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控制資金進入樓市,房價自然就會迴歸本真?

如果控制資金進入樓市,房價自然就會迴歸本真?

今年下半年相關執法部門對樓市的金融監管變得越發嚴厲。樓市在進入6月份之後,我國的信託資金就被大幅度限制流入樓市。如果是經常關注樓市行情的市民都知道,在如今國內的房企資金融資裡,最主要的融資來源之一就是信託融資,這也是為什麼今年上半年隨著月份的推進房地產信託融資增速越來越高。現在相關執法部門大力控制了投資性信託資金流入樓市,這無疑對於各大房企來說,是比較致命的。

信託資金被限制流入樓市後相關的執法部門覺得還不夠,還在一直更大力地控制銀行的投資性資金進入樓市。據《證券日報》報道,在今年上半年,截止7月14號為止,銀保監會等相關部門一共開出兩千多張罰單,並且,從相關執法部門開罰單的數量來看,隨著月份的推進,開罰單的力度越來越大,比如7月份第一週的罰單都呈現出了同比的峰值。而從處罰的內容來看,違規個貸市場的處罰成為了最主要的處罰對象之一。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如今相關調控部門對樓市金融方面的監管,其實是非常全面的。大家可以看到,我國控制了投資性信託資金流入樓市,這就從各大房企的投資角度來控制了樓市的炒作性,而對銀行投資性資金的監管,就不僅從房企的投資角度來控制了樓市的炒作性,還從國民的投資角度來控制了樓市的炒作性,因為樓市走過這二十年,已經形成了全民炒房的熱潮,要想控制炒房性,國民的炒房行為不控制是不行的。

如此看來,我國的經濟在此就正式面著臨著轉型。相關的調控部門已經在全面地控制投資性資金進入樓市了,那這些資金都流入哪裡去了?當然就是流入到其他有發展性的產業中去了,比如實體經濟,比如人工智能等。資金在流入其他產業,無獨有偶的是各大房企從去年也都已經開始佈局其他的產業,這和我國資金的流入紅利是一脈相承的。並且,現在各大城市在大力引進人才,說白了,引進人才也是為了發展城市經濟的。這樣分析起來市場經濟的發展脈絡是不是很明顯了?房地產經濟在我國經濟中的地位是不是在逐步減弱?

很早很早之前筆者就說過,要想調控我國的房價平穩向前,甚至是出現輕微的下跌,就要從供需關係和資本兩個方面來著手,現在我們可以看到,相關部門已經在加速落實多方位住房供應了,多方位住房供應的到來肯定就可以緩解樓市緊張的供需關係,而如今我國的經濟,也就是資本也在逐步離開房地產經濟,去發展其他經濟,如此一來,房價“褪盡鉛華,呈現本真”的理想正在實現的道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