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种、新技术”,珙县蚕桑生产正当时

4月9日,记者从珙县农业农村局获悉,珙县通过强化科学管理、强化技术支撑和强化需求保障助力春季蚕桑生产。

“今年,我们将优选推广春蚕新品种,全面替换和优化原有老品种,让5A以上高品位丝的蚕茧比例提高到85%”,珙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较以前的品种相比,新推广的芳绣×白春、川山×蜀水等新品种,抗性强,好饲养,具有丝长,纤度均匀、生丝品位高的优势。”

记者了解到,珙县一年四季都在养蚕,分别是春蚕、夏蚕、正秋蚕、晚秋蚕,但为了让蚕农充分利用桑叶、劳力、设备,获得理多更好的收益。珙县推行多批次滚动养蚕、自动化上蔟等技术,将每年4批次蚕增至8批次,单产效率提升10%。

“传统的熟蚕营茧方式是:蚕儿老熟后,蚕农一条一条地捉到蚕蔟上,一张蚕种有20000多条蚕,每条都捉一次,工作量大,劳动生产率低。通过专家研究,利用熟蚕的向上性,趋光性,将熟蚕营茧蔟具悬挂于熟蚕上方2——3厘米处,让熟蚕自己爬到纸板方格蔟(熟蚕营工具)上,每条熟一个格,一条熟营一粒茧,这样,省工省力,好茧率高,质量好。”珙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珙县农业农村局还通过梳理公布近三月降雨情况和桑树田间管理黄金时段,指导群众分散劳作,开展田间管理活动;组建蚕桑技术指导流动队18支,通过微信、电话为新养蚕户、贫困户提供桑树管理、小蚕共育等“一对一”指导服务;鼓励农资经营店开通“便民服务直通车”,引导蚕农通过网络平台订购农药、化肥;推广桑蚕养殖保险,指导蚕农投保。

目前,已配送蚕种5.6万张,投保54.8万元,预计今年春季生产蚕茧6.66万担、产值7.14亿元。

本报记者 朱梦蝶

审核:杨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