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无用?也许你还没用到这两个阅读方法

上个月,朋友萌萌对我抱怨说:“最近我看了好多时间管理的书,看起来道理都懂,可是方法就是不会用,每天的生活还是一团糟,还不如去追追剧,放松一下呢。”

读书无用?也许你还没用到这两个阅读方法

近几年,随着全民阅读时代的到来,大家积极学习的热情非常高涨,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依然有很多人存在着和萌萌一样的问题,读书追求数量,却依旧不会将书中的方法应用到自己身上。

然而阅读实际上是为了学以致用,作家杜宣说过,

我们主张学以致用,是要将学的东西运用起来。所以,学习要有目的性。如果是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在阅读前人名作时,除了欣赏之外,还要学习如何处理人物、语言、情节和技巧”。

读书无用?也许你还没用到这两个阅读方法

作家杜宣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读书学以致用呢?今天这里给大家推荐2个方法,案例轰炸法和RIA便签法,这是国民基础阅读课创始人彭小六老师在他的《洋葱阅读法》一书中提到的。

洋葱阅读法也是彭小六老师创立的阅读方法,2年前他还是个普通程序员,然而爱上阅读之后,他通过读书改变自己,并且转行成功成为一个青年作家,并在全国推广阅读,让更多的人学会真正的阅读方法,案例轰炸法和RIA便签法就是其中之一。

在详细解释这两个方法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我们读书时候会出现的一些误区,改变我们固有行为误区之后,了解读书联系实际的原理,最后会详细解释2个方法,让大家轻松上手。

一、三个读书的误区

1.缺乏实践,是读书的“硬伤”

就像我朋友萌萌一样,看了好几本时间管理的书籍,当时看完还发信息告诉我书写得真好,学到了很多。但是我问她接下来会怎么做,才能改变自己每日忙不过来的状态,她却说不上来。

这种情况其实是正常的,因为我们只是学习了知识,并不是习得知识

“习得”一词通常用于语言学,由行为主义理论和心理学家斯纳金提出。他认为语言和人类其他行为一样,是可以观察和测量的,可以通过强化、训练、塑造或模仿形成。语言是对外界的习惯性刺激的反应。

同理,当我们看到书中对自己有效的方法,我们要通过联系自身实际,通过长期实践及运用,从而这个方法才能被强化在我们的记忆当中,这就是习得知识的过程。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就是这个道理。

而我们一般学习知识,仅仅看过一遍,没有去实践是无法真正领悟,你看似懂了,实际你只看懂了文字层面的意思罢了。

读书无用?也许你还没用到这两个阅读方法

2.简单摘抄,只会停留在表层记忆

有些人喜欢在书本上把一些有用的句子摘抄下来,甚至有时候是一整段文字,然而这些句子段落并不是抄下来就自己懂了,你会发现摘抄之后,依旧感受不到书中的精髓,而成甲老师称之为“低水平勤奋陷阱”。

在原始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努力,就是低水平的勤奋。

当我们做摘抄的时候,我们只用到了手部的动作来完成抄写,并没有通过大脑,所以我们根本对这些文字没有记忆。而想要通过手写动作加深记忆,那么还需要去联系实际,将我们已知的认识联系起来,因为我们大脑的记忆靠的是将信息与旧经验联系起来,而记忆宫殿法用的就是这一原理。

记忆宫殿法,就是我们在大脑构想一个我们熟悉的场景,然后把需要记忆的事情放到这个熟悉的场景当中。比如我们想要记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这一知识点,我们可以联想到,这次疫情因为口罩的稀缺,导致口罩价格飞速上涨。

与其摘抄,不如写下自己当时的感受更让人记忆深刻。

读书无用?也许你还没用到这两个阅读方法

3.实用性差的阅读笔记,失去了根本的指导意义

并不是说写阅读笔记不好,而是应该怎样写出一份有用的读书笔记,写阅读笔记的最终目的,是记录的同时,将知识应用于自己的现实生活中。

很多人的读书笔记方式,就是归纳重点,整理结构和为日后复习做准备,但实际上,我们只是把书本的目录重新写下来罢了,当我们重新看这份读书笔记的时候,并不知道这本书究竟给我们提供了什么具体的解决方法。

