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還是熊市?

牛市還是熊市?

牛熊交匯,上下博弈

最近一下跌,就不斷有人問,是不是熊市來了?現在還是不是牛市?這樣問的如果是一些新股民,我不覺得奇怪,但是還有一些老股民發出這樣的疑問,我就有些不理解了。

我們考慮問題為什麼不是一就是二呢?恰恰股市不是數學,數學有確定性的答案,而股市沒有。股市是存在分歧的地方,有分歧才有交易,才能成交。一字板(不管漲停還是跌停)就是趨於沒有分歧的時候,凡是換手率高企的時候就是分歧最大的時候。

同樣一則消息,同樣一隻股票,同樣一個股評家,人們給出的評價、評論、判斷都是不同的。對於股票來說,這樣就存在著被高估或被低估,當被高估時,股價高企,人們買它已經不考慮值不值的問題,因為短線賺錢效應會矇蔽雙眼,直到聰明錢在高位大肆出貨,股價出現反轉不斷回落,追高的股民才懊悔不迭,但已無回天之力,此時最正確的做法是割肉,而不是像多數散戶那樣不斷的補倉。

是牛市還是熊市,我們靠的不是主觀感受,而應該靠數據或圖表說話。股市小白主要靠道聽途說,依靠媒體聲音或他人意見。在他們看來,牛熊的轉換似乎是一夜之間的事情。其實,牛熊的轉換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成交量來支持並最終轉化的。我們來看看下面這張圖表,這是通達信軟件880004成交均價指標,這個圖我已經多次講述過。圖中水平紫線我們把它叫做牛熊分界線,經過觀察,這條線是多空雙方爭奪最焦灼的一條線。在2015年牛市頂點(如圖左側上方),之後逐漸回落,直至2018年下半年才跌落牛熊分界線下方,我們稱之為熊市,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之間我們稱之為“結構性行情”,就是沒有完整的主升浪,但有部分行業的波段行情,有賺錢效應,指數橫盤震盪,沒有明顯的趨勢。

牛市還是熊市?

成交均價指標你瞭解過嗎?

股市真正進入熊市的時間並不長,在2019年1月見底後大盤成交量突然暴漲,兩市日成交突破萬億的交易日也不少,這不是熊市的基本特徵,熊市是成交低迷、無人關注、消息面反映遲鈍。但是從2019年春節後反映出來的不僅是成交量暴漲,而且賺錢效應顯現,入市積極,開戶數猛增,出現明顯的板塊效應(5G、工業大麻、證券領漲大盤),許多個股連創歷史新高,茅臺股價接近千元。在2018年11月29日和2019年4月10日,成交均價兩次試圖穿越牛熊分界,之後回落繼續震盪,這至少說明了以下幾點:一是,股市有回暖的需求,有走牛的願望,有監管的呵護,有各方資金參與的熱情;二是,有對中美貿易走向的憂慮,有對人民幣匯率貶值的擔心,有對科創板推開可能引發的退市股增多的顧慮,等等等等。

根據這張圖所反映出來的情況,我們可以把這段時間的走勢看做是牛市的初期或正在走向牛市,這樣理解就比較接近現實了。但是如果近期這種持續低迷的狀況一直持續下去,情況就不太好說了。所以現在缺的不僅僅是資金,還缺的是一個各方能夠達成共識的炒作題材,並且這個題材還需要有持續性,或者幾個題材幾個板塊有輪動,這樣人氣再次被激發,股市走牛就有了可能。

現在我們能夠做的是耐心等待,等待!不要猜!

牛市還是熊市?

等待和時間空間相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