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学VS网络文章:都是阅读,你为什么不读纸质书却抱着手机?


传统文学VS网络文章:都是阅读,你为什么不读纸质书却抱着手机?

中国近代史文学已有100年的发展历程,而网络文章的诞生则仅有20年的时光。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文学愈加式微,而网络文章则乘势崛起。如今人们更愿意抱着手机去阅读那些新媒体文章,而不是抱着纸质书,去啃那些经典文学。

我写新媒体文章已有一年多了,不止一次的有人在我的文章下面评论:你写这些垃圾东西有什么用?读这种没营养的文章还不如静下心来好好读本书。

显然这又是一位把传统文学式微的原因归责于网络文章的人,这种认知当然是非常错误的。因为传统文学一直以来都处于边缘化的境地。

德国作家本雅明曾写到:“波德莱尔明白文人的真实处境:他们像游手好闲之徒一样逛进市场,似乎只为四处瞧瞧,实际上却是想找一个买主。”

传统文学不受大众欢迎,是一贯以来的事。这与网络文章的存在与否没有丝毫关联,甚至因为网络文章的兴起,传统文学反而可以得到一些另外获益,但显然这种获益依旧挽回不了传统文学的式微。

如今人们更爱抱着手机读文章,而不是抱着书籍读文学,这就是当今社会的大势所趋!

传统文学VS网络文章:都是阅读,你为什么不读纸质书却抱着手机?

一、读书场景的改变让我们更加偏爱网络文章

传统文学为什么不流行了,这要从我们读书场景的改变说起。

以前纸质书时代的阅读场景是泡一杯热茶,手捧着一卷书窝在沙发或端坐在书桌旁,忽略时间的流逝而沉浸在书海之中。

但显然有这种时间、精力、场地去阅读的人非常之少。

如今快节奏的社会不允许我们有这么多悠闲的时间,现在我们的阅读场景多是上下班的地铁上,拥挤的公交上,或是午餐、晚餐那短暂的一段时间拿起手机来看一篇网络文章。

概况的来说,传统文学需要我们花费大块的时间来进行深阅读。而网络文章属于碎片化阅读,我们可以花费路上的五分钟、十分钟来读篇文章,获增一个新的知识点。

这一点从传统文学和网络文章的具体句子就能看出来。传统文学喜欢用“长句”来表达一个意思,因为这样可以更严密,精确细致的描绘一个场景。

如《怀念许德珩同志》一文中的:

许德珩同志对记者讲述了他为了救国救民,早年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随后积极参加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和反蒋抗日的斗争,曾两次坐牢、被抄家,三次在他任教的大学被解聘,历经波折的亲身经历。

试想一下,这种长句真的适合我们在地铁、在路上阅读吗?怕是五分钟过去,你都不能在嘈杂的路上把这句话给理清楚。

而在网络文章中,稍微有点常识的作者绝对不会写这种复杂的长句。网络文章更偏爱简洁明快、节奏感强的短句,它能够第一时间让读者看懂这句话到底在讲些什么。

这就是环境决定了我们的阅读习惯,传统文学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于是我们更倾向于拿起手机读网络文章,而不是拿一本书看传统文学。

传统文学VS网络文章:都是阅读,你为什么不读纸质书却抱着手机?

二、传统文学和网络文章,从来都是两回事

当然,上述这些比较在我看来本没有必要。因为传统文学和网络文章原本就是两回事,把他们混为一谈,对双方来说都有些不公平。

传统文学往往一本书就是一个知识体系,他能完整而全面的诠释一方面的知识。而网络文章内容多体现在具体的知识点,他的优势不是帮我们建立起一个知识体系,而是扩增我们的眼界。

传统文学作者优势在于其专业性,他们往往掌握了更多的文学理论知识,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对待一件事物也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些人在某一领域上具有权威性。

