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邊淳一丨《失樂園》:逾越道德後的瞬麗,就是毀滅


渡邊淳一丨《失樂園》:逾越道德後的瞬麗,就是毀滅

從《泡與沫》到《失樂園》,渡邊淳一除了對劇情的敘述和性愛的描寫十分出彩之後,最讓我喜歡的就是裡面對日本風景和美食的描寫,宜人的天氣、靚麗的風景、精緻的食材和浪漫的旅程,儘讓人心生嚮往。

但最讓我不理解的一點就是,為什麼兩本不一樣的書籍,敘述的都是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和一個將近四旬的中年婦女雙雙婚內出軌的愛情故事,一個個不符合當事人年齡階段的細節描寫,讓人看著相當的彆扭和尷尬。

基本一樣的角色塑造,基本一樣的情節故事,就連結局也是一樣——通過殉情的極端方式,去展現彼此對雙方最真摯的愛情。作者,是想表達對真摯但悲愴的忘年戀的歌頌,還是對因厭倦而逾越道德底線的愛情的批判?

我不能單方面地去揣摩或者否定作者的真實用意,這是錯誤的。

因此,個人愚見,兩者都有吧,瞬麗的邂逅過程是前者,而死亡的結局,則是後者。

其次,我覺得還有一方面的用意是,

作者應該想通過兩個不同角色的塑造,去表達當時所處社會這兩類生活狀態的人的一種社會現狀。

第一類,形似男主角類的群體,年齡和事業上早已進入“晚年”,有一定的剩餘積蓄和空閒時間,卻早已和糟糠之妻失去情感上的共鳴,在毫無激情的歲月中,突然遇到一個能夠點燃早已熄滅的慾望之火的女人,最終掙脫道德倫理的枷鎖,甘願走向毀滅。

第二類,形似女主角類的群體,年齡和事業開始步入上升期,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一個能力優秀的配偶,卻沒有一段幸福的家庭婚姻生活,在得到不到愛的呵護的時候,突然遇到一個能夠全方位給予身心上的慰藉的男人,最終跨越道德的界限,甘願墮入深淵。

這種逾越道德底線去追求愛情的兩類社會群體,應該是當時作者所處的社會環境下一個縮影。作者對這種現狀的看法,應該是既褒也貶。浪漫的細節過程是褒,死亡的結局即是貶。

若問對與錯,其實無對錯。

因為,他們都享受了過程,也承受了後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