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一个属于投资者的“精品店”,希望每只产品都能实现长期收益

建一个属于投资者的“精品店”,希望每只产品都能实现长期收益

当前,基金公司数量越来越多,行业集中度也越来越高,中小基金公司如何构建特色竞争优势?近期,汇丰晋信基金总经理王栋在接受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通过踏实做好每只产品来构建一个属于投资者的“精品店”,产品不一定很多,但每一个产品都能够为投资者实现长期收益。

在经济大背景下看基金

对于未来行业发展趋势,王栋认为,首先需要梳理当前经济发展阶段,要将当前基金行业的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看待。回顾2019年,整个基金行业回归资管管理本源的趋势正在形成,同时行业内也出现了一些结构性的调整。

“我们看到,过去行业比较热衷的通道型业务在2019年显著下降,货币基金的整体规模也明显下行,子公司通道业务规模缩减,整个行业对于防范金融风险做了很多事,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与此同时,2019年的权益市场的投资机会也很明显,权益基金得到较好发展。这些都使得整个行业逐步回归资产管理本源。”王栋说。

王栋分析,从外部环境缓和,为国内经济发展扫除了重要的外部不稳定因素。从国内情况来看,国内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房地产对于经济的重要性必然会呈现下降趋势,房地产对于资金的吸引力也将逐步下降,越来越多的资金将从房地产中流出,这些资金需要寻找新的投资方向。

而公募基金回归主动管理本源之后,恰恰能够帮助市场做好资源配置,把这些资金导入到未来最有前途的实体行业中去。

王栋进一步分析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从政策方面来看,他认为有两个方向值得高度关注:一是税收政策,去年以来的大规模减税将显著刺激微观经济活力;二是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也将深刻影响未来的资金流动。“外资进入我国市场将是渐进的过程,也许短时间我们更多地还停留在关注北上资金走势等市场波动层面,但我们必须看到的是,当前对于资本市场的开放将是全面的,银行、保险、券商、基金等市场的各个方面都将逐步开放。”他说,这将使得国内的金融市场更好地融入全球市场,在全球金融市场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在贸易上,我国很早已经实现了全球化,而接下来,我们的金融体系也将成为全球生态链中的重要一环。”王栋表示,金融发展将完全构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如果外资可投资于国内优质的公司,可以享受国内公司成长的红利,那么,各经济体之间就不必然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基金行业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王栋认为,过去国内权益市场呈现出波动较高、投机性较强的特征,长期来看,这既不利于投资者获取稳定的投资收益,也不利于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

坚持长期投资原则不动摇

“目前国内资本市场仍然呈现出一定的新兴市场特征,和整体经济发展阶段并不完全契合。”王栋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下,监管提出积极发展权益类产品。基金行业更有责任和使命改变短视化投资思维,回归价值投资本源,让基金行业、让普通投资者能够长期稳定地分享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红利。

在王栋看来,发展权益类基金,核心在于改变A股市场长久以来牛短熊长的投资格局。在牛短熊长的格局下,对于投资者而言,最优的选择不是长期持股而是进行波段操作。在资本市场的大格局中,公募基金不是格局的主导者,但公募基金应站在行业发展的大背景下,为改变资本市场大趋势做一些努力。

“公募基金是产品的提供方,在过去许多年间,我们的客户呈现出显著的追涨杀跌的特征,越是市场疯狂的时候,我们的客户往往越想入场,越想赚快钱,此时公募基金最容易出现超级大基金。超级大型基金对于公募基金而言能够赚取丰厚管理费收入,但这对投资者是好事吗?”王栋说。

他认为,如今很多公司都开始通过比例配售来进行调整,但这并不意味着基金公司扩规模的冲动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在配售基金成立后,申购赎回是否打开?在爆款基金发行后,是否又连续发行?”他说,基金行业要想迎来更大的发展,需要公募基金行业的人士都看得更长远一些,抛弃短线视角,追求长期价值,不然就容易陷入“牛市圈笔钱、熊市伤客户”的死循环中。

王栋表示,公募基金行业是为公众理财的行业,公众理财的需求显而易见且不断增长,如果公募基金能够做到长期稳健地获取投资回报,行业是不缺少增量资金的。但如果投资者无法从公募基金投资中获得应有的回报,那么,公募基金的蛋糕只会越做越小,最终呈现出存量博弈甚至是减量博弈的惨烈结果。

