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釘未來組織進化圖譜:像阿凡達一樣的生命智能協同體

未來組織是什麼樣子的?

可能是嘀嗒出行這樣的創業團隊,人數不多、快速敏捷;

可能是東方希望這樣的製造業巨擘,年產值突破千億元、近3萬名員工;

可能是復星集團這樣的跨國企業,200多家公司、7萬多名員工;

可能是雲尚製片的一個劇組,臨時組建,幾百到數千人不等;

可能是洛可可的洛釘釘平臺,4萬多名設計師實現網絡協同;

可能是混沌大學這樣沒有圍牆的互聯網創新大學,數十萬名學員遍佈各地……

無論是創新企業還是傳統企業,無論是人員精幹的創業團隊還是上百萬人的協同組織,它們有一個共同點,都是數字化時代的領軍者。而這一切,與阿里巴巴的釘釘密不可分。

8月27日,釘釘在杭州舉辦未來組織大會披露最新數據,至2019年6月30日,釘釘用戶數突破兩億,企業組織數突破1000萬家,全球最大規模的數字化轉型正在中國上演。

公司無疑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發明,從第一家公司誕生至今,已有400餘年歷史。這種重要的組織形式為人類的商業文明、科技進步做出了突出貢獻。

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數字化時代來臨,類似公司這樣的組織形式面臨著重新解構。未來的商業組織形式未必一定是公司,或者說公司也將順應數字化潮流,重新構建出符合時代意義的組織形式和管理方式。

釘釘未來組織進化圖譜:像阿凡達一樣的生命智能協同體

復星集團全球合夥人、首席信息官梁劍峰分享。

譬如復星集團,7萬多名員工實時在線,生態體系遍佈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樣一個龐大的體系,在釘釘上打破了組織的邊界,不再讓部門的分割造成企業業務的分塊和管理的割裂,從而實現了非常扁平的管理體系。

復星集團全球合夥人、首席信息官梁劍峰說,“我們強調的是‘每個員工都屬於企業和組織,而不是屬於你的上級’,所以如果需要的話,每一個員工都可以直接找到我們每一個管理層甚至包括我們郭總(郭廣昌)來進行溝通和項目推進,只需要在溝通中保持和中間管理人員的信息同步和透明即可。”

郭廣昌曾說他有一半時間都在用釘釘,他的工作離不開釘釘。“我們有很多釘釘工作群,任何時候任何人有個想法,想發起討論溝通的話,都可以隨時把我拉進群。”

梁劍峰眼中,數字化的復星已經不是一個公司,而是“永不畢業的大學”,每個人都能在這裡得到成長。

“有釘釘的支持,不斷推動我們組織、員工、客戶、產品和服務的不斷線上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我們組織總有一天會實現我們當初預期的目標那樣,成為一個‘去中心化的智慧生命體’,那時候每個員工都是我們的企業家,整個組織不再依賴於一到兩個管理者,而是自發地進行組織和進化。”梁劍峰說。

釘釘未來組織進化圖譜:像阿凡達一樣的生命智能協同體

雲尚製片董事長、靈河文化創始人白一驄分享。


雲尚製片董事長、靈河文化創始人白一驄則從另外一個角度解讀了未來組織的進化方向。影視製作行業相對特殊,幾百人甚至幾千人在短暫的幾個月裡臨時湊到一起來完成製作工作,對於這樣的工作屬性來說,協同和溝通效率尤為重要,但協調也始終是極其困難的。

“劇組有著濃郁的江湖氣息,以爺、哥、姐為通用稱呼,一般一個部門的員工,大多是這個部門的哥或姐帶來的。”白一驄說,在以往,劇組信息的上行下達,就是靠喊和吼。更為關鍵的是,這樣的劇組經常涉及到數以億計的預算。這樣臨時搭建的組織,人財物事的管理交織在一起,常常會讓人崩潰。

基於釘釘的雲尚製片,把幾乎不可能改變的行業問題,給出了近乎完美的解決方案,讓劇組這種任務目標型臨時組織實現了數字化管理。白一驄認為這是所有劇組團隊的福利,“這讓我們浪費的時間有機會追回,讓我們消耗的熱情能再度凝聚。”