有些人还会去研究哪种笔记的方法实用,但最后尝试之后,还是放弃了,因为感觉耗时又无用。

实际上我们并不需要把书本所讲的东西全部都写进阅读笔记,而是应该将能解决自己当前问题的那个方法或知识记录下来,同时写下自己接下来要怎样去改进得以解决问题。

说完一些误区,那么怎样做才能真正将书本的知识不仅记得住,还能运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呢?这个方法就是与以往知识联系,达到学以致用

读书无用?也许你还没用到这两个阅读方法

二、联系以往知识,学以致用

前面我们提到要习得知识,即知识的掌握,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新知识转化为个体所理解的意义的过程,这里的新旧并不是指知识的时间关系,而是你自身知识结构中已掌握的和正要学习的知识。

这个方法符合我们大脑记忆原理,曾经英国大学做过相关的实验,他们让实验对象观看一些名人的照片,同时会监测他们大脑中受到刺激的神经细胞,然后再把这些名人在不同地方的照片拿给实验对象看。实验发现,当这些看到同一个人出现在另一张照片里的时候,相同的神经细胞会受到刺激。

也就是说,我们的大脑在看到新照片时,没有重新输入记忆,而是调用以前的回忆,形成新的记忆。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记住新知识更好的办法就是大脑自动将我们已有的记忆提取出来,加上新的场景,新的理解,从而让新的记忆覆盖久的记忆,也就是理解的过程。

其实,我们在联系以往知识时,也是对以往知识进行反复阅读,我们的大脑对于短期记忆,也就是第一次看到的信息,储存空间是非常小的,所以遗忘得很快,就像当我们刚看了一集电视剧,后面回想起来却忘记剧情是怎么发展的。

所以我们通过反复阅读,来加深记忆使短期记忆成为长期记忆,从而内化成我们自己的知识。

读书无用?也许你还没用到这两个阅读方法

当然,联系可以帮助我们加深记忆,而实践则是帮助我们学以致用,大岩俊之说,读书的关键不在“读了多少书”,而是“有过多少行动”。

所以,从记住知识到应用于自身生活,才是真正的阅读方式。

那么,有什么具体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通过联系从而学以致用呢?这里给大家提供2个方法:案例轰炸法和RIA便签法。

三、新旧知识联系的具体方法

1.案例轰炸法

哈佛商学院有一个经典的教学方法,就是案例教学法,将现实中的问题带到课堂,以案例为中心,围绕一个教学目标,课前进行策划与准备,通过教学双方的共同讨论分析,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案例教学把“马拉松式”培训变成“集中轰炸式”培训,让学生在课堂上就有厮杀现实商业战场的体验。

把这个方法引用到我们读书学习上,就是提取出书中你想要了解的概念,然后找出尽可能多的案例来轰炸自己,直到能够理解这个概念为止。

百度前副总裁李靖也是这么做的,当他看到一个新的理论,他会去回想自己生活当中有哪些例子或现象可以被这个理论所解释的,甚至要求自己一定要找出至少5个例子,否则自己就是不理解或没有掌握到这个知识点,那就是失败的学习。

那么利用这个方法,我们在记读书笔记的时候,就是写下大量的生活中的案例来证明一个知识点,可以是看过的影视片段,可以是生活中的片段,还可以是一些新闻相关。

2.RIA便签法

拆书帮创始人赵周老师在他的书中《这样读书就够了》详细解释了RIA便签法的使用。

RIA=阅读拆页+讲解引导+拆为己用

读书无用?也许你还没用到这两个阅读方法

首先这个方法需要的工具是:一支笔和3种颜色的便签法。具体步骤如下:

1. 当读到一个我们想要记住的知识点,我们可以停下来重复看几遍直至理解,同时把自己理解的内容写在R便签纸上面;

2. 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这个知识点,还可以总结自己的感想或启发点,写在I的便签上;

3. 结合自身回想自己是否有过相关的经历,可以是亲身经历或听说或者见过的事情都可以,当然,在影视剧上看过的相关内容也是可以,总之结合实际,写在A1便签上。

4. 最后学以致用,是我们阅读中最重要的一步,写下可以利用这个知识点改进自己哪方面问题,具体写下自己的行动步骤,写在A2便签上。

以上便签都可以贴在书中或者自己的笔记中,而A2的便签可以贴在显眼的位置,因为这一张写的是自己的下一步行动,也是读书后最重要的一步。

读书无用?也许你还没用到这两个阅读方法

所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书中知识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学以致用,正如陆游诗人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显的,如果要想认识事物的根本或道理的本质,就得用自己亲身的实践,去探索发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