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人都害怕建盞有化工料?真的有毒嗎?看完這三點給你答案

兩宋時期文風鼎盛,茶文化得到空前發展,人們崇尚點茶、鬥茶,一時間風靡全國,上至皇室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皆喜茶。茶文化的興盛帶動了茶具的繁榮,建盞以其極簡的器型、獨特的釉色在眾多茶具中脫穎而出,成為宋朝最受歡迎的茶具,且一度為皇家御用瓷器。

為什麼人人都害怕建盞有化工料?真的有毒嗎?看完這三點給你答案

建盞可謂是興在宋,敗也在宋。隨著南宋的覆滅,建盞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之後的數百年裡建盞一直處於斷燒階段,直至上世紀的八十年代才得以復燒,建盞才又一次以華麗的身影出現在人們視線中,作為國禮贈送外國來賓,拍賣會上以超高的價格成交,建盞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人們常說:人紅是非多。建盞也不例外,有關建盞有毒的言論近幾年也是層出不窮,人們為什麼都害怕化工料,建盞魅力的斑紋真的有毒嗎?

為什麼人人都害怕建盞有化工料?真的有毒嗎?看完這三點給你答案

為什麼人們都害怕化工料,原因十分明確,化工料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尤其是重金屬超標,那麼建盞是否存在重金屬超標的情況呢?建盞真的有毒嗎?

為什麼人人都害怕建盞有化工料?真的有毒嗎?看完這三點給你答案

想要知道建盞是否重金屬超標,需先了解何為重金屬?密度大4.5g每立方厘米的金屬被稱之為重金屬。從這個角度來說,金、銀、鐵、鉛等都屬於重金屬,金屬元素中大部分都屬於重金屬。除此之外,重金屬還有一種定義,指比重大於4且工業中常用的、對於生物體有毒的金屬元素,常見的有汞、銅、鉻等,例如鉛會影響兒童智力發育,甚至於造成痴呆或者腦死亡,因對生物體有害,故人們談到化工料就十分畏懼。但重金屬的屬性都是不溶於水且耐高溫,那麼可想而知,一百度的沸水並不會將重金屬析出,更不可能被喝進肚子。

為什麼人人都害怕建盞有化工料?真的有毒嗎?看完這三點給你答案

要判斷建盞魅力斑紋的背後是否有毒,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看,泥料的選擇、釉料配方、燒製工藝。

1、 泥料的選擇

瞭解建盞的人都知道:無鐵胎,不建盞。建盞與其他瓷器最大的不同在於建盞的含鐵量較高。

建盞燒製難度較大,窯內溫度需要達到1300度以上才可以燒製出精美的釉面斑紋,因此在泥料的選擇方面十分苛刻,常見的泥料經過高溫燒製易變形、起泡,只有水吉鎮當地的紅棕土最為適宜,所有建窯燒製出的茶盞才最為精美。

為什麼人人都害怕建盞有化工料?真的有毒嗎?看完這三點給你答案

泥料選擇好之後還要經過多種複製的程序才能變為成品建盞,要對泥料進行淘洗過濾,將多餘的雜質篩選除去,進而得到最純真的泥料,揉泥、拉坯、修坯等,每一個步驟都至關重要,稍有失誤就有可能前功盡棄,可見每一個成品建盞都是珍品。

為什麼人人都害怕建盞有化工料?真的有毒嗎?看完這三點給你答案

2、 釉料配方

建盞釉料主要成分是釉基、髮色劑、助溶劑。其中釉基的主要成分為石英,此外還有少量粘土,對後期能否形成釉面斑紋發揮了關鍵性作用。髮色劑,顧名思義就是釉料中的著色劑,能夠影響建盞的色澤,主要成分為氧化鐵。助溶劑為草木灰,也就是木材燒過之後的灰,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傷害。可見建盞的釉料均取自大自然,無任何化學添加。

為什麼人人都害怕建盞有化工料?真的有毒嗎?看完這三點給你答案

3、 燒製工藝

建盞屬於典型的高溫瓷,需要在1300度以上的高溫窯內燒製,只有在此高溫環境中才能使得釉料上的鐵離子析出,從而在盞面形成美妙的斑紋,釉面也更加穩定。窯內溫度的把控對於很多匠人而言是一個挑戰,溫度較低則難以形成斑紋,溫度較高則斑紋融合成一片。高溫燒製過後的建盞耐熱且不畏懼酸鹼,是飲茶神器,即健康還美觀。

為什麼人人都害怕建盞有化工料?真的有毒嗎?看完這三點給你答案

建盞色澤厚重,器型端莊,大巧若拙,大雅若俗,將變幻莫測的斑紋隱藏在厚重的黑釉之下,初見建盞平淡無奇,再見建盞是深不可測,是火與土結合的藝術品。

為什麼人人都害怕建盞有化工料?真的有毒嗎?看完這三點給你答案


化工料對人體有害,因此人們談起色變實屬正常,但建盞真的無害,說建盞有"劇毒"簡直可笑之極。能夠做到出窯即出彩的建盞少之又少,只有做到天時地利人和才可以如此幸運,建盞是智慧的結晶,不是化工料的合成,盞友可放心入手,切記選擇正規渠道。


有關於建盞的任何問題,可以後臺私信筆者,筆者將會第一時間為你解答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