打造基金“精品店”

过去十多年间,汇丰晋信基金对于产品发行比较克制,规模也没有大幅扩张。那么,像汇丰晋信这样的中小基金公司,如何在整个基金行业的竞争中生存、发展?王栋提出了他的“精品店”模式。

“中小基金一定要通过差异化竞争来发展自己的特色优势。”王栋说,要做出“精品店”来,产品不一定很多,但保证每个产品都能够为投资者实现长期收益。

长期以来,汇丰晋信基金的产品发行有些“特立独行”,他们较少新发产品,每次新发产品都必然是和老产品有显著区分。这主要也与他们的外资股东的偏好有关,股东不希望汇丰晋信为了冲规模而盲目扩张产品线,不会重复发行定位雷同的产品,也不允许发行主题较窄、生命周期较短的产品。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汇丰晋信基金共有21只公募产品。对于这21只产品,他们更希望将每个产品打造成“精品”,依靠为投资者赚取长期收益来实现规模的扩张。不过,这也导致汇丰晋信基金的整体管理规模不够大。

“管理规模不够大,对我们来说一直是个很大的困扰。”王栋表示,“站在我们的角度上,

我们是希望将产品一个个做好,做成精品,规模应该是优质产品自然带来的结果,而不是渠道营销、存量博弈的结果。但现在的情况是,现在很多渠道都对规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导致部分渠道的白名单我们进不去,陷入被动。”

以投研体系替代 个人明星效应

近来,公募基金行业的明星基金经理效应又火了起来,近期的爆款基金背后几乎都有着明星基金经理的身影。汇丰晋信基金也曾是飞出过市场知名明星基金经理的基金公司。在王栋看来,在当前权益投资中,基金经理的个人能力是相对有限的,对于基金公司而言,更为重要的是要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投研体系。

“对我们而言,明星基金经理不是业绩的成因,而是结果。”王栋表示,个人的投资能力是有限的,个人能力是有边界的,一个人能够管理的资金量也是有限的,一家基金公司要想构建投研的实力,依靠的是整套的投研体系。只不过,当公司投研体系交出优秀的业绩答卷,市场当前更偏向于将最终业绩的结果全部归因于基金经理。

“其实,我们为行业输送过不少人才。”王栋表示,“我们也经常反思,如果仅仅依靠一两个明星基金经理,那么,从待遇水平等各方面来看,中小基金公司其实是很难留住人的。我们要做的是构建一套成熟系统的投研体系,能够做到自己培养的基金经理都能够达到一定的投资水准,而谁的离开也都不影响体系的运转。”

升级PB-ROE投资体系

汇丰晋信基金一直在构建“PB-ROE”投资体系,近期又对这个体系进行了“升级”,修正了行业PB-ROE模型,通过考虑公司的全生命周期来修正ROE,再进行横向比较。他们认为,这样修正后的估值会更合理,也更具有可比性。同时,他们还开发PB-ROE因子与其他大类因子结合的复合策略,通过多因子的相互印证和呼应来提升模型的准确性。

“我们还将PB-ROE作为研究指导流程,指引研究员的研究工作。”王栋介绍,“在基金公司内部,提高投研效率最好的方法是大家用同一种语言沟通,实实在在地去看影响ROE的因素,而不是你搞题材、我讲故事,这样再多的精力也会在沟通中被损耗掉,或者大家各玩各的,也达不到团队协同的最佳效果。”

“在研究上的投入不仅是工资和差旅成本,最重要的是时间成本。通过将基金经理以及研究员统一到PB-ROE的框架内,基金经理和研究员的沟通效率大幅提高,整个投研部门能够合力去深入挖掘市场上被低估的机会,而研究员的研究成果也能给公司带来更多可操作的投资机会。”王栋说。



风险提示

本文件作为本公司旗下基金的客户服务事项之一,不属于基金的法定公开披露信息或基金宣传推介材料。

本文件所提供之任何信息仅供阅读者参考,既不构成未来本公司管理之基金进行投资决策之必然依据,亦不构成对阅读者或投资者的任何实质性投资建议或承诺。本公司并不保证本文件所载文字及数据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也不对因此导致的任何第三方投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基金投资有风险,敬请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它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新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本公司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敬请投资人在购买基金前认真考虑、谨慎决策。

本文件的著作权归汇丰晋信所有,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或者许可他人以任何形式对本文件进行复制、发表、引用、刊登和修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