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馬,很“上海”的馬拉松

2019年11月17日,第二次參加上海馬拉松。

這是我第一個在家鄉之外重複參賽的城市馬拉松。參加馬拉松重要是體驗不同城市的風土人情、瞭解不一樣的歷史典故,而不在於成績、不在乎排名,故不二次參加異地馬拉松。

上馬,很“上海”的馬拉松

第一次參加上海馬拉松是2012年。帶著好奇,帶著忐忑,跨出廈門,首次到外地參加馬拉松。外地馬拉松不一樣的感受、良好體驗,從此入坑,至今已走過八十餘座城市,超百場馬拉松。

中國最熱門的馬拉松

上馬,中國最熱門的馬拉松。2018年,到上海工作、生活,不自覺將上馬當成自己的主場。2018年報名,未中籤,2019年再次報名,依然無緣。

上馬,如此高高在上,屢次報名未果的大有人在。數據顯示,對上馬情有獨鍾的跑友,竟然9072人連續四年報名,始終與好運擦肩而過。對上馬最深沉的愛,就是沉迷不誤、痴情不改。

上馬,很“上海”的馬拉松

一再落空,難免有些失落和遺憾。有幸,好友阿偉幫忙協調,獲得一個供應商名額,來之不易。此次上馬的體驗,與7年前的上馬比較,上馬一直在進步,與百餘個其他城市的馬拉松對照,領先優勢明顯。

中國最經典的馬拉松賽道

上馬比賽路線沿途經過外灘、南京路步行街、靜安寺、淮海路、新天地、徐匯濱江、上海體育場,這是一條最經典的上海馬拉松賽道。

上馬,很“上海”的馬拉松

起點在外灘金牛廣場,外灘的萬國建築,顯示開埠百年上海的昔日繁華,浦江對岸鱗次櫛比、高聳入雲的建築,展示今日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輝煌。

上馬,很“上海”的馬拉松

進入南京東路,這是中國最為繁華的商業街。步行街的賽道僅有600餘米,能夠撒歡奔跑南京路步行街,將是一輩子難忘的談資。

跑過南京路時心想,能夠在南京路狂奔的,大概只有兩種人,一是小偷,二是今日的馬拉松跑者。

11公里後,賽會用心將賽道經過中共一大會址,跑步經此地,心中充滿敬意。這一棟老舊的建築,改變了中國歷史,改變了世界格局。

上馬,很“上海”的馬拉松

賽事終點在上海八萬人體育場,繞著紅色跑道一週,看臺雖無人加油,自己內心滿盈著神聖的儀式感。英雄般地高舉雙臂,為永不言棄的自己喝彩,向空無一人的看臺致意。

前半程老市區茂密的梧桐樹覆蓋賽道,後半程兩側泛黃的銀杏樹遮擋了直射陽光,大部分賽道樹蔭庇護。

上馬,很“上海”的馬拉松

賽日氣溫17-25度,號稱史上最熱的上馬,雖然全程大部分在樹蔭下,儘管組委會細心到位的冰塊、噴霧,25度的氣溫還是不盡友好。去年上馬成績破三720人,今年組委會目標是超千人,最後結果是614人破三,差強人意。

前25公里賽道平坦無坡,26-40公里在宛平南路折返,連續四座跨河橋樑,來回相當於八次的上坡,強弩之末,頗具壓力。

上馬,很“上海”的馬拉松

運動手錶顯示上馬全程爬升299米,在平原地區,此爬升已屬偏高,這是賽道唯一的不足。

上馬一流的賽道,上馬一流的服務,上馬提供最佳的賽事體驗。上馬的賽道可以借鑑,上馬的服務可以學習,但是上馬多年形成的特色,這才是上馬的靈魂所在,無以復加,無法複製。

上馬的國際化無出其右

上馬的外籍選手6500名,來自85個國家。比賽隊伍中不時出現金髮碧眼的老外跑者,這些老外要麼千里迢迢專程前來參賽,要麼旅居中國為上馬所吸引。

不僅僅是參賽的老外多,就是賽事志願者和音樂加油站的樂手,一樣不乏南亞人、非洲人和歐美白人。

上馬,很“上海”的馬拉松

許多城市馬拉松冠以“國際”兩字,以抬升賽事規格。2018年參加西南省份一個名氣不小的國際馬拉松,與不少黑人同住一個酒店,當時心想肯定是來拿獎金的高手。不料,第二天的賽道上,半程之後超越多名黑人選手,大為詫異。事後得知,這是組委會為加大國際化,委託中介到高校邀來一群免費旅遊的黑人留學生。

