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都"涼涼",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經濟增長預測

4月14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公佈了《2020年世界經濟展望》,預測今年全球經濟總量將萎縮3%。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稱,新冠肺炎情將引發19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

根據這一預測數據,2020年全球經濟萎縮幅度將是19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大,作為對比,金融危機造成2009年全球經濟總量萎縮0.7%。

而這一切,都是全球範圍加重的疫情造成的。

僅僅三個月的時間,經濟學人智庫對全球GDP增速的預測從2.3%到-2.5%,IMF的預測也從頗為樂觀的3.3%變為-3%。

01 發達經濟體集體下滑

全球發達經濟體預計,2020年經濟整體下滑幅度將達到3%。其中美國下滑5.9%,歐元區下滑7.5%。英國對本國經濟的預測更糟,經濟總量今年或萎縮6.5%。

全球經濟預計到2021發達國家國家經濟恢復至增長5.8%。


全球經濟都


02 新興市場,印度和中國艱難保持正增長

對於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2020年預計經濟整體下降1%。其中,印度預計增長1.9%,中國則預計增長1.2%。

不過,隨著各國刺激政策出臺,2021年將快速反彈,預期非常樂觀。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將恢復至增長9.2%,為預測的新興市場經濟體中增速最高。

全球經濟都


03 中國經濟

4月17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今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6.8%。出現季度負增長,這是1992年開始公佈季度GDP數據以來最低數值,也是首次出現季度增速為負值的情況。


中央政治局開會,提到當前形勢"挑戰前所未有"、"極不尋常"的判斷。會議在強調"六穩"工作加力的同時,首次提出更底 線性的"六保"(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 穩定、保基層運轉),以增強特殊時期的特殊應對。


2020年,對全球經濟體都將會是非常艱難的一年,各國都在努力應對,希望儘快走出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