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瘟疫之下,马丁·路德是这样劝慰众人的

在瘟疫之下,马丁·路德是这样劝慰众人的

当瘟疫在16世纪席卷欧洲的时候,马丁·路德便在其中,且作了众人的榜样。

路德说,在瘟疫流行的时候,重要的是,不要恐惧,不能退缩,甚至要大有喜乐。或许如路德所写的那首歌一样,“上主是我们的坚固保障”。

路德的劝慰书给当时瘟疫下的人们带去了极大的安慰和盼望。在现在的处境中,当我们重温路德这封书信的时候,愿你我也能感受到来自路德的安慰。

尽管半年以来瘟疫一直在我们周边地区肆虐,但我们这里却因神奇妙的作为而得蒙保守。

目前已进入冬季,在这个严寒时刻,瘟疫最终还是袭击了我们中间的两户人家。城中因此谣言四起,人们陷入无比的恐慌,于是路德作了一次公开讲道来坚固众人的信心,以下是这篇讲道的简要内容。

首先他尖锐地批评了那些散布瘟疫谣言的人,事实上在神恩典的保守之下,目前瘟疫尚未成爆发之势。在指出住在这里的人有当尽的义务之后,他劝说众人不要四处逃散。

路德宣告说,离弃自己弟兄的行为是最不敬虔的,并且这样做将会使人们更多地死于饥馑,而非死于瘟疫本身。

因此他劝众人在目前这样的时刻应该去忍受神的责打:“如果我们现在不愿去接受这些极轻的鞭打(在所有的灾难中瘟疫不过是最轻的),我们又如何忍受战乱和饥荒的摧残呢?更何况瘟疫不过是对这个世界的一种洁净,那些敬虔的人会因此安然入睡,痛苦不过是眨眼之间。

“在听到瘟疫进入某家的传言后,你不要因此惊慌。甚至当瘟疫已进入你的房屋,附着在你家的床榻、摇篮和餐桌时,你也当抵挡魔鬼的恐吓,绝不逃跑。

我们可以靠着对主那真实的信心胜过魔鬼,因基督已从死里复活,此时正在神的右手边为我们代求。想到有基督做我们的中保,并且此时他正以自己的生命之道来教导我们,为什么我们还要如此惊慌失措,甚至连曾经活在教皇手下的光景都不如呢?

因此在面对这样的黑暗时,我们也应该鼓起勇气。魔鬼除了能用这瘟疫毒害一些人之外,他还能做什么呢?任他如此行吧。

“我劝勉那些市议会的成员,此时一定要保证城中有足够的政府人员、医生、理发师和护士。你们当命令那些有能力胜任这些工作的人为城中贫弱的人提供服务,不然的话,就将他们逐出这座城市。

对于这城中其余那些打算要抛下自己的弟兄而逃亡的人,我要对你们说,我不会抛下那些贫寒人而见死不救。到时我会将你家中那以前从林场中拉来的房梁椽木拆下来,作为燃料使用。我也会把你所有的粮食(啤酒以及所有能够维持生命的物品)统统收来,散发给那些穷人。

在此我要宣布这样的警告。要知道你所做的并非只是逃跑那么简单,而是基督在《马太福音》25章中所责备的——‘我饿了,我病了,你们不来看顾我。’

“除此以外,你们应该知道我在瘟疫流行的时候从未逃跑过,而是留在家中与家人在一起。虽然我也像你们一样有显要的身份,并且即使选择逃跑我也能不受良心的责备——因为连选侯都命令我如此行,然而我仍选择留下。

“因此所有对自己的妻子、兄弟、孩子以及邻舍负有义务的人,都应该在灾难中留下服侍他人。我们所有的人都有义务随时为邻舍舍己。作为你们的牧师和代理传道人,代理约翰·布根哈根,此时他不在维滕贝格。

我已定意绝不抛下主的讲台,就算爆发一百次瘟疫也不会让我退缩。除此以外,我和我的同工已经准备好去探望那些患病的人,如果因为做这些合主心意的工作而导致我们丧生,我们也觉得死得其所,深信在死时我们心中的甜美将远远超过在这地上享受千百岁的寿数。

而对于那些宁可良心不安都要逃跑的人,终有一天他会渴望死上千百回,也不愿承受神那公义的刑罚。

“因此你要大有喜乐,不要恐惧担忧,也不要逃避这样的试炼,再过不多的时候主便要挪去这患难。

人人都终有一死,在如此险恶的时代,面对着各样悲惨的人祸(无论是农民、市民还是贵族所造成的),谁都不应该指望自己可以在世足享长寿。

瘟疫对于这个世界而言,是一种极好的清洁,我甚至不愿求主让我们脱离这样的灾祸。如果不是瘟疫的话,没有人有能力或是有意愿去惩罚那些作恶的。

愿神借着这样的刑罚向他们显现,倒空他们的钱袋,让那些贪婪的人知道自己所赚取的到底是出于诚信还是出于诡诈,并因此来到神的面前悔改。

“因此让我们这些肩负义务的人不要再去惹动神的愤怒,免得他在我们身上降下那更大的刑罚。让我们顺服地来承受他的管教和鞭打,在患难中彼此承担对方的重担。

如果神现在取去我们的性命,我们便不必再去担心未来将要面对怎样的死亡。

当神的管教临到时,我们最好是对死亡做好充分的准备,而非对其充满恐惧。当神向我们发出呼召的时候,谁都不愿意前往,但我们却必须如此行,因为这是神的心意。

因此若是出于神的心意,就让我们心甘情愿地赴死吧,不要去随从自己的意思苟活于世。但与此同时,我不愿看到所有人都无所顾忌地试探神,在没有正当理由、也非出于自身义务的情况下无谓地接触危险。

我这样说是为了避免有人因着轻看医生的作用而轻看了神,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与此同时,那些肩负义务的人也应当不惧怕任何危险,一心持守那爱的原则和自己的职分。

这职分原是神所喜悦并命定我们去持守的,因此即使我们为此丧生,也当深信这是一件无比蒙福的事。

“我曾经历过两次瘟疫的试炼,然而我却从未选择逃生。虽然魔鬼在瘟疫横行时大有威势,然而我深信若不是出于神的许可,就没有任何危险会临到那敬虔的信徒。

在瘟疫中我按着自己的职分忠心地传讲神的话语,事后我和我的全家都因主的保守一切平安。虽然我有条件逃生,但我从未逃避过自己对教会的责任。我知道自己若不能胜过那瘟疫的威胁,便会遭遇到更大的试探,而后者是我竭力要去避免的。

“这些话我并不是说给那些从外地到这里来上学的学生的。这些人的父母将他们送到此地,原是叫他们学习知识。因此在这里他们在政治和当地事务上并不负有义务。他们是我们的客人,所以我们不能将他们也锁在城门之内。

但对于那些在此地负有义务的学生而言,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试想在城市健康、和平、繁荣的时期,他们在其中有权享受种种自由;然而到了城市陷入危难的时刻,他们却抛弃了自己的邻舍,就是那些曾在方方面面为他们提供所需的人。你认为这样做合理吗?

“尽管如此,鉴于目前神恩典的保守,我们中间瘟疫尚未四处流行,我劝学生们不要出逃,免得我们这所大学因为你们不合时宜的逃生而被解散了。”

东尼·劳特巴赫记录的讲道

1538年12月1日

(本文摘自《路德劝慰书信》,上海三联书店)

转自:橡树书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