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時已過,志願軍第3兵團副司令員王近山,還在與兵團參謀長王蘊瑞一起修改檢討報告,他準備天亮了之後,就發給志願軍總部這份檢討報告,他還要帶著這份檢討,到北京向毛主席請罪。
這份報告,可以說是淚光點點。以往,王近山都是挑燈夜戰寫勝利捷報,唯獨這次,他必須親自操刀來寫這一份檢討報告了。對於180師的失利,3兵團必須給上上下下一個交代。
第五次戰役結束後,彭德懷在志願軍總部召開會議,志願軍各兵團、各軍主要領導參加,彭德懷在會議室門口迎接前來參會的各單位主要指揮員,他看到3兵團前來開會的是兵團政治部主任劉有光,便問,王近山怎麼沒來?劉有光回答說,180師出了事,他沒敢來見你。
會後,陳賡來到3兵團王近山處,他看見王近山正在專心致志地寫報告,就開玩笑說,這麼大熱的天,你給誰寫情書呢?王近山一看是陳賡,大呼道:“司令員同志,都這個時候了,你還拿我開玩笑!”陳賡知道他在寫檢討,說:“180師出了事兒,你就虎將變老鼠了,連彭老總都不敢去見?”
“我哪有臉面對彭總呢?他肯定……”王近山犯起愁來。陳賡給他出主意:“你怕見彭老總,可以到北京直接找毛主席請罪,同時把檢討交給彭總嘛。”聽了陳賡的建議,王近山一下子高興起來,對陳賡說:“還是老領導辦法多!”
讀到此處,大家是不是覺得有些納悶,甚至還會問:你陳賡是志願軍第3兵團司令員兼政委,180師出了這麼大的事兒,你不去請罪,卻把副司令員推在最前面,是不是有失厚道?其實,無論是曾經在陳賡身邊工作過的人,還是作為後輩的我們,都知道陳賡絕不是那種爭功諉過的人,這其中必定有什麼緣故。
王近山曾經對陳賡說過這樣一句話:“你是旁觀者,你看我們兵團,你不在,我的指揮上到底是個什麼問題?”這是王近山總結180師戰鬥失利時,對陳賡說過的一句話。在王近山眼裡,陳賡雖然是3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但始終是個旁觀者。
沒錯,陳賡確實是個旁觀者,對於這一點有很多佐證可以證明。
組建第3兵團入朝參戰後,偉人與周總理在豐澤園有過一次深入的探討,那是1951年4月初的事。周總理對偉人說:“3月上旬,我去天津看3兵團領導王近山他們……”請注意,在這一句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出,3月中旬,實際上主持3兵團工作的已經是王近山副司令員了。
1951年4月6日,第五次戰役前,志願軍召開作戰會議,3兵團前來參加會議並受領任務的也是王近山副司令員和杜義德副政委。會上,王近山拍著胸脯向彭德懷保證,3兵團13日前保證集結完。王近山曾一度為自己拍著胸脯保證而耿耿於懷,在回3兵團指揮所的路上,他問副政委杜義德,他在會議上的保證,會不會出讓人覺得他王近山又發瘋了。
據陳賡之子陳知建回憶,1951年3月,陳賡將家人安置到北京西城區靈境衚衕42號後,準備開赴抗美援朝前線,突然腿傷復發,不得不住進醫院治療。陳賡腿傷舊傷共復發過2次,這一次是時間最長的一次,大概有4個多月的時間,其間,有一些蘇聯醫療專家為陳賡療傷。
直到當年8月17日,腿傷稍微好了點的陳賡才開始動身入朝,艱難跋涉5天后,也就是8月22日,他才抵達3兵團司令部駐地大水洞。
此時,距離180師出事已經過去大約2個多月的時間,正處於3兵團總結經驗教訓的階段,陳賡帶病參加了3兵團的總結。
