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屠夫,从被嘲“读书无用”到身家过亿:读书一定能改变思维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当年那个卖猪肉的北大毕业生。

20年后,他怎么样了呢?

前两天,我在微博看到一则关于他的报道:

北大屠夫,从被嘲“读书无用”到身家过亿:读书一定能改变思维


1999年,北大毕业的陆步轩因生意失败开始卖猪肉,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引起广泛热议。

有人嘲笑道:北大学生都去卖猪肉了,你说读书有什么用。

甚至还有人说:卖猪肉的考上了北大,是社会的骄傲;但北大毕业去卖猪肉,是社会的悲哀。

一时间,“陆步轩现象”引发了全民关注。

如今20年过去了,我们可以看到,陆步轩依然在卖猪肉,但是并不是一个小档口的猪肉老板,而是成立了公司,创立了知名猪肉品牌,甚至还创办起了“屠夫学校”,出书教学,将“卖猪肉”一整套流程规范化产业化,做得风生水起。

回忆起当年的选择,陆步轩感慨道:“读书不一定改变命运,但一定能够改变思维。”

为什么陆步轩会有这样的感慨,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他的成功道路。

01.北大高材生卖猪肉

1999年,可以说是陆步轩的人生转折点。

经历两次创业失败后,他为了生计去卖猪肉。

北大屠夫,从被嘲“读书无用”到身家过亿:读书一定能改变思维


一开始的时候,他也怕周围的人不能理解,甚至卖猪肉这件事也是瞒着家人偷偷进行的。直至老父亲闻讯赶来,父子俩相见无言,只能对着默默抽烟,一时间“无限凄惶”。

毕竟北大在人们心中,就是金字塔尖般的象征。从传统就业观来看,北大毕业生,可以从事科研、可以教师育人,可以做工程师、做白领、做医生,这些都没问题。但是卖猪肉,有人就觉得是一种人才浪费,甚至可以说是不怎么体面。

特别是在2003年,这件事经媒体报道后,舆论发酵更是使得陆步轩一度不堪非议转战体制内。

但他并没有放弃,他在等待一个机会。

2008年5月,因机缘巧合,他认识了同为北大校友、同是“卖肉佬”的陈生。一年后,陈生邀他赴广州,提出开办“屠夫学校”,两个“卖肉佬”一拍即合。

自此,陆步轩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后,由陈生和陆步轩共同创办的“壹号土猪”猪肉品牌看准机会进军电商领域,从线下走到线上。

去年的销售额高达18亿。

北大屠夫,从被嘲“读书无用”到身家过亿:读书一定能改变思维


不久前,陆步轩又玩上了抖音。

随着短视频的火爆,很多企业开始将抖音作为宣传的新窗口。

在2019年10月,最新一期抖音视频里,只见陆步轩手持折扇,立在猪肉档口前,侃侃而谈。

据悉,他在抖音上科普猪肉知识,第一条视频就成了爆款。几个月内涨粉17万,不少网友留言,“原来你就是那个北大卖猪肉的啊,偶像!”

从被人骂“读书无用”到成为年轻一代的新偶像,陆步轩可谓用自己的实力扭转了局面。

他紧跟时代潮流,即使是卖猪肉,他也一步步将卖猪肉卖出了北大水平。

这看起来是一介“北大屠夫”逆袭成为公司老总,坐拥上亿身家的励志故事。

但大家不妨细想一下,就能明白陆步轩所说的:“读书,主要改变的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能够教会你,如何在漫长的往后余生中,在各行各业中,做到顶尖。

思维方式的转变,能帮助你看到人生有诸多可能,并找到实现这种可能的途径。明白了这一点,不管你搞科研也好,卖猪肉也罢,你都能为自己找到不同的出路。

对读过书的陆步轩来说,杀猪可能是他的最下限;但如果你不读书,杀猪可能是你的最上限。

02.你读的每一本书,都不会被辜负

李诞最近又着实火了一把。

在最近一期《奇葩说》,李诞辩论首秀可谓十分惊艳,甚至有人说是这一季以来最精彩的一期。

这期辩题是“美术馆着火了,一幅名画和一只猫,只能救一个,你救谁?”

辩论大神黄执中作为正方,通过他绝佳的辩论手段,说动大家认为应该救名画。严谨的逻辑和极具杀伤力的论述,让他的二辩获得了压倒性票数。

这时,李诞作为不被看好的反方三辩上场。

没想到他用一顿插科打诨,三言两语就轻松消解和稀释了黄执中的观点。

北大屠夫,从被嘲“读书无用”到身家过亿:读书一定能改变思维


李诞在3分钟的自由陈述时间里,四两拨千斤,将黄执中的论点一一拆解,并且金句频出,笑点不断。

180秒的时间,18次点燃现场,平均每10秒钟输出一个梗

,令所有导师、辩手和观众都惊叹不已。

这段拆解驳斥非常好看,被网友称为“脱口秀式辩论”,更是被导师和选手赞为“奇葩说上的一段经典”。

最终,平时看起来“弱鸡”的李诞,愣是赢了辩论大神黄执中整整41票。

而李诞能取得的这一成绩,离不开他的厚积薄发。

身为89后的李诞曾经也是个叛逆少年,认为“读书无用”。

高中时代的李诞跟很多青少年一样,觉得读书很土、没用,为了让自己看起来“与众不同”,他开始逃课、染头发、叛逆。

结果,高考成绩连专科线都没够着。这时他才慌了神,既觉得辜负了父母的期望,也觉得自己的前途一片黑暗,最后咬牙复读一年,考上了大学。

上大学后,一有时间他就拼命看书。

北大屠夫,从被嘲“读书无用”到身家过亿:读书一定能改变思维


书的类型涉猎广泛。也为他日后从事的职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张口就来的金句,天南地北都能侃侃而谈。很显然,没有深厚的知识积累是做不到的。

