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女生穿学士服促销,“读书无用”从“有辱斯文”开始

斯文:古指读书人。有辱斯文就是说了不符合读书人身份的话;或是做了不符合读书人身份的事情。因为在古代,读书人都是身份比较高的人,也代表着社会尊重读书。

近日山西某地,五一期间,让女生穿着学士服做促销,引起了广泛争议。

有人觉得只不过是商家在博眼球,可我觉得不以为然,不能等闲视之。

让女生穿学士服促销,“读书无用”从“有辱斯文”开始

因为它极大的破坏了高等教育毕业典礼文化的仪式感,在潜意识里认为那不就是一个学士服么,看,随便都可以穿,谁都可以穿。

所以读书无用,从“有辱斯文”开始,而有辱斯文首先从亵渎学生重要时刻的仪式感开始。

而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

让女生穿学士服促销,“读书无用”从“有辱斯文”开始

为什么要重视培养孩子的仪式感?

有个高赞答案是这样回答的:仪式感为每一个普通的日子和动作,标定它背后的精神内涵。

仪式感对我们而言,庄重而有意义,它足以让平凡的日子也可以散发出光芒。

人为什么要培养仪式感?

美剧《绝望主妇》里有这样一段话,解释得非常精辟:

生活中无论身心多么疲惫,我们都必须保持浪漫的感觉,形式主义虽然不怎么棒,但总比懒得走过场要好得多。

让女生穿学士服促销,“读书无用”从“有辱斯文”开始

如果家庭没有仪式感,孩子就不会有幸福感。

很多人在回忆自己童年和亲人的时候,总是有固定的形式和特定的场景,比如每年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饺子,穿新衣服,然后给大人拜年,发压岁钱,这些仪式感呈现了很多人美好童年的回忆。

现在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了,饺子可以随时吃,平时也能看到很多娱乐节目,穿到很多新衣服,然而年味儿却越来越淡薄,过年缺乏庄重独有的仪式感,这才是最主要原因。

每一个仪式感需求的背后,都藏着一份爱的表达。生活很多时刻平淡无趣,但正是有了仪式感,才让人生更精彩,更值得,更有希望。

让女生穿学士服促销,“读书无用”从“有辱斯文”开始

生活中如何培养孩子的仪式感?

1、参加孩子每个成长的重要时刻,特别是毕业典礼。

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受到重视,非常自信。大学毕业典礼,穿上学士服,这是对自己多年努力的表彰和认可,受表彰的内心油然产生一种自豪感,这是整个社会对知识的重视,引导示范更多人重视科学重视学习读书。

所以当女生穿上学士服去促销,是对学士服这种仪式的亵渎,也是对教育读书的不尊重,真是有辱斯文。

2、为家庭生活增加一些仪式感

比如每天早上起床和孩子说声早上好,睡觉之前说声晚安,讲个故事,当孩子取得进步时,要庆祝鼓励一下,记住每一个对他们有重要意义的时刻,这会有效提高每个人的幸福感。

让女生穿学士服促销,“读书无用”从“有辱斯文”开始

3、每个好的习惯都是一个好的仪式感。

好习惯,好未来,一个孩子的美好童年就是有很多好的习惯,好的仪式感组成,这是每个父母应该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4、仪式也是礼仪的一部分。

现代社会人离不开社交,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了解对方的信仰,尊重对方的习惯,才会赢得对方的尊重,交到更多朋友。

所以尊重知识,重视仪式感,人生更幸福,生活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