為了徹底弄清楚180師失利的原因,他到部隊調研瞭解當時的情況,他還召集各軍主要領導座談,聆聽他們對180師失利的具體看法。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雖然陳賡是志願軍第3兵團的司令員兼政委,但在180師這件事情上,確實沒有什麼可以質疑的。
如果真的要質疑,只能怪他腿傷復發不是時候。若是他腿傷不復發,帶領部隊入朝作戰,可能會是另外一個結局。
只不過,戰爭沒有如果。以我拙見,180師的失利,上上下下的指揮問題是一個因素,180師主要指揮員臨機處置不當是一個因素,除卻這些因素,還有一些細節也值得我們關注。
比如,上級指揮員對下屬部隊不熟悉的問題。志願軍第3兵團為什麼叫第3兵團?是鑑於12軍、15軍、60軍來源於3個不同的兵團,所以稱之為3兵團。
志願軍第3兵團領導指揮機關的班底,源於二野第4兵團,大部分參謀人員都是陳賡從昆明抽調過來的。王近山副司令員、杜義德副政委源於2野3兵團,參謀長王蘊瑞從南京來,政治部主任劉有光來自第4兵團,而60軍則來自18兵團。
當然,這不能算很大的問題,但也是一個不能忽略的問題。志願軍第3兵團的組成,是志願軍6個兵團裡最特別的一個,其他志願軍兵團都是直接由現有的兵團整建制改編而來的,唯獨3兵團是臨時組建的。從兵團指揮機關組建,到指揮部隊投入戰鬥,才一個多月時間。
第3兵團60軍也是匆匆調整的部隊。下屬3個師中,181師原隸屬於61軍,軍長韋傑是戰前由61軍調任60軍軍長的。在這種情況下,實際上就形成了兵團和軍對所屬部隊不熟悉的問題。
還有這樣一個細節,就是60軍兵員組成的問題,起義人員和“娃娃兵”佔了很大一部分。179師、180師補充的起義人員佔到總兵力的一半,181師雖然沒有補入起義人員,但是新兵佔到了70%以上。
戰場上除了機遇,剩下的所有問題都不能一蹴而就,都是一個個細節問題累積起來,由量變轉換成質變的。
其實,在180師參加第五次戰役前,師長鄭其貴心裡就有一個結。韋傑帶領一批師、團指揮員到南京軍事學院短期集中學習,179師去的是師長吳仕宏、181師去的是師長王誠漢,唯獨180師去的是副師長段龍章。
學習歸來,韋傑又帶著各師、團軍事主官到第一批入朝部隊實習,這次其它2個師去的還是師長,180師去的還是副師長段龍章。鄭其貴心裡很不是滋味,他曾經想找180師老師長、現任60軍參謀長鄧仕俊幫忙向軍裡反映一下,把自己調換一個位置。可轉念一想,此時提出這麼調換位置,豈不是臨陣脫逃?於是,鄭其貴立馬打消了這個念頭。
其實,我一直對此很疑惑,60軍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安排?答案無從知曉。第五次戰役180師出事後,一直處於休整整頓狀態,直至1952年9月8日,隨60軍整建制劃歸志願軍第20兵團指揮,隨後180師戰場雪恥,打了翻身仗。
在文章結尾之時,再回答網友比較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許世友擔任志願軍第3兵團司令員與180師是否有關聯?
以我愚見,這其中的關聯並不大,甚至可以肯定地說沒有。1953年4月18日,許世友出任志願軍第3兵團司令員,那時180師隨60軍劃歸志願軍第20兵團指揮已經7月有餘,而且在戰鬥中取得了不少成績。
另外,許世友擔任志願軍第3兵團司令員,只是志願軍幹部輪換計劃的一部分,此次被替換的,不僅有志願軍第3兵團的領導,還有志願軍第20兵團的領導。如果硬要把一個正常的幹部輪換計劃與180師關聯起來,實在有些牽強。
閱讀更多 兵說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