北大屠夫,从被嘲“读书无用”到身家过亿:读书一定能改变思维


你读过的书,每一本都不会辜负你;你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算。

不论是奇葩说里思维缜密的黄执中,还是诙谐有趣的李诞,他们的人生观和思路看似截然不同,但毫无疑问两人的共同之处是:

他们的魅力,都来自于知识底蕴,来自于阅读之后的厚积薄发。

所谓“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而建立在知识之上的有趣,显然更加迷人。

03.你有多久没读过一本书了

记得国庆假期,有一则报道冲上热搜,瞬间火爆全网,让很多还在花钱度假的人自愧不如:

一个00后男生利用国庆短短7天假期,就赚了近2万元。

北大屠夫,从被嘲“读书无用”到身家过亿:读书一定能改变思维


年仅18岁的男生,凭什么7天能赚到这么多钱?

原来,这位男生平时喜欢读书,尤其历史类。因为一时冲动消费买了台手机,为了还上分期款项,便灵机一动跑到景区,给游客讲故事,一块钱一段。国庆7天线上线下加起来总共赚了近2万元。

有网友不禁感叹道:

“这也太优秀了,我还在考虑怎么赚钱的时候,人家就已经赚到钱了!”

因为读的书多,不仅见识增长,思维开阔,脑筋灵活,知识还会反过来哺育你。

这些事例其实早已见怪不怪,像年少成名的畅销书作家韩寒、郭敬明就是突出例子;还有在“中国诗词大会”惊艳众人,被誉为“国民才女”的武亦姝;因写作才能突出,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的作家蒋方舟,数不胜数。

除了感叹人才辈出,更多职场人士感到的是深深的危机感:

北大屠夫,从被嘲“读书无用”到身家过亿:读书一定能改变思维

如果你不学习,不读书,往后的路只会越来越难走,最先被时代抛弃的人只能是你。

职业安全感,更多是来自于终身学习。而关于职场人的学习成长途径,阅读,毫无疑问是最容易获得的“加速燃料”。

根据最新出炉的一份《2019年职场人阅读报告》显示,不论资历深浅,很多职场人都在阅读,尤其90后群体最关注阅读,很多人从未停止成长的脚步。

北大屠夫,从被嘲“读书无用”到身家过亿:读书一定能改变思维

报告还显示,有71%的职场人,每天花费至少30分钟来阅读;37%的职场人,每天的阅读时长超过60分钟。

北大屠夫,从被嘲“读书无用”到身家过亿:读书一定能改变思维

所以,这意味,你每天至少阅读半小时,才能跟上职场人的成长步伐。

但是,你扪心自问,到底有多久没看完一本书了?

这个时代,最怕比你优秀的人比你努力,更怕你身边跟你差不多的人在偷偷努力,忽然有一天远远赶超你,只有你浑然不觉原地踏步甚至后退。

作为职场人士,想得到有效的成长,不妨从现在开始,静下心来,从阅读一本书开始吧。

对于职场人如何读书,有几个建议供各位参考:

1.让阅读变得容易。

对阅读感到困难的同学,首要做的是将其变得更容易,更具可操作性。

比如,降低阅读障碍,不要再将你的纸质书锁到柜子里了,因为光是打开柜子这一步就已经大大削减了你的阅读兴趣。

你要做的是,将纸质书放在你随手可拿的地方,比如桌面、床头、书包。电子书籍可以通过安装专门读书APP或者买一个Kindle之类电子产品,上下班通勤路上就可以读。

最重要是让阅读变得触手可及。

2.职场人的阅读,“有用”是核心关键词。

对于职业发展、学习职场新技能的人士来说,职业相关技能类工具书是首选。

如果你当下没有这方面的需求,不知道读什么,就从读经典名著开始吧。不论是国内的四大名著,还是国外的莎士比亚、托尔斯泰作品等等,经过岁月的检验和筛选,越发彰显前人的智慧。

叔本华有句名言“坏书有如毒药,足以伤害心神”。与其读那些腐蚀心智的爽文,整天做白日梦幻想霸道总裁;不如沉下心读多几本经典名著,读懂了那些经典书籍,熟悉了那些典型的故事模式,相信此后你再读其他书籍,都会事半功倍。

3.设立目标,坚持写读书笔记。

设立阅读目标,比如一年读完几本书,甚至细化到一天读几页书。年底复盘时,看到自己读过的书,你会比任何时刻都更有成就感。

不少人说:我读过很多书,但都不记得了,或者看过一本书好像一点东西也没学到。

其实,我们看一本书,不是看完就是你的,内化了才真正属于你。

将一本书内化变成属于你的东西,写下来就是最好的途径。

看书过程有感悟赶紧记录下来,通过长期积累你一定会有变化。不论是通过写作得到别人的肯定和共鸣,还是在探讨交流中独到的观点让人刮目相看,都可以给你带来正面的影响作用,促使你坚持阅读下去。

人为什么要努力读书,我觉得最好的诠释就是这张图:

北大屠夫,从被嘲“读书无用”到身家过亿:读书一定能改变思维


你读过的书,决定了你的高度,更决定了你的眼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