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女生穿學士服促銷,“讀書無用”從“有辱斯文”開始

斯文:古指讀書人。有辱斯文就是說了不符合讀書人身份的話;或是做了不符合讀書人身份的事情。因為在古代,讀書人都是身份比較高的人,也代表著社會尊重讀書。

近日山西某地,五一期間,讓女生穿著學士服做促銷,引起了廣泛爭議。

有人覺得只不過是商家在博眼球,可我覺得不以為然,不能等閒視之。

讓女生穿學士服促銷,“讀書無用”從“有辱斯文”開始

因為它極大的破壞了高等教育畢業典禮文化的儀式感,在潛意識裡認為那不就是一個學士服麼,看,隨便都可以穿,誰都可以穿。

所以讀書無用,從“有辱斯文”開始,而有辱斯文首先從褻瀆學生重要時刻的儀式感開始。

而儀式感是人們表達內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

讓女生穿學士服促銷,“讀書無用”從“有辱斯文”開始

為什麼要重視培養孩子的儀式感?

有個高贊答案是這樣回答的:儀式感為每一個普通的日子和動作,標定它背後的精神內涵。

儀式感對我們而言,莊重而有意義,它足以讓平凡的日子也可以散發出光芒。

人為什麼要培養儀式感?

美劇《絕望主婦》裡有這樣一段話,解釋得非常精闢:

生活中無論身心多麼疲憊,我們都必須保持浪漫的感覺,形式主義雖然不怎麼棒,但總比懶得走過場要好得多。

讓女生穿學士服促銷,“讀書無用”從“有辱斯文”開始

如果家庭沒有儀式感,孩子就不會有幸福感。

很多人在回憶自己童年和親人的時候,總是有固定的形式和特定的場景,比如每年過年的時候,一家人圍在一起吃餃子,穿新衣服,然後給大人拜年,發壓歲錢,這些儀式感呈現了很多人美好童年的回憶。

現在我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了,餃子可以隨時吃,平時也能看到很多娛樂節目,穿到很多新衣服,然而年味兒卻越來越淡薄,過年缺乏莊重獨有的儀式感,這才是最主要原因。

每一個儀式感需求的背後,都藏著一份愛的表達。生活很多時刻平淡無趣,但正是有了儀式感,才讓人生更精彩,更值得,更有希望。

讓女生穿學士服促銷,“讀書無用”從“有辱斯文”開始

生活中如何培養孩子的儀式感?

1、參加孩子每個成長的重要時刻,特別是畢業典禮。

這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受到重視,非常自信。大學畢業典禮,穿上學士服,這是對自己多年努力的表彰和認可,受表彰的內心油然產生一種自豪感,這是整個社會對知識的重視,引導示範更多人重視科學重視學習讀書。

所以當女生穿上學士服去促銷,是對學士服這種儀式的褻瀆,也是對教育讀書的不尊重,真是有辱斯文。

2、為家庭生活增加一些儀式感

比如每天早上起床和孩子說聲早上好,睡覺之前說聲晚安,講個故事,當孩子取得進步時,要慶祝鼓勵一下,記住每一個對他們有重要意義的時刻,這會有效提高每個人的幸福感。

讓女生穿學士服促銷,“讀書無用”從“有辱斯文”開始

3、每個好的習慣都是一個好的儀式感。

好習慣,好未來,一個孩子的美好童年就是有很多好的習慣,好的儀式感組成,這是每個父母應該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

4、儀式也是禮儀的一部分。

現代社會人離不開社交,在和別人交往的過程中,瞭解對方的信仰,尊重對方的習慣,才會贏得對方的尊重,交到更多朋友。

所以尊重知識,重視儀式感,人生更幸福,生活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