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創作的美學問題(詩歌欣賞談)一一寫給初學寫詩的朋友


詩歌創作的美學問題(詩歌欣賞談)一一寫給初學寫詩的朋友

法國象徵派詩歌開了現代詩歌的先河、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象徵主義詩歌創史人夏爾.波德爾(1821—1867)認為:象徵主義是一般詩歌的理想主義潮流,它不崇奉何傳統的詩歌形式,主張詩的形式應該適應千變萬化的內在世界,它打破了傳統詩的格律,不講究嚴格的押韻和對仗,詩可長可短。詩人完全根據自已的激情和幻想安排詩的節奏,因而使詩歌從舊格律的束縛下解放出來。

象徵主義詩歌主張詩歌要具有音樂美,認為“萬般事物中”,首要的是音樂,又認為“最可貴的是令人半醉的、模糊的明析相互融合的詩”。

意境

一切文學藝術都要用形象思維。在詩歌創作中,由於形象思維的作用,情景統一、意象統一,形成意境。意境是詩歌的基本審美範疇,真詩與假詩就看它有無意境。詩的文理之分、粗細之分、高低之分,就看它意境的深淺厚薄。

王國維說:“文學之工不工,亦視其意境之有無,與其深淺而已”。

意境來源於客觀外界,是客觀外界在詩人頭腦中的反映。

“情與景會、意與象通”——這就是意境。即:主觀想象與客觀現實的反映。

創作意境

真摯而強烈的感情雖然是創造意境的必要條件,但它如果不是崇高理想的外觀,那麼,它無論多麼真摯強烈也不一定使人產生共鳴,受到感染。潑婦罵街,惡人告狀,即使聲淚俱下,也只能使人產生反感和厭惡。

黑格爾說:“藝術裡真正是詩的東西就是我們所說的思想”。只有傳達出人們沒有體驗過的新的感情的藝術作品才是真正的藝術作品。

意像

感情浸透的形像,一種來自詩人獨特的想像。如“山尖,頂著思念”(筆者《如果你沒見過大山》)‘山尖’怎麼會頂著思念呢?“把所有的思念串成,沉甸甸的祝福”(李慧芳《思念》)‘思念’怎麼會串成祝福呢?這是一種獨特的想像。

詩歌的框架結構

一首完整的詩在創作過程中一般包含以下因素。

立意、構思、想象、意境(內在因素)

語言、節奏、音韻、形式(外在因素)

一首好的詩必須達到作者與作品感情融動;作者與讀者感情相通才會產生共鳴。

通感

《文心雕龍.物色》說:“詩人感物、聯類不窮”。感物,靠的是分別具視、聽、嗅、味,觸五種感覺功能的眼、耳、鼻、舌、身五個感官;聯類,靠的是能將各種感覺化為記憶並加以儲存的神經中樞——大腦。

找到兩種感覺的相似點,讓這一感覺向另一種感覺轉移,借另一感覺來表現這一感覺,即所謂通感。

“紅杏枝頭春意鬧”,(宋代文學家宗祁)“銀浦流雲學水聲”,(唐代詩人李賀)前者是視覺向聽覺的轉化;後者是視覺向聽覺的挪移,將本來訴諸此感覺的東西,轉而訴諸別種感覺,無疑會把詩味配得更耐品嚐。

詩的特點

精:概括的反映生活,抓住本質,加以提煉。具體生動的形象加以描繪,詩不在長,而在於精。如:卞之琳《斷章》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顧城《一代人》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詩即居於現實生活中的情緒,或者是一種感情的流露。

詩要從靜中寫動,從平凡的靜物中去尋找它內在的形像的動。把死的寫成活的、把活的寫成飛的。如:筆者《甲秀樓》、《如果你沒見過大山》。

寫些什麼

一個作者最大的幸運就是能夠寫出他想寫的東西、寫出人們想看的東西。(蒙萌)

詩歌的漲力

主要表現在大與小、遠與近、主觀與客觀、無限與有限等詞配搭而成。

如:我把這雙鞋和黎明穿上。(大與小)

太陽在麥茫上成熟。(遠與近)

黑色的時間在聚攏成一群烏鴉。(無限與有限)

太陽是黑色的、因為它被烏雲罩著的時候。(主觀與客觀)

詩路

詩路象溪中的跳石,必須曲折,打下伏筆慢慢摸著走……

寫詩

要用形象思維,詩比其文學樣式都更需要明朗性、簡潔性、形象性。詩人必須找到“自我”。詩最忌虛假、空泛、矯揉造作。

情來、興來、神來,才會寫出好的詩。

真正的好詩是百讀不厭的詩;真正的好詩也是無法說清楚好在哪裡的詩。

詩是什麼

詩是現實事物在詩人心靈中的折射;

詩是主觀想象與客觀現實的反映;

詩是歌唱現實生活的最高語言藝術,它通常是詩人感情的直瀉。

詩人王爾碑以岸上的燈火和河裡的燈影為喻說:“岸上平實的燈火不是詩,河裡搖曳生資的燈影就是詩了”。

吳茹烈《詩歌創作講稿題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