當今,馬拉松遍地開花,有的省會城市馬拉松報的名人數都不足5000名,而上馬僅外籍選手就達6500名,上馬名聲在外,上馬影響日升。

上馬,老外不請自來,這才是真正的“國際”。

上馬的私補無與倫比

上馬前半程,自發觀賽的市民觀眾寥寥無幾,顯得有點冷清。也許7點開賽偏早,也許上海人見多識廣,不在乎一場馬拉松。

賽道過了25公里,賽道兩側漸漸熱鬧,加油站接二連三,加油隊伍連綿不斷,這些加油隊伍來自上海各跑團、各企業等組織。

上馬,很“上海”的馬拉松

每個加油站不僅是加油助威,同時提供大量的補給,二十多公里私補幾乎不斷。除了常見的水和麵包外,補給只有想不到沒有找不到。紅牛、尖叫、可樂,甚至啤酒、紅酒,應有盡有;麵包、榨菜、餃子、鴨掌、雞爪、滷牛肉、巧克力、火腿腸、三明治,乃至火鍋、串串香,無所不有。

私補點,旗幟飛揚,極力吆喝,喧囂無比,就是想吸引更多的跑者駐足,就是為了給素不相識的跑友加油。上海人沒有了一貫的矜持、冷漠,顯現與平日不一樣的豪放、大方。

百餘場馬拉松,從未見過如此火爆的私補,從未見過如此豪華的私補。

最後的一段賽程如同嘉年華,身體在地獄,心靈在天堂。

上馬的精細無懈可擊

上海人的嚴謹、細緻充分體現在上馬的組織上。從報名開始,到領取賽事物品,從起跑點入場,到完賽離開,每一個環節緊緊相扣,滴水不漏。

領取物品時,從進入展覽館查驗身份證之後,沿著線路,每個環節清晰關聯,更主要是志願者會主動提醒下一步環節是什麼,整個流程無懈可擊。

上馬,很“上海”的馬拉松

上馬APP指引的起點入場,簡單明瞭。一出地鐵站,根據路標,毫無困難找到各自號碼段的存衣車和入口處。

賽事結束,只有一條通道,領取完賽包、存衣包,井井有條,沒有回頭路。

賽事的醫護救援一般限於賽道,但是上馬不僅是賽道上救援人移騎車來回穿梭,終點附近,有著更為密集的救援人員。過了終點領取完賽包、存衣包,救援人員無處不在,甚至在冰浴、拉伸處,救援人員的身影依然在你身邊,直至離開封閉的體育場為止。上馬,想死都不容易。

上馬的貴氣無人可比

十里洋場的積澱,上海人自然與眾不同。不經意間,高雅、貴氣流露在上馬的點點滴滴之中。

賽事服裝,耐克T恤永遠是上馬的標配。國際二流品牌不予考慮,更何況新興自有品牌,以免自降身價。

上馬,很“上海”的馬拉松

能量膠只選第一品牌美國“GU”,足量供應。上馬不屑跑能、康比特等次新品牌的能量膠,更不可能出現榨菜等鄉土補給。

上馬的報名費永遠是100元,全國最低價。不是上馬影響力不足,必須低價格吸引跑者,而是上馬財大氣粗不缺錢。上馬的商業價值大,贊助、冠名費不菲,根本不需要用報名費來補貼賽事不足。

上馬不差錢,就是這麼牛。

上馬的精明無敵天下

在世人眼裡,精明不過上海人。上海人的精明是會計算,用最小的代價辦出最大、最好的事情,不花冤枉錢。

領取比賽物品地點位於浦東上海世博展覽館。為方便不熟悉上海交通的跑者,組委會特別安排免費接駁大巴。但需事先網絡報名,組委會根據報名人數合理調配車輛,避免浪費。

參賽包含有免費地鐵卡一張,方便跑者前往起點和終點離去。借用公共交通,免去興師動眾的接駁車,高效省錢。

上馬,很“上海”的馬拉松

僅動用24部京東物流車輛,負責25000人的存衣包,每部車輛承運千個。終點時,存衣包已有序安排在上百個的臨時領取窗口,領取順暢,效率極高。

進入起跑點管理有序高效,先存包,後進場。每個入口,一人手持金屬探測器把關,因為不允許帶包、帶旗幟,目測即可判斷是否放行,速度極快。無需安全門,無需射線探測器,節省人力和資源。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上海人會計算投入和產出比,不做虧本生意,卻也不會佔你的便宜。有一次與同學閒聊,說到上海人可以吵架,但不打架,好生奇怪。上海人計算打架成本,打贏吃官司、賠償醫藥費,打輸皮肉痛、心裡還窩囊,不划算!

上海是中國最早開放的城市,先行一步,更早接受西方文明;上海是國際化大都市,視野開闊,更多借鑑海外經驗;上海是中國的經濟中心,匯聚中國最優秀的人才。這是上海的優勢所在。

上馬,很“上海”的馬拉松

十里洋場,百年薰陶,形成了上海人文明、守法、嚴謹、精細的特質,上海人操辦的馬拉松自然不一般,是其他城市難以超越的。

(雲飛葉 2019111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