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十八般武藝3|三建鄉雷筍節節高 生活日日新》引發熱烈反響 報道一推出 就有企業來洽談產業合作

《脫貧攻堅十八般武藝3|三建鄉雷筍節節高 生活日日新》引發熱烈反響 報道一推出 就有企業來洽談產業合作

《脫貧攻堅十八般武藝3|三建鄉雷筍節節高 生活日日新》引發熱烈反響 報道一推出 就有企業來洽談產業合作

△昨日對三建鄉的相關報道。

昨(9)日,上游新聞聯動重慶14個區縣融媒體中心聚焦脫貧攻堅大決戰推出第三篇——《脫貧攻堅十八般武藝3|三建鄉雷筍節節高 生活日日新》稿件以文圖、視頻形式,在上游新聞、重慶晨報以及豐都縣融媒體中心所屬媒體看豐都APP和重慶豐都微信公眾號以及豐都日報、豐都縣廣播電視臺推出,引發熱烈反響。

豐都縣扶貧辦主任殷洪江:

直觀展示了三建鄉的巨大變化

“報道從產業扶貧、消費扶貧視角直觀展示了三建鄉的巨大變化。”豐都縣扶貧辦主任殷洪江說,三建鄉處於龍河溼地自然保護區,自然生態脆弱,生存條件惡劣,長期以來發展受限。

三建鄉闖出一條環保與脫貧“雙贏”之路,在市人大辦公廳扶貧集團傾情幫扶下,始終踐行“四個深度發力”要求,在統籌推進路水電訊房為重點的基礎建設基礎上,堅持把發展產業作為高質量穩定脫貧的治本之策,以全域“三變”改革為切入點,通過農戶土地折資、涉農整合資金、引導社會資金等渠道投入1.5億元,按照“一村一品”“多村一業”思路,因地制宜培育以筍竹為重點的生態扶貧產業1.87萬畝,並按照“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基本路徑,以產業公司為平臺,與包括貧困戶在內的所有農戶全覆蓋建立“保底+分紅”利益聯結機制和差異化收益分配機制,初步實現了“讓沉睡的資源活起來、讓分散的資金聚起來、讓增收的渠道多起來、讓群眾的日子好起來”目標。

“三建鄉的變化只是這幾年我們豐都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殷洪江表示,通過幾年來的集中攻堅,基本實現了“兩不愁”真不愁、“三保障”真保障,攻堅絕對貧困取得了決定性進展,推進農村面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促進群眾收入實現了顯著性增長,廣大黨員幹部經受了歷史性考驗。接下來,將堅持目標、問題、結果三大導向,突出產業扶貧、消費扶貧、就業扶貧三大重點,以開展“補短強弱提質專項行動”為抓手,堅定必勝心、響鼓重錘扣緊責任鏈,高質量打好深貧攻堅“殲滅戰”、成果鞏固“陣地戰”、防貧返貧“阻擊戰”。

“我們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沒有任何退路的背水之戰,堅決兌現‘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掉隊’的鄭重承諾,以優異成績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扶貧答卷!”殷洪江堅定地說。

豐都縣三建鄉鄉長任正義:

已有企業來洽談扶貧產業合作

豐都縣三建鄉鄉長任正義告訴記者,這次聯動報道反響非常強烈。“報道用事實說話,向社會各界展現了三建鄉所做的各項扶貧工作,增強了三建鄉抓好產業扶貧,特別是通過改革手段來推動產業健康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任正義說,報道進一步加大了社會各界對三建鄉各種特色農產品的關注。“我轉發報道,很快就收到上百個點贊,都表示三建鄉前景未來一片光明。還有很多人說要來購買雷竹筍,冷水魚等等。”

任正義還透露,報道刊發後,當天就有企業來談合作。“上午,一位發展桃園產業的企業老總就來找我,表示有投資意願。”

昨天下午,重慶載禾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也專程到三建鄉對接電商扶貧社區合作事宜。“在實地考察三建鄉冷水魚、黃牛肉、麻辣雞、雷竹筍等產業後,對方對三建鄉堅持按市場化道路發展扶貧產業的方式給予高度肯定,主動表示願意積極參與三建脫貧攻堅工作,並就有關合作時間表、路線圖進行了明確。”任正義說,接下來三建鄉將繼續推進龍河流域區域性電商集配中心建設,同時高標準推動鄉村旅遊產業發展,深入推進“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整改清零,確保高質量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

《脱贫攻坚十八般武艺3|三建乡雷笋节节高 生活日日新》引发热烈反响 报道一推出 就有企业来洽谈产业合作

△三建鄉村民在電腦前觀看“脫貧攻堅十八般武藝”相關報道。

豐都縣三建鄉夜力坪村第一書記楊雲:

要帶動更多農民群眾脫貧增收

“作為一線的扶貧工作者,我看了報道後,格外振奮,信心倍增。”豐都縣三建鄉夜力坪村第一書記楊雲說,報道中三建鄉的8000畝筍竹產業和電商平臺夜力坪村都有參與,其中電商銷售收入方面貢獻了70餘萬元。

“報道展示了農產品的產出和銷售,我們村也一直按照三建鄉的統一部署在落實。”楊雲說,夜力坪村大力開展一二三產業的有效融合發展,通過線上線下打開銷售渠道,串起了蘆花雞完整產業鏈條,為村民增加了一條增收的途徑。

楊雲說,接下來他要盡己所力,帶動更多的農民群眾脫貧增收。“2020年,市場監管局作為幫扶單位還將進一步加大職能幫扶力度。繼續幫助夜力坪村及三建鄉擴大與農產品批發市場、商場超市、食品企業、餐飲企業的業務聯繫,指導、支持開展商標註冊和有機產品認證,支持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開展農副產品深加工。”楊雲還表示,將加強電商平臺運營指導,協調廣告企業加大農特產品宣傳推廣力度,切實幫助三建鄉打通農產品銷售渠道,促進產業發展,增加群眾收入。

豐都縣三建鄉蔡森壩村貧困戶劉應昌:

以後養殖基地的魚肯定更好賣

“以前,我們這兒是一片河灘地,到處是亂石頭。現在,這片河灘地變成了冷水魚養殖基地,有20多萬斤魚。我在這個養殖基地做雜工,每天收入150元,加上土地流轉保底收益和產業分紅,一年下來,我家有2萬多元的收入。真得感謝黨的政策好呀。”豐都縣三建鄉蔡森壩村貧困戶劉應昌說,前些日子,受疫情影響,養殖基地的魚銷售有些困難,後來通過電商銷售,容易了很多。

“今天這篇報道詳細介紹了我們這裡的土特產,三建鄉這下出名了,以後養殖基地的魚肯定更好賣了。我要把這篇報道發給親朋好友,讓大家夥兒都看看,三建鄉這兩年實實在在的變化。”劉應昌說。

豐都南天湖天堂谷森林公園、國際大酒店建設工程最新進展!

【高清視頻】致敬!豐都抗“疫”英雄凱旋!

Let's go !“雲遊”豐都廟會,城隍出巡、夜遊鬼城,你想看的視頻都在這裡!

記者: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王淳 劉波

豐都融媒體記者 熊先偉 陶濤

審核:李永生 李賢文

《脱贫攻坚十八般武艺3|三建乡雷笋节节高 生活日日新》引发热烈反响 报道一推出 就有企业来洽谈产业合作《脱贫攻坚十八般武艺3|三建乡雷笋节节高 生活日日新》引发热烈反响 报道一推出 就有企业来洽谈产业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