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距離實現孫中山的鐵路計劃還有多遠?

我們距離實現孫中山的鐵路計劃還有多遠?

孫中山的鐵路計劃我們永遠實現不了

解筱文

在抗擊新冠肺炎病毒疫情中,“新基建”正在發力,有望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穩定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

“新基建”是在調整投資領域,在補齊鐵路、公路、軌道交通等傳統基建的基礎上,大力發展5G、特高壓、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大數據中心、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新型智慧基建。

無論是傳統基建和現在的“新基建”,其實都離不開鐵路建設,鐵路建設是基建的重心所在。智能京張高鐵作為新基建中的鐵路金字招牌,所產生的示範效應,必然加力拓展到新一輪鐵路建設發展中。按照2020年國鐵集團工作會議發佈的消息, 2020年鐵路投資還將達到8000億元,投產新線4000公里以上,其中高鐵2000公里。

截至2019年底,中國鐵路營業里程已超過13.9萬公里,其中高鐵超過3.5萬公里。如按照完成時估算,2020年末中國鐵路運營里程應為14.3萬公里以上,高速鐵路達到3.7萬公里以上。若按照《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16—2025)》目標,2020 年中國鐵路網規模將達到 15 萬公里。

進入21世紀前二十年,中國鐵路里程比20世紀末的7萬公里翻了一番還多,是100多年前孫中山搞鐵路規劃當時中國既有的1.1萬公里鐵路的13倍多。

我們距離實現孫中山的鐵路計劃還有多遠?

1912年初夏的一天,孫中山在接受《紐約先驅報》記者採訪中,提及了修築10萬公里鐵路的計劃。而7年後的1919年,孫中山先後用中英文發表了《實業計劃》一書,將他龐大鐵路計劃,展現在世人面前,鐵路計劃明確為10萬英里。請注意,這時不是10萬公里,而是10萬英里。

1921年,孫中山就任非常大總統,在廣州再立政權。他發佈了著名的《建國方略》,其中包含他在1919年率先提出的振興中國經濟的《實業計劃》。這個規劃中,他提出了這個宏偉的鐵路建設發展藍圖,特別強調“築港修路”的重要性,認為“交通為實業之母,鐵路又為交通之母”。

《實業計劃》中,孫中山希望中國修建長達10萬英里的中央、東南、東北、西北、高原五大鐵路系統,把中國沿海、內地和邊疆連接起來。

在中國現代鐵路建設發展中,輿論常常援引該規劃,以古鑑今,對比鐵路建設變化。

21世紀初,在中國鐵路營業里程7萬公里左右時,很多媒體在引述孫中山先生該規劃時,是以10萬公里鐵路建設計劃來表述的。這主要原因是,孫中山與袁世凱當初密談提出他的宏偉計劃,表示他自願專任修鐵路之責,保證在10年內修築鐵路20萬里鐵路(也有說法稱20萬公里或10萬英里)。在媒體引用中,這個20萬里被解讀為10萬公里。這樣解讀,以本世紀初擁有的7萬公里鐵路看,距離10萬公里的目標,感覺實現的時間會更短。

當中國鐵路營業里程真正超過10萬公里之時,媒體開始正本清源,以10萬英里鐵路為參考,也即與16萬公里鐵路的目標做比較。

《建國方略》原文是這樣表述的:“在上部第四計劃所預定之路線,約共長六萬二千英里。至第一、第三計劃所預定者,約一萬四千英里。除此以外,並有多數幹線當設雙軌,故合數計劃路線計之,至少當有十萬英里。”

對此,當時有兩種說法認為現代中國擁有10萬公里鐵路里程,從本質上講已達到或超越了孫中山先生的鐵路計劃目標。

第一種說法認為,孫中山的鐵路建設規劃總里程,也可以理解為鐵路線路總里程,也就是鐵路線延展總里程,全國所有鐵路正線、站線、段管線、岔線及特別用途線等各種線路的建築長度之和,即把所有的鐵路線路延長為一條單線計算的總長度。故此,在2008年底中國鐵路運營里程8萬公里時,中國鐵路延展總里程已達16.11萬公里,可以說當時就實現了孫中山的夙願。

