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們”相約“雲上”脣槍舌劍 浙商大開啟在線模擬法庭

隨著頭像標著“審判長”的同學發出敲法槌的動態表情,一起民事侵權責任的糾紛案在微信群上開庭審理。為在疫情防控期間讓學生體驗庭審抗辯,老師把“原告”“被告”“審判長”都請到“雲上”,採用連線的方式開啟“線上模擬法庭”。

“律师们”相约“云上”唇枪舌剑 浙商大开启在线模拟法庭

別看是線上模擬庭審,“律師們”唇槍舌劍,精彩對辯,還有學生通過直播,一邊觀看庭審,一邊現場播報。

《庭審抗辯實訓》課程原名《模擬法庭》,是浙江工商大學法學院進行實踐性教學的一門課程,模擬法庭開庭的案件不僅涉及民商事案件,還有行政案件和刑事案件等,每位同學都會在這個課程中“扮演”各個角色,如法官、原告代理人、被告代理人、證人等,各個角色的案件開庭資料都由同學自己完成。

“律师们”相约“云上”唇枪舌剑 浙商大开启在线模拟法庭

案件準時開庭審理,第一組“登場”的案件是民事侵權責任糾紛案。

這起案件是2014年浙江省大學生模擬法庭比賽的決賽案:兩個小男孩在公園水塘邊玩,一個小孩先掉進水裡被周圍人救起來了,一個多小時後另一個小孩也掉進水裡,因周邊無人,另一個小孩回家找父母幫忙未果,後落水小孩父母報警,但管理員沒有核實具體情況,誤以為只發生過一次落水事件,該小男孩已經被救起來了,所以管理人員和警察離開現場,時過幾小時後才知當天有二次落水,再度搜救發現小孩已死亡。該小男孩的父母因此起訴公園管理單位。

原告認為:被告沒有盡到安全保障義務,公園的安全保障的軟件、硬件都沒有做到、做好,塘邊未設置安全護欄存在著安全隱患,也沒有把巡查、救助等安全制度落實到位,導致原告之子死亡,請求法院判令被告賠償30萬元。

被告提出抗辯:被告已經盡到了相應的安全保障義務,因為公園是免費開放公園,又考慮到公園水塘邊設置護欄有礙風景,且大部分公園的水塘不設置護欄。並提出原告未盡監護之責、小孩頑皮、大意導致其落水死亡,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以維護被告合法權益。

在之後的法庭辯論階段,法官組學生依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程序進行審理,原告組、被告組學生根據審判長的指揮分別發出起訴狀、答辯意見、證據圖片在微信群上,由此展開舉證、質證,向證人發問。

戰況十分焦灼,由於被告不願意接受法庭調解,最後審判長宣佈閉庭,擇期宣判。

閉庭後,庭審人員首先自評,然後觀摩同學點評,任課老師負責最終總結。

記者瞭解到,這次參加雲端模擬法庭的學生均來自浙江工商大學法學院法學專業大三的學生,共4個班150多名學生,按照每班分四隊,每隊分成法官組、原告組、被告組,分別自己操作審理民商事、行政、刑事案件,在不同案件審理中分別輪換角色,每個同學都必須上場體驗。

“我們組三個人全程在網討論、確認內容,再將發言發送到群中,一刻都沒浪費。”課程結束後,原告組的學生陳佳文稱一場模擬法庭下來,懂得了對事實的主張依靠舉證,如何發現案件的疑點,挖出這證據下的真相,“見識了什麼叫細節決定成敗,也鍛鍊了我們的法律思維、實踐能力,塑造了職業倫理、團隊合作精神。”

面對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很多實踐課無法正常開展。吳佩周是浙江工商大學法學院的教師,也是《庭審抗辯實訓》課程的任課老師。他注意到杭州已有法院在網上開啟法庭,且已多次通過網上法庭進行開庭,於是決定通過網上開庭的方式,進行庭審抗辯實訓的課程教學,把線下的模擬法庭搬到線上。“辦案技能需要訓練才能得到鍛鍊,單靠上課聽說是無法體會和學會的,實訓還能激活學生的思考力、這樣才能把案件辦活,辦漂亮。”

浙商大法學院黨委書記駱梅英說,一場模擬法庭下來,老師往往要比常規教學投入更多的精力進行準備和實訓,這次的“雲端庭審”是對教學方式的創新,符合當前智慧審判的趨勢,對學生則是難得的教學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