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格爾圖戰役是誰打誰?

中華註冊龍


紅格爾圖戰鬥,晉綏軍名將傅作義大破日寇支持的偽軍“大漢義軍”王英所部。

很多人忽略了傅作義綏遠抗戰的重要意義,實際上綏遠是寧夏的屏障,若非傅作義釘在塞北四省之一的“綏遠”不退(熱河、察哈爾已淪陷),不但馬鴻逵在寧夏逍遙不成,日軍甚至可以通過寧夏進入大西北,切斷國際交通線並迂迴西安,蔣介石後來晉升傅作義為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和第十二戰區司令長官,拉攏之外,也確實有對綏遠的重視。



(傅作義將軍)

綏遠抗戰以1937年“七七事變”為界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日本關東軍侵佔東三省、熱河、染指察哈爾之後,支持蒙古族傀儡“德王”進犯綏遠,傅作義打擊的主要是由日本顧問指揮的“偽蒙軍”和偽軍;第二階段是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日寇華北方面軍“駐蒙軍”開始赤膊上陣,傅作義苦苦支撐,局勢最嚴重時五原失守,日軍距離寧夏僅有幾十裡。

紅格爾圖戰鬥就是打響於第一階段的1936年11月,是這次戰役中三個主要戰鬥“紅格爾圖、百靈廟、錫拉木楞廟”的組成部分,對陣雙方是傅作義晉綏軍第35軍主力、由日軍招募華北和內蒙地區土匪組成的所謂“大漢義軍”三個旅,日偽軍的指揮官是日本特務機關長田中隆吉和匪首王英。



(偽蒙軍)

這個王英是漢族,原是活躍在內蒙和華北交界的巨匪,跟山東著名土匪“劉黑七”一起接受日本人的收編,在熱河成立了所謂的“大漢義軍”,受到日軍“天津駐屯軍”司令梅津美治郎和關東軍司令植田謙吉的雙重支持,兩股土匪總兵力約5000人,整編為五個旅,名義上由“德王”統一領導,實際受日本人的指揮,一群民族敗類。

紅格爾圖當時屬綏遠省陶林縣,是個並不很大的鎮子,但卻是綏遠東北的門戶,綏、察兩省交界處的戰略要衝,偽蒙軍西犯綏遠的必經之地。原只有晉綏軍三個連守備,傅作義於11月15日趕到前線,認為敵軍雖非精銳,但一戰不勝容易讓偽軍氣勢更盛,因此決定集中兵力徹底殲滅之,作戰要旨是:守點以抑留敵人,集中主力進攻。



(傅作義)

1936年11月16日起,傅作義調兵遣將,第35軍開始全線反擊,經四天激戰,僅擊斃偽軍即達1000人以上,王英的匪軍徹底崩潰,大敗而逃。傅部一鼓作氣,銜敵追擊,24日又發起百靈廟戰鬥,再次斃傷俘敵1000餘人;日偽不甘失敗,調集援兵反撲,在錫拉木楞廟遭第35軍預伏合圍,偽軍土崩瓦解,其中兩個旅戰場反正,殺死日本顧問27人。

王英率殘部逃向張家口,被氣急敗壞的日軍繳械,所謂的“大漢義軍”就此全軍覆滅。



(德王和偽蒙軍李守信)

嚴格的說,紅格爾圖的作戰規模還不能稱為“戰役”,一般將傅作義上述的三戰三捷統稱為“百靈廟戰役”,這是第35軍在全面抗戰爆發前的重要戰役,沉重打擊了“九一八事變”以來日偽的囂張氣焰,遏止了日寇侵佔內蒙西部的野心。

1940年3月,傅作義再次擊潰以日軍為主對綏遠的進攻,殲敵近5000人,取得“五原大捷”,與之前的“百靈廟大捷”一起,成為傅作義堅持塞外抗戰的標誌性戰役,力保綏遠近十年不失,也奠定了傅作義抗日名將的地位。


(傅作義在前線)


度度狼gg


紅格爾圖戰役是14年抗日戰爭時期綏遠抗戰的一部分。

奪取滿蒙是日本法西斯侵華戰爭的首要步驟,九一八事變幾乎是兵不血刃奪取了東三省,下一步自然就是蒙古。因為外蒙被蘇聯控制,日本人不敢隨便去招惹,於是就瞄向了內蒙。

日本人以扶植漢奸傀儡政權和武力進攻方式奪取了察哈爾、熱河,進而又把矛頭指向了綏遠。

不過這次上帝沒有在眷顧日本人,因為他們碰上了傅作義!

日本人以土匪組成的大漢義軍6000人為主力,在偽司令王英的率領下於1936年11月15日向綏、察兩省交界處的紅格爾圖殺氣騰騰的撲來,妄圖一舉拿下這個只有四個連的中國軍隊駐守的綏東門戶。

駐守綏遠的是在國內戰場留下赫赫威名的以傅作義擔任軍長的晉綏軍第35軍,王英所部土匪軍撞在這支鐵軍手裡,命運可想而知。面對氣焰囂張的土匪軍,傅作義當機立斷,決定集中兵力一舉將其殲滅!

傅作義一面命令四個連的守軍死守紅格爾圖,吸引偽軍主力,一面調集35軍主力向預定戰場開進。

從16日開始,雙方激戰四天,王英偽軍在35軍三路大軍打擊下死傷慘重,被迫向後撤退。傅作義不捨,率軍銜尾窮追不捨。24日又在百靈廟大敗偽蒙軍李守信所部,迫使偽軍全部退出綏遠,徹底粉碎了日本人圖謀侵佔綏遠的野心。

此戰打出了傅作義與晉綏軍的赫赫威名,奠定了綏遠省在整個抗戰中的地位。


天狼星大將軍


紅格爾圖戰役 是綏遠抗戰的組成部分之一 也是綏遠抗戰中第一場爆發的的戰役 戰役從王英率領大漢義軍圍攻由晉綏軍把守的紅格爾圖開始 到大漢義軍被晉綏軍擊退結束 前後歷時8天 大漢義軍初戰不利 使得原有作戰計劃被打亂大漢義軍及其盟軍蒙古軍開始將主要防禦力量轉移至綏遠北部的百靈廟 並企圖藉此為基地向南部綏遠發起進攻 這直接導致了接下來的百靈廟戰役的爆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