道德訓條,沒有邏輯學,沒有哲學”。

想想也是,我們的生活從小就被父母、老師、學校給定死了,我們就這樣一步一步地按照他們給我們限定的路走下去,我們就這樣一步一步地完成自己的“任務”。中國人自古就有管制人的思想,不然“管”和“官”的讀音為何如此相近,字形如此相似?普天之下,有多少人想當官,有多少人為了權利不惜喪失自我,迷失本性?放眼望去,有多少制定條條框框的當“官”者,他們說的那個“應當”“不得”條款,他們如實做到了幾點呢?

在我眼中,每個人都是平等的,都應該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別人。我不喜歡別人管我,也不喜歡管別人,我更喜歡道家的“無為而治”。生活是你自己的,你應該對你自己負責。

我不在乎別人用什麼樣的眼光看我,不管別人是如何評價我,“平凡”抑或“另類”,我都只想像瑞典女作家安娜一樣,在世上只做我自己,過自己的生活,走自己的路,接受大自然與父母的恩賜,快樂平安地過完一生。無愧天地,無愧自己。


過自己的生活,走自己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