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90秒,救人只有一次机会!沈阳六院插管小分队有个十项全能“女汉子”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张月,作为一名重症医学科的护士,成为插管小分队的一员,直接参与了一名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抢救。4月10日,记者采访到这位女队员,听她讲述与死神竞速的故事。

仅仅90秒,救人只有一次机会!沈阳六院插管小分队有个十项全能“女汉子”

手捧鲜花的张月。

“十项全能”护士主动请战

张月今年31岁,曾获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护士十项全能操作大赛”第一名,参加过禽流感、流行性乙型脑炎等防疫战。每当有疫情发生,她都主动请战。

张月说:“我是除夕夜给院领导发的请战书,当时真没有多想,一种职业的敏感,让我感觉到这次疫情会很凶猛。是一名护理人员的使命,让我舍小家,虽然,我现在没有陪到孩子,但我想将来孩子会理解我,并且为我自豪的。”2月3日,张月正式进入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的负压病房,负责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护理。那时,她的孩子才20个月。

加入插管小分队

在新冠肺炎救治过程中,当无创呼吸机不能满足病人需要时,需要气管插管。

张月说:“我们每天都要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穿梭在各个重症患者之间,汗水打湿衣服,雾水遮挡双眼,每天工作6小时以上,不能吃不能喝更不能去卫生间,但每个人都克服了困难,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中参与气管插管最危险,但这又是避免不了的工作。我主动要求参加插管小分队,随时准备抢救患者。我们小队的医生和麻醉师都是男同事,只有我一个女的,他们都笑称我是‘女汉子’。”

插管救人只有一次机会

2月15日,深夜,张月身旁的电话铃响起。“病人需要紧急气管插管!”“好,马上到!”张月和插管小分队的同事熟练地穿上隔离服,戴上护目镜,套上3层手套,罩上头罩,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病人面前。

“平时,在药物作用下病人自主呼吸暂停后,身体里氧气储备可为医生操作留下两分钟。但新冠肺炎病人身体氧储备少,从注射药物到操作结束,留下操作时间不到90秒。我们只有一次机会。”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张月依然很紧张。“当天的治疗非常顺利,但插管的瞬间,病人喷射出的痰液和飞沫直接喷到我的脸上、身上、手上……”

事后张月和插管小分队的同事们服用了多种抗病毒药物,由于药物反应,心慌、呕吐等都有发生。

采访结束时,记者问张月:“你怕吗?”张月说:“只要能为挽救患者生命争取到时间,就是值得的!”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杨博/文 李浩/摄

沈阳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沈阳网)编辑 王沛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