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奇、巧三者集於一身的乾隆青花瓷器!


精、奇、巧三者集於一身的乾隆青花瓷器!

此時期的瓷器造型是清代最豐富的,既有繼承康熙、雍正青花瓷的造型,又有仿製明代永樂、宣德青花甚至仿古銅器的造型,還有不少創新式樣,造型千姿百態,令人眼花繚亂。總的來說,主要是日常生活用瓷、陳設觀賞瓷和文房用具等整體造型普遍較為規矩注重對稱。由於乾隆青花追求精、奇、巧,所以不似康熙青花那般渾厚古樸,也不似雍正青花那般靈巧俊秀,但在工藝技巧上卻比康、雍青花更精湛。

總體來看,乾隆青花造型應有盡有,秀巧的壁瓶、高雅的賞瓶、精湛的鏤空轉心瓶以及成雙成對的大型陳設瓷,都異常華美壯觀。小件器皿的造型富有新意,大件器皿的造型端莊古樸,都令人賞心悅目。

精、奇、巧三者集於一身的乾隆青花瓷器!

乾隆官窯瓷器的紀年款主要有三種,分別是乾隆年制、大清乾隆年制和大清乾隆仿古,主要是用篆體書寫。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最常見,乾隆年制四字款較少。乾隆年制楷篆均有,一般是彩瓷上寫楷書款。大清乾隆年制是楷篆均有,篆書多於楷書。仿古瓷上一般書寫大清乾隆仿古,主要是用篆體書寫。

乾隆青花楷書款字體工整,舒展灑脫,早期字體和雍正時期的青花瓷如出一人之手。篆書款筆畫平直、流暢,轉角熟練,乾脆利落。乾隆早期青花款識呈色有暈散現象,中期為純正的藍色,晚期則藍中含灰。

精、奇、巧三者集於一身的乾隆青花瓷器!

大清乾隆年制雙行款多無邊圈,三行款多在周圍繪製雙圈。乾隆年制款多被雙圈圍住,也有的是圍以雙框。

總而言之,康熙官窯瓷器款識以楷書為多,篆書為少;雍正時期楷書、篆書款數量差不多;乾隆時期則以篆書款為主,楷書款為輔。

精、奇、巧三者集於一身的乾隆青花瓷器!

民窯款中也有大清乾隆年制和乾隆年制,只是書法功底較差,位置不夠規則,遠不及官窯款精緻。堂名款、花押款也非常多。還有的民窯款識寫得非常具體,如大清乾隆伍拾叄年孟夏月制用春生。

外銷瓷一般沒有紀年款識。但我們可以通過瓷器上的徽章等紋飾來辨別年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