而网络文章作者通常都是野路子,但他们总体比较年轻,精力旺盛,思想上更加的开放。并且由于其庞大的数量,他们总能用更新颖的角度来看问题。

虽然他们的工作同样是写文字,但大多数时候双方并没有交际。即网络文章并不是传统文学的过渡或进化,这是两个不同的体系,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规则和玩法。

所以非要说网络文章就一定不如传统文学有深度,有涵义,我觉得那样比较对网络文章来说就显得不公平。

没有谁比不上谁。就像一块牛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味道又鲜美,而一杯牛奶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那你能说牛肉和牛奶谁更重要吗?双方都不是同一件事物,又怎么能拿来比较呢?

传统文学VS网络文章:都是阅读,你为什么不读纸质书却抱着手机?

三、读书从来不是什么高尚、值得炫耀的事

其实我能够理解为什么看纸质书的人要比看网络文章的人有优越感,因为文学圈的鄙视链一直存在。

写古诗的看不起写现代诗的,写诗歌的看不起写散文和写小说的,写纯文学的看不起写通俗文学的,写通俗文学的,看不起写网络小说的。

甚至就连一个小小的公众号圈子里也有鄙视链的存在。文艺小清新看不起主旋律的假大空,理性分析类又看不起文艺小清新的附庸风雅,中立者更看不惯理性分析类的装模作样。

用手机读文章的你最好也回忆一下,在看到那些用手机刷抖音微博的人时,会不会也油然生出一股优越感。

暂且抛开谁对谁错的问题,大家都在互相给对方贴标签,也都一厢情愿的认为自己的“格调”比对方更高。

这是我们生活中一贯的傲慢与偏见。

在我看来,读书就是读书,哪有那么多的花花道道,又哪来那么多的优越感。

不是说非要拿起一本“正经”的纸质书坐在那里读,才算是读书。

现在更有一个不好的现状,提起读书,总是有人说些“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改变命运”“读书创造财富”“读书升华灵魂”之类的狗屁话。

读书要真有这么神奇,也不会一直只是一个小众爱好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读书也仅是一个普通的兴趣爱好罢了,不会比那些刷抖音刷微博的人强出多少。

对于获取知识,读书早就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你刷抖音照样能获取一些知识,你看视频同样有很好的价值观。只是这些价值因人而异,我们需要判断这些内容对于自己是否真的有价值,内容价值和每个人的知识体系和不同阶段的知识需求直接相关。

如果你的阅读没有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没有带着自己的思想去读,而只是随意的娱乐性阅读。那么你的阅读就仅是为了放松和消磨时间,这样的话就最好别产生什么可笑的优越感。

传统文学VS网络文章:都是阅读,你为什么不读纸质书却抱着手机?

四、其实我们的生活开始不再需要某些经典书籍。

最后说句有些残忍的话,我们如今其实不再需要某些经典文学。

拿一些哲学著作为例,有些人动不动就海德格尔如何,康德如何,维特根斯坦如何,胡塞尔如何。冒昧的问一句,这些哲学思想你真的看得懂吗?就算你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来看懂了这些思想,那么又值得吗?这些思想真的给你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吗?

严格说起来,哲学不过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况和总结,他的很多功能正在逐渐被科学替代,这是一门我们普通人不需要掌握的知识。

除了哲学,也没人再会去看《乐府诗选》《玉台新咏》《春秋左传注》之类的书了,甚至连大名鼎鼎的《聊斋志异》,我们对它的了解,也局限于电视剧究竟翻拍了它的哪些鬼故事。

还有《飘》《百年孤独》《荆棘鸟》《霍乱时期的爱情》这类主要描绘外国生活习俗的经典书籍,你读懂了内战前后美国南方人的生活又如何?对于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出国的你来说,这真的很重要吗?

所以读书这件事,真的没有那么高尚,你获取的知识也未必多么有用。

明白了这点还想要读书的人,才能真正摆脱读书带来虚无的成就感和享受感,这时的读书才是有意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