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感冒發燒打針吃藥?你這育兒方式很不科學!

感冒發燒是小朋友最常見的問題,相當於西醫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氣候驟變及冬春時節發病率高,你看現在醫院的兒科人滿為患。

當媽的也不要太自責,寶寶出生時從母親體內帶來的免疫細胞越用越少,在6個月的時候就沒剩下多少了,而寶寶自己的免疫系統要到2歲才能發育得比較完善,這段時間內每月感冒1次是正常的。

小朋友感冒發燒打針吃藥?你這育兒方式很不科學!

感冒雖然談不上大毛病,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如果治療不及時,感染可經身咽部蔓延,誘發機體的變態反應,引起多種併發症,嚴重影響寶寶的身也健康,如支原體肺炎。

西醫對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的治療以休息、對症治療和預防併發症為主,主張提問超過38.5℃的時候給寶寶解熱鎮痛藥,但感冒95%以上是病毒感染,患兒的體溫反覆波動,導致很多家長焦慮不安,而且現在抗生素濫用,對寶寶不是好事。

小兒用藥要選擇合適的給藥方式,打屁股針怕痛,打點滴肯定是不合適的,中藥煎劑苦,沒人願意喝,因此具有簡便易行、安全、療效顯著特點的藥浴療法漸漸凸顯其優勢,越來越多的兒科醫務工作者已經認識到藥浴療法治療小兒感冒的優勢,並在臨床實踐中取得了顯著的療效。

小朋友感冒發燒打針吃藥?你這育兒方式很不科學!

藥浴不是新鮮事,在中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源遠流長, 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在兒科疾病的臨床治療中備受青睞。藥浴療法始於秦代,發展於漢、唐,充實於宋、明,成熟於清,清代藥浴比較知名的是穆溪年。

穆溪年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古人的觀念是“不為良相,便為良醫”,跟歷史上很多醫界聞人一樣,高考考了很多次就是不中,大家知道的李時珍也是這樣。高考考不上當官為良相的希望算是破滅了,行,那就行醫吧。

小朋友感冒發燒打針吃藥?你這育兒方式很不科學!

穆溪年從醫40餘年,特別擅長婦、兒科,注重“未病先防”和“藥食同源”理念,選取道地藥材,改良出了許多經典藥浴方,創立的“穆氏藥浴”及穆氏的養生觀念風靡一時。中醫基礎理論在清代已經沒什麼建樹,除了溫病學說和藥浴療法。百年穆氏,現在香港有個研究院專門研究穆溪年的藥浴學說。

穆溪年喜歡用荊芥和艾葉,荊芥味辛而微溫,性味溫和,長於發表散風,可祛風解表。艾葉氣香味辛,具有散寒止痛、止咳平喘等功效。現代藥理學表明,中藥中所含有的揮發油均可以較好地透過皮膚髮揮作用,類似於西醫說的經皮吸收,經皮膚給藥,同時因為其揮發性,揮發時帶走機體大量熱量有利於降溫。藥浴可時周圍血管擴張也利於散熱,對患兒退熱有很好的療效。

小朋友感冒發燒打針吃藥?你這育兒方式很不科學!

新手爸媽們呀,寶寶感冒發燒不要動不動就想到打針吃藥,藥浴療法不妨一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