第二種說法則認為,孫中山當初計劃籌借60億元外債來完成鐵路實業夢想,這些資金在當時也無法完成鐵路修建,那怕是極低標準的鐵路。何況100年前的鐵路規劃的建設標準,其運輸速度、密度、效率等,是與2008年所具有的鐵路品質無法相提並論。面對今天中國幾萬公里的高速鐵路、重載鐵路等大運量、高速重載、高密度運營的線路,鐵路整體效能早已遠遠超過當時16萬英里的鐵路。所以,孫中山的鐵路計劃,我們實質性早已完成。

當然,對於這兩種說法,很多人是不支持的,大眾普遍支持的是擁有16萬公里鐵路營業里程。

那麼,如果真正以16萬公里鐵路營業里程來衡量當代中國的鐵路建設發展,到何時才能實現?按照國家規劃,到 2025 年全國鐵路網規模達到 17.5 萬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鐵路 3.8 萬公里左右,也就是2025年前才可以實現。

但是,問題又來了,孫中山的鐵路計劃,除了寫在《建國方略》中的總里程估算數字外,還有其非正常的暢言。現在有相當多的歷史解讀認為,孫中山的鐵路建設目標其實是至少要在中國修建20萬公里鐵路,按照目前中國建設發展速度和水平,那也需要等到2035年左右才可以實現。

這的確是一個宏偉的目標。在我看來,孫中山的鐵路計劃,即使到2035年,中國擁有了20萬公里鐵路線路,也實現不了該計劃。

讓我們來認真查看孫中山所繪製的《中國鐵路全圖》,五大鐵路系統、107條線路以及110條聯絡線中。其他的四大鐵路系統建設,在理論和實踐上講,都可以實現,而唯獨西北鐵路系統難以建成。這也是孫中山先生或許想不到的。

孫中山的西北鐵路系統設想,主要是將西北地區和北方大港聯繫起來,包括北方大港到達外蒙古的烏蘭巴托、恰克圖、烏里雅蘇臺等地,另外還有一條鐵路連接西伯利亞和北方大港。除此之外,還通過擴張西北鐵路系統建設,進一步開發蒙古、新疆和甘肅。

但是,令人遺憾的是,國民政府於1946年1月5日正式承認外蒙古獨立,外蒙從中國分離出去。這些鐵路的規劃涉及了外蒙古156.65萬平方公里,也即現在的蒙古國。蒙古國現有鐵路1815公里,按照當初孫的鐵路規劃推測,要建將近3000公里鐵路線路。

以孫中山的鐵路目標衡量現在的鐵路建設里程,我們應該從16萬公里中減去3000公里則更為精準,這樣我們可能早一天完成這個計劃。

但是,不久的將來,中國鐵路營業總里程即便超過了20萬公里,可以從數據上完成了這一百年宏偉目標,但從實際的國家歸屬地域看,我們可能永遠也完成不了他的夢想!

歷史就是這樣的,總是充滿了變數,充滿了遺憾。

如今,蒙古國早已是中國北部重要鄰國,同時也是今天中國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夥伴。在蒙古國“草原之路”計劃中,連接中俄的1100多公里電氣化鐵路將合作的重點。

中國抗擊疫情中,蒙方在國內發起“永久鄰邦、暖心支持”行動,為支持中方抗擊疫情募捐。2月27日,蒙古國總統巴特圖勒嘎專程來中國表達慰問和支持,在轉交援助物資及資金的同時,將代表蒙方贈送3萬隻羊的證書交由中方。抗擊疫情中,作為首位訪華的外國元首,蒙古國這一暖心和樸實的行動得到中國民眾的廣泛關注和稱讚。

在孫中山勾畫的蒙古鐵路線路走向上,新時代的中國必將抒寫睦鄰友好的嶄新歷史篇章。

我們距離實現孫中山的鐵路計劃還有多遠?

站一個更新的時空座標上回望百年,遙望未來。今天,我們已將孫中山的鐵路計劃拓展在一帶一路的進發中,在建立鐵路世界新座標,主導推動全球鐵路市場的努力中,加速軌道交通業向更高質量發展,以持續的最硬實力,引領式支撐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

這,就是中國的鐵路最大夢想和最執著行動。

解筱文:戰略學者。主評時政、商業、鐵路、文化。微信公眾號:zgmjply(中國民間評論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