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領導者如何駕馭第四次工業革命

字數:2311, 閱讀約7分鐘,作者:Punit Renjen 編輯:InvestIn


企業領導者如何駕馭第四次工業革命

圖片來源:DELOITTE INSIGHTS



摘要:工業4.0承載著全球化新時代的希望。然而,儘管最新調查確定了成功實施工業4.0技術的公司,但許多高管仍然沒有像他們認為的那樣做好準備。

德勤(Deloitte)對私營部門和公共部門為第四次工業革命所做準備的首次調查發現,儘管高管們在概念上理解工業4.0可能帶來的深刻商業和社會變革,但他們不太確定如何才能採取行動從中受益。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了一個日益全球化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先進的技術可以帶來新的機遇,可以聽到各種各樣的想法,可能會出現新的交流形式。許多自認為準備好了的人可能還沒有做好應有的準備。但好消息是,領導者們似乎對工業4.0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們越來越意識到面前的挑戰,並更加現實地看待成功所需要的行動。

最新的這項調查訪問了19個國家的2000多名高管,並進行了精心挑選式的採訪。其目的是揭示領導者如何採取有效的行動,他們在哪些方面取得了最大的進展,以及是什麼讓最有效的領導者與眾不同。其研究結果包括:

表達了改善世界的真誠承諾。在評估組織年度績效時,領導者將“社會影響”列為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財務績效和客戶或員工滿意度。在過去的一年裡,四分之三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組織在生產或改變產品或服務時考慮到了社會影響。許多企業都受到新營收和增長前景的推動,但對於此類舉措是否能夠、也將產生利潤,企業領導人意見不一。

正努力制定有效的策略。在當今瞬息萬變的市場中,面對越來越多的新技術,企業領導者們承認他們有太多的選擇,在某些情況下,他們缺乏戰略眼光來幫助指導他們的努力。組織影響力也對領導者提出了挑戰,因為他們想要駕馭工業4.0。許多領導者表示,他們的公司沒有遵循明確定義的決策過程,組織豎井限制了他們開發和共享知識以確定有效策略的能力。

繼續更多地關注使用先進技術來保護自己的地位,而不是進行大膽的投資來推動顛覆。儘管許多在技術上進行投資的企業都看到了回報,但其他企業卻發現很難邁出投資的步伐——即使數字技術正在建立更多的全球聯繫,並在新的市場和地方經濟中創造新的機會。挑戰包括過於關注短期結果,缺乏理解、業務案例和領導願景。領導者們承認新技術所固有的道德含義,但很少有公司討論如何應對這些挑戰,更不用說積極落實相關政策了。此外,商界領袖和政府部門仍在努力解決如何監管工業4.0技術的問題。

技能挑戰變得越來越明顯,但高管和千禧一代員工之間的差異也越來越明顯。去年,大多數領導者(86%)認為他們的組織已經為工業4.0創造了足夠的勞動力。今年,隨著越來越多的領導者認識到技能差距越來越大,只有47%的人對自己的努力抱有同樣的信心。從好的方面來看,有兩倍多的領導者表示,他們的組織將盡其所能培訓現有員工,而不是聘用新員工。他們比去年更樂觀地認為,自主技術將增強而不是取代人類。但德勤全球(Deloitte Global)的年度千禧一代調查顯示,領導者和員工(尤其是年輕員工)在哪些技能是最需要的,以及誰負責培養這些技能上存在分歧。

四種領導類型

去年調查中領導者們所表達的普遍模稜兩可的態度,已經轉變成一種更清晰、更溫和的觀點,即領導人能更好地認識到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諸多層面,以及隨之而來的挑戰。這些因素包括社會和倫理影響、清晰願景和合作組織的重要性、短期而非長期技術投資的權衡,以及解決人才缺口。然而,在這些紛繁複雜的問題中,我們看到有一部分領導人正在開闢前進的道路。他們包括:

  • 社會保障型領導者:一些領導者已經找到了更好的方法,通過開發或改變產品和/或服務來創造新的收入來源,從而提高社會或環境意識。他們認為,社會計劃往往有助於盈利,而這些計劃對他們的商業模式至關重要。社會保障型領導者在決策方面也表現得更為嚴格,他們相信自己的勞動力已經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做好了準備。
  • 數據驅動決策型領導者:某些高管表示,他們擁有清晰的決策過程,並使用數據驅動的洞見。在接受調查的領導者中,幾乎有兩倍的人表示,他們已經準備好領導企業利用工業4.0帶來的機遇。數據驅動的決策也更有可能投資於顛覆性技術,關注新技術的道德使用,並培訓現有員工掌握工業4.0所需的技能。
  • 顛覆性驅動因素型領導者:那些既投資於顛覆市場和競爭對手的技術,又投資於達到或超過預期業務成果的技術的高管為顛覆性驅動因素型領導者。這些領導者對自己在工業4.0時代的領導能力更有信心(45%對32%),也更確信他們的組織已經準備好充分利用與工業4.0相關的機遇,並且他們在決策時採取了更全面的方法。
  • 人才培養型領導者:在為未來培養員工方面比其他領域做得更好的領導者屬於人才培養型。他們相信自己知道公司需要什麼樣的技能,知道自己擁有正確的勞動力構成,並且願意承擔培訓員工以適應未來工作的責任。約三分之二的企業能夠通過社會推動的舉措創造新的收入來源,而在所有接受調查的企業中,這一比例只有一半。


這項研究表明,這些角色之間的特質具有相互傳染性。儘管領導者可能會從這些途徑中的任何一條開始,但他們往往體現了許多特徵,這些特徵可能會為那些仍在試圖定義自己的方法的人提供借鑑。領導人都對未來的道路有著清晰的願景。他們從技術投資的長遠角度出發,在勞動力發展方面處於領先地位。最後,他們的組織比他們的同行增長得更快(每年超過5%),他們對自己在工業4.0世界中領導公司的能力更有信心。

雖然具有這些特點的領導人各有千條,但在過去的一年裡,領導人似乎更好地認識到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許多方面,以及隨之而來的挑戰。

*****真正意義上的生活是感知或思考。Life in the true sense is perceiving or thinking.—《尼各馬科倫理學》 亞里士多德 (Aristotle)

全文完,感謝您的耐心閱讀,您的關注就是我們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