釘釘未來組織進化圖譜:像阿凡達一樣的生命智能協同體

東方希望首席信息官黃興勝分享。

有一種企業發展的宿命論認為,傳統企業向數字化轉型更為艱難。東方希望打破了這種宿命論。東方希望首席信息官黃興勝說,“任何軟件都是管理思想的體現。如果你自己的企業都沒有自己的管理思想和核心價值,僅想依靠軟件去解決管理問題,實現企業目標,那多半是白花錢。”

黃興勝舉了一個真實的例子,“我們的同行,某大型製造業花了9000萬購買某知名公司的軟件系統和配套的傳感器、儀器儀表,據瞭解並未完全達成期初設計的目標,而我們基於釘釘開發,只花了不到90萬就達成了設計的管理目標。”

三年時間,東方希望實現了80%以上業務線上化,在釘釘平臺的移動應用已經突破45個,每個業務板塊基本實現閉環移動管理。藉助釘釘平臺,實現了組織扁平化,從原來7級管理簡化為不超過4級管理體系。

“好的東西不一定那麼貴。普惠時代,降本增效,打破數字化建設成本畸高的成見,讓每個企業都會用、用得起,這不僅是趨勢和使命,也是我們觸手可及的事實。”黃興勝說,釘釘不只是阿里的釘釘,也不只是東方希望的釘釘,是大家的釘釘。釘釘給人無限想象的空間,未來的釘釘是一個生態的協同,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實現萬人萬物萬企的大協同。

釘釘未來組織進化圖譜:像阿凡達一樣的生命智能協同體

洛可可創新設計集團總裁李毅超分享。

洛可可這樣的創新設計集團,最看重的是激發創造力,實現敏捷創新。洛可可與釘釘合作打造的“洛釘釘”,實現了4萬餘名註冊設計師的組織在線化。洛可可創新設計集團總裁李毅超說,“數字化轉型的根本是管理思想的變革:別人把釘釘當工具,我們把釘釘當器官。大家在一個平臺上溝通,專注於協同、專注於信息的共享,讓組織變得更簡單、高效、透明,從而實現組織的敏捷創新,讓每個人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都爆發出來。”

釘釘未來組織進化圖譜:像阿凡達一樣的生命智能協同體

嘀嗒出行聯合創始人、產品副總裁朱敏分享。

嘀嗒出行聯合創始人、產品副總裁朱敏曾經因為誤解堅決反對用釘釘。但在用上之後他愛不釋手,成了重度用戶。由此引發了他管理理念的改變,他開始反思組織的核心任務到底是什麼?

“組織的核心任務是創造用戶價值,用戶第一,諸神退位。組織沒價值,對員工又有什麼意義呢?當你從用戶價值來思考這個問題,釘釘被某些人誤解的‘已讀未讀’、‘DING功能’就不是什麼壓力,而是組織面對市場壓力的自我革命。”朱敏說。

釘釘未來組織進化圖譜:像阿凡達一樣的生命智能協同體

芬尼科技創始人、混沌大學廣州分社社長宗毅分享。

混沌大學,沒有圍牆的互聯網創新大學,已經凸顯未來組織的氣質。芬尼科技創始人、混沌大學廣州分社社長宗毅在釘釘上搭建了3500多名學員的組織,沒有圍牆的大學也沒有了地理時空的間隔,或者說是另一種意義的“永不畢業的大學”,這所大學基於釘釘的組織形態呈現出未來組織蓬勃生命力。

釘釘未來組織進化圖譜:像阿凡達一樣的生命智能協同體

釘釘CEO無招說,釘釘讓組織成為一個有機的生命體,智能協同時代到來。


未來組織是什麼樣子的?此次釘釘未來組織大會展示的這些優秀企業組織已經給出了答案。誠如釘釘CEO無招所言,就像電影《阿凡達》中的納美人,只需將自己辮子上的觸角和其他萬物生靈連接,就可以互相感應和溝通,無論是動物還是樹木。這就形成了一個互相連接協同的生態系統,整個生態系統就是一個有機的生命體。釘釘也讓組織成了一個有機的生命體,提供了一個生態“協同場”,所有的人與人、人與物、人與事,各種流程都能夠在這個“協同場”裡很好地協同,自適應、自進化,成為一個有生命的智能協同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