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版】起居土石间 文



【语音版】起居土石间   文/韦 佐


  仿佛被霞光唤醒。落地窗帘没有闭合而留出一拃宽度的空隙,一道金光由此乘虚而入,涂抹到我的脸上。

  朝阳吐露的笑意,来自数百米开外一道坡度舒缓的山脊上。都说日出东山,但那山叫什么山?由于暮色中才进入鹿泉区国山宾馆,次日醒来,周围的山川草木还只是初见,还未及道一声“早安”。

  就叫鲸背山吧。不知什么缘由,脑海里突然跳脱出这么个名字。那山仿佛一半浸在海里,一半浮在海上,就像停泊着的一只巨鲸。“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名字。”因为来自北部湾畔的海湾城市,我为自己潜意识的,或许是有些突兀的命名,找到了一个合理的理由。我想,巨鲸皮肤沁凉,但它有着我们人类相近的体温。

  请教石家庄当地的媒体同仁,他们也叫不出那座山的名字。只说,这一带的山,都是燕山余脉。

  燕山山脉簇拥着众多石山和石头,燕山余脉也是石头的延伸和延续。此后数日里,我们就起居于燕山余脉这一方土石之间。

  二

  早已是冬日。

  轻轻掷过一枚小石子,不再激起涟漪,所遇池水都已结冰。屋外隔夜的盆中水,晶莹,幽蓝,仿佛收藏着晴空的色泽。用指关节微微敲击,发出敲击石板一样的“格格”声。石家庄,石井乡,石窑小镇,由大及小,都是“石”字辈。这与石家庄这座省会城市名谓的来由,是否有些许关联?我未探究。

  石窑小镇背靠大石山。小镇的农事、节事、民俗、书馆以及休闲娱乐等情境设造与布置,颇具当地村落的古远情味,却又不失怀旧的时尚气息。徜徉至此,不由让人想起我们远古祖先的居所。

  当然是穴居,是坚固的山洞。足可遮风暴,避雨雪,远洪涝。当然得邻近森林,有河流,草甸,才有可狩猎的飞禽走兽和鱼鳖。最古老的汉字甲骨文,就刻在龟甲和兽骨上。如今,竟然都不用在纸上写字了,但我们仍当记住龟甲和兽骨。

  有山洞,还得有熊熊篝火,方可熟食、御寒,度过漫漫长夜。我们祖先最早学会和利用的工具,就是石器和木棍。也许从那时起,他们渐渐学会筑砌石头房子或盖草房。

  山洞和石头房,那是我们人类共同的祖屋。

  小镇的石头窑洞民居,有新有旧,皆可住人、待客、休闲、娱乐和读书。特色旅游让当地村民张罗他们日复一日的生计。

  每一天,他们的起居就在这一方土石之间。

  三

  石家庄,一座名字特别接地气的城市,让我这个来自乡村的南方人感到别样的亲切。

  广西被称“石山王国”,其地貌组成被概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广西遍地石山,也有土山。我的出生地就是广大石山包抄之中的一大块红壤丘陵,土层深厚,遍野草木,四季常青。

  广西多地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世居的多民族人民依山而居,每一天开门见山,关了窗仍见山。千百个村寨要称“石家村”“石家寨”,无不名副其实。

  每一年里,从南往北,我数次从海边返回老家。众多村落从石山丛中一一闪过。每一趟行程都要钻过数十条石山隧道,感觉被崇山峻岭瞬间吞吐之时,又像梦幻般穿越了坚硬、幽暗而久远的岁月。

  一座山的历史可谓亿万斯年,可就在数分钟之间被现代的速度贯穿。坚硬无比的大石山不再是屏障而变成通途时,特别让人感觉到脚下的道路仿佛从未如此坚实。科技再如何的日新月异,新材料再如何的层出不穷,但坚土和石头都是永远的路基。

  每一天,无论远行或守家,我们都起居于土石之间。

  四

  石家庄鹿泉区有着石头一样悠久的人文历史。四千多年,也许只有一座座石山或一块块巨石才活到现在,活到永久。一百多年前的石家庄,只是一个小村庄,百余户,六百多人。一百多年后的今天,石家庄市人口一千多万,人称“天下第一庄”。

  大厦何其危乎高哉,街衢何其平坦通达,路桥又何其纵横无阻,这无不显示着现代建筑的功绩。但这一切,都离不开土石:土地、土方、石方,用泥土烧制的火砖,用石头烧制的水泥;当然,还有仍是用铁矿石加工而得来的钢筋。

  钢筋是建筑的骨架,沙石、水泥是建筑的肌理。现代建筑史,就是钢筋混凝土的历史。“水泥的原料有石灰石、砂岩、硅酸盐矿物铁粉,还有一些矿渣。从某个角度说,水泥生产其实也是一个变废为宝的过程。”鹿泉区是华北地区重要的水泥生产基地,最高峰时,水泥厂有160多家。当年,高耗能、高污染的水泥建材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时至今日,沿途所见众多山体,半塌半裸,累累创伤仍历历在目。好在二十多年前,鹿泉人壮士断腕,大砍水泥企业。到目前全区仅保留了两家符合产业政策、排污达到欧盟标准的大型水泥企业。环保达到国际标准,一方水土的创伤才得以渐渐康复。

  对望有青山,也有宛如森林的楼丛。是否会有人想起,我们每一天起居之间,其实都是土石赋予人类现代的家园和最坚实的护佑。就是食物、衣物、器皿,工具,几乎一切都拜土地所赐,拜土石所赐。不说钢筋混凝土建筑,就连那透亮的玻璃,一样来自石头。石头的名字叫石英砂,晶莹的石子,平凡得让人不觉珍贵。

  我们应当感激土石,要用好每一方土石,更当保护好每一方土石。就因为时时刻刻,我们都寄存于这一方土石之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