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說清朝千叟宴:一場“痛並快樂著”的大party

叟:老頭兒的意思。千叟宴,顧名思義,請一千個老頭兒吃飯的宴席。

它的宗旨是尊老盡孝,友好鄰里等道德傳播和宣揚。

清宮規模最大,宴請人數最多的皇家宴席究竟如何呢?


說一說清朝千叟宴:一場“痛並快樂著”的大party


清宮一共舉辦過幾次千叟宴?

康熙朝


說一說清朝千叟宴:一場“痛並快樂著”的大party


千叟宴在清朝歷史上一共舉辦過四次。首創者是康熙,分別在五十二年和六十一年;而後兩次則是乾隆,這個極愛模仿爺爺的好孫兒,分別在乾隆五十年和六十年各舉辦一次,總計清朝共舉辦了四次千叟宴。

那當時的宴席都是怎樣的情況呢?

康熙五十二年,康熙六十大壽,突發奇想,說要搞個超大型生日趴,就想出了邀請65歲以上的老年朋友,一起來給自己祝壽,過個老年人專屬轟趴大會。

於是三月二十四日,康熙下旨說全國各地的,不管當官的還是平民,65歲以上的老年朋友按時到場,都可以到暢春園正門吃飯。

在此之前的幾天,宮中呢已經開始慶祝活動的準備,在西直門外搭了龍棚,收容一群專門上京給老爺子祝壽的人,當然裡頭不乏官員遙遙來此拍馬,也就是因為這個康熙才想到舉辦大party這事。

當然這個創意也被戶部的人攔了一攔,大概意思就是那麼多人發點紀念品算了,康熙覺得這不夠意思,為表示皇家風範和親近友好之意,還是得吃飯。

到了第二天,宴席正式開始,那來了多少人呢?

康熙帝在暢春園正門前首宴漢族大臣、官員及士庶年90歲以上者33人,80歲以上者538人,70歲以上者1823人,65歲以上者1846人。

然而這個還是一天的,這宴席連著又開了兩天,反正總共差不多7000人這樣。

這次宴席空前盛況讓康熙很滿意,於是在康熙六十一年正月裡,康熙又想來一次,這一次尋得由頭是天下太平,設宴的地方呢也變成了紫禁城內乾清宮前,聲勢依舊浩大。

乾隆朝


說一說清朝千叟宴:一場“痛並快樂著”的大party


在康熙第二次千叟宴中,當時只有12歲的小弘曆是親身參與了,於是乎在他當老大以後,抱著對爺爺的各種崇拜,他決定他也要效法爺爺來搞個大party。於是在乾隆五十年來了一次,六十年又舉辦了第四次。

這次的規模更大,人依舊多,但是範圍廣了,是個國際趴。除了很多西藏、回部的少數民族外,還有朝鮮、暹羅、安南等地的外國老頭。當時還給106歲老人熊國沛和100歲老人邱成龍賞了六品頂戴,這個頂戴沒什麼實質的價值,僅僅是有象徵意義的紀念帽。以示太上皇養老敬老之意。

千叟宴的菜品好吃嗎?


說一說清朝千叟宴:一場“痛並快樂著”的大party


讓我們想象一下,這上千人的宴席上,菜品怎麼也得滿漢全席這個級別的吧!

然而我們看下乾隆朝千叟宴的菜品:銀錫火鍋兩個、豬肉片、羊肉片、鹿尾燒鹿肉一盤、羊肉烏叉一盤、葷菜四碗,蒸食壽意一盤、爐食壽意一盤、螺螄盒小菜二個、烏木筋一隻、肉絲燙飯一品。

大家來看一看,以上菜品,最貴的可能就是鹿肉了。(蛋蛋君:燕窩鮑魚就不為難了,甲魚都沒有)

也可能是千人大宴,戶部節省開支,當然也是當時的物資並沒有現今豐富,就只能如此了。

這還是乾隆朝改良後的情況,為什麼這麼說呢?

咱們看康熙朝的,一次暢春園正門外,資料顯示從皇極殿簷下開始擺桌子,一直襬到宮門外,90歲以上7人在室內而已;第二次乾清宮外,乾清宮門口的廣場大家都知道吧。頭一次在三月裡,第二次在正月裡,北京城那寒風瑟瑟,估計上菜的過程中菜就涼了,那就別說吃了。

乾隆朝改良的結果就是改成了火鍋,但地點還是乾清宮,從殿廊下到丹墀外數百席排開。日子依舊是正月裡。(蛋蛋君:攤手)

我們從實際出發思考一下,都是七八十歲的耄耋老人,大老遠來參加宴席,在寒風中坐在室外吃著火鍋。火鍋裡還都是豬肉、羊肉、鹿肉這些比較難啃也難消化的食物......

吃完之後80/90歲以上的老者可以輪番到皇帝面前敬酒,以示恩寵,還能拿著各種紀念禮物,回家炫耀一番。


說一說清朝千叟宴:一場“痛並快樂著”的大party


結束語

其實我們可以看到千叟宴真實的體驗感並不是很好。據資料記載,康熙第一次千叟宴飯局時間並沒有出現,而是到敬酒的時候才出現。而宴後拿到的紀念品,比如頂戴、銀幣、柺棍等,其實都不值幾個錢,更多的是一種榮耀的象徵。

在當時以皇帝恩賜為榮耀的封建時代,能參與這樣的盛會是萬分榮幸的事。

而每次千叟宴都有因路途勞頓,或因年歲體力不足以經受冗長繁瑣禮節之故,在參加宴席後沒多久就離世的。


說一說清朝千叟宴:一場“痛並快樂著”的大party


總之真是一場“痛並快樂著”的party。

所以說,其實千叟宴實際體驗感受肯定好不到哪去,但這更多的是一次帶有宣傳意圖的儀式,當朝政府重視孝禮、親近下民之舉彰顯皇家氣度的同時也譜寫了天下太平,民生富庶美好願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