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樣“女人花”——走進太宰治小說《女生徒》中女性的內心世界


導語:女人花,搖曳在紅塵中,女人花,隨風輕輕擺動。只盼望有一雙溫柔手,能撫慰,我內心的寂寞。

——歌曲《女人花》歌詞

一直以來,我都很喜歡梅豔芳的經典歌曲《女人花》,或許因為自己也身為女人,便了解女人從出生到死亡能過好這一生有多麼不容易。也許有人說,什麼男人、女人,只要是人不是都一樣活嗎?

但是在現代中國和日本,男權社會統治下的女人從生理到心理都承受著不公的待遇,她們不能像男人一樣在社會上拋頭露面,有一席之地,她們出嫁前要依附於父親,結婚以後要依附於丈夫、兒子。

在傳統社會里,女性是不自由的,她們不能左右自己的命運。即使有些大膽的女性衝破世俗的藩籬,大膽做自己命運的主人,最終的結果也不盡如人意。

我從大學時期就對女性文學和描寫女性的經典文學作品很感興趣,印象最深的中國近現代女性形象就是魯迅先生筆下的祥林嫂了。

但我並不是很喜歡這個人物形象,她作為封建社會的典型犧牲品,對封建思想的壓迫從來都是逆來順受,沒有一點反抗的思維,可以說她的一生幾乎沒有存在感,可以說她根本就不是"一個人",而是無數封建社會女性形象的集合體,因此她是連生而為人的個性都沒有的。

我更喜歡那些從女性視角出發,深入剖析女性心靈世界的作品,而日本作家太宰治的《女生徒》就是這樣一部小說。

別樣“女人花”——走進太宰治小說《女生徒》中女性的內心世界

《女生徒》是一部短篇小說集,每篇都是用女主人公第一人稱"我"的口吻來寫的,這種敘事方式被文壇評論家們稱為"女性獨白體"。

這部小說中承載了太宰治對女性生活和心理的全部瞭解和想象,其中包含女學生、未婚女性、新婚女性、妻子、母親等各種女性角色。在這些作品中,他對女性的心理、動作的描寫都十分精準,女性情緒特點被他刻畫得惟妙惟肖。

別樣“女人花”——走進太宰治小說《女生徒》中女性的內心世界

強烈的自我意識

在《女生徒》中,無論是青春少女,還是已婚人妻,每一位主人公都有著強烈的自我意識。

《燈籠》中的主人公是鞋店老闆的獨生女咲子,一個二十四歲的姑娘。要知道在那個時代,二十四歲還沒有結婚就算是個大齡剩女,就要承受人們的白眼和指指點點。

咲子愛上了比自己小五歲的孤兒大學生水野。水野和朋友約好了去海邊游泳,卻沒有泳褲,為了他,咲子去百貨商店裡偷了一條泳褲,卻被抓住了。在派出所,咲子宛如瘋了一樣為自己辯解,最後被認定為精神病患者而被釋放。

咲子和家人因為這件事成為了街坊鄰居議論的對象,她家因此閉門歇業了兩三天,對於咲子來說,成為小偷是奇恥大辱,她每天都過得如坐針氈。

用原文中的話就是:"假如當時家裡藏有毒藥的話,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吞下去,或者屋後有竹林的話,我一定會毅然走入竹林自縊的"。

然而咲子為水野所做的一切並沒有換來水野的愛,她等來的是水野的一封批判她人格和教養的分手信。

《女生徒》中的主人公是一個青春爛漫的14歲少女,作者寫了她從起床到入睡的整整一天時間裡,為著很多瑣碎甚至是毫無意義的事情而悲喜。

她想成為一個好女兒,言行上卻始終是個任性的孩子,甚至連像孩子一樣乾淨澄澈的地方都沒有,都是骯髒和羞恥,她痛苦、煩惱、寂寞、悲傷。太宰治細膩地表現出了一個青春期少女的多愁善感和叛逆厭世心理。

正是由於擁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她們才能衝破世俗的眼光大膽追求自己的愛情,也才會關注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思考人生的意義和自己應該如何存在。

別樣“女人花”——走進太宰治小說《女生徒》中女性的內心世界

悲觀厭世的心理狀態

太宰治細膩地刻畫了生活在不同環境和不同年齡階段的女性,她們共同的特點就是:生活的並不順遂,每個人都有可悲、可憐的遭遇,也許在外人看來,她們只是普通的少女、妻子、母親,然而她們心中都有難以言說的傷痛,都是悲觀厭世的。

《皮膚與心》中主人公對自己的相貌非常自卑,再加上罹患了難看的皮膚病,她甚至覺得自己不應該結婚,不配擁有幸福。

"假如我活不到二十八歲就好了,十九歲那年的冬天我得了肺炎,要是那時候沒有治癒就那樣死去了多好啊......"

《女生徒》中失去父親與母親相依為命的主人公雖然很想讓母親恢復快樂,但是她知道,父親的去世是母親永遠的傷痛,深深的無力感使她不知所措。

"我試著像個孩子般劃弄著洗澡水,發出'嘩啦嘩啦'的聲響,可心情依舊沉重,感覺今後似乎沒有活下去的理由了,不覺悲從中來"。

而《千代女》中江郎才盡的悲劇,《髮妻》中愛的求而不得,《葉櫻與魔笛》中獨自面對病痛的孤獨,小說中種種的悲觀厭世心理,不僅是那個特定時期女性的經歷和心境,而且還是如今大多數人都有過的真實體驗。

別樣“女人花”——走進太宰治小說《女生徒》中女性的內心世界

結語

從小說《女生徒》的字裡行間,我們可以感受到太宰治對女性複雜的情感。他的這些短篇小說中男性形象是缺失的,即使有也多是些負面形象,而他筆下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卻無比生動和現實。

她們在當時動盪不安、黑暗沉悶的社會現實中,承受著作為女兒、妻子、母親的生活壓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認真審視自己內心世界的真實想法,努力追尋著生活的意義,雖然她們的生活被一種深深的絕望感所籠罩,但絕望之中又孕育著希望的力量。

雖然太宰治認為:"生而為人,我很遺憾。"但是正是有了《女生徒》這樣經典的文學作品,他的悲劇人生才有意義,才被救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