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司馬懿平定遼東;獻策對抗姜維、諸葛恪,聊一聊虞鬆這個人

寄沈仲居進三國志(劉過)

十年鉛槧鬢絲秋,獨抱成書四海遊。

三國諸人應夢裡,一番公案又從頭。

隨司馬懿平定遼東;獻策對抗姜維、諸葛恪,聊一聊虞松這個人

在三國時期有很多人物,由於沒有太詳實的史料,所以不太為人所知,是個歷史上的"小人物"。而三國時期又是一個動亂的時代,戰爭、政變此起彼伏。哪怕到了魏、蜀、吳三個政權相對固化的對峙階段,也沒有改變這種基調。在當時的人難免經歷一些大事件,並且在這些事情中留下雪泥鴻爪。下面小編要介紹一個人物——虞松。他是東漢名士邊讓的外孫,參與過司馬懿平遼東;諸葛恪伐新城、姜維伐南安等事件,還有推薦鍾會給司馬師的說法。總而言之,從分散在各處的史料來看,虞松的經歷還是比較豐富的。

隨司馬懿平定遼東;獻策對抗姜維、諸葛恪,聊一聊虞松這個人

虞松其人

雖然在《三國志》中無傳,但是在裴松之為《三國志·魏書·鍾會傳》作注的內容中,還是有虞松的一個小傳。虞松字叔茂,是兗州陳留人。他的外祖父比較有名,就是東漢末年的兗州名士邊讓。邊讓在《後漢書》中倒是有傳記,不過他在後世出名的原因,可能更多是在他與曹操之間的恩怨上。邊讓對曹操的態度非常不好,曹操一氣之下把他給殺了。然後曹操就付出了高昂的代價,由於邊防的名士的身份,讓曹操的舉動失去人心,最後在陳宮、張邈等人的背叛後,一度失去了兗州。

隨司馬懿平定遼東;獻策對抗姜維、諸葛恪,聊一聊虞松這個人

根據虞松小傳的記載,大概在景初二年(即公元238年)的時候,虞松是二十四歲,可以推算出虞松的生年大概是在建安十九年(即公元214年)。這個時候東漢已經接近尾聲,東漢滅亡、曹魏創立的時間是在建安二十五年(即公元220年),虞松才六、七歲,在東漢時期並沒有什麼作為。

隨司馬懿平定遼東;獻策對抗姜維、諸葛恪,聊一聊虞松這個人

根據《魏氏春秋》、《世語》、《北堂書鈔》以及虞松的小傳等資料記載,虞松的仕途大概是這樣的:先作為太尉掾;後遷中書侍郎、中書令;後出為太守;最後可能回到朝中作為太常。虞松有個兒子叫做虞濬,字顯弘,也在晉朝為官,做到廷尉。虞松其他的事情,就要在其他傳記中找到了。

隨司馬懿平定遼東;獻策對抗姜維、諸葛恪,聊一聊虞松這個人

軍事經歷

虞松的軍事經歷主要有兩件事,第一是跟隨司馬懿討伐遼東公孫淵。遼東公孫氏是三國時期的一個比較特殊的力量。從公孫度到公孫淵,一直都是向東漢或者曹魏臣服,卻保持著相當的獨立性。到公孫淵的時候,他在曹魏和東吳之間瘋狂搖擺,在曹魏景初元年(即公元237年)終於自稱為燕王,建立了燕國的政權,與鮮卑聯合對抗曹魏。於是在次年景初二年,司馬懿率軍討伐公孫淵,具體過程基本上沒有受到什麼有效的抵抗,就消滅了公孫淵。虞松是比較有文才的人,他隨軍出征,給司馬懿寫討伐公孫淵的檄文,勝利之後又作露布捷報。至於軍事上的表現沒有記載。消滅公孫淵後,虞松被司馬懿闢為掾屬,又成為中書侍郎。

隨司馬懿平定遼東;獻策對抗姜維、諸葛恪,聊一聊虞松這個人

另外一件是在曹魏熹平五年(即公元253年),東吳諸葛恪和蜀漢姜維聯合北伐。諸葛恪率領大軍圍攻合肥新城,姜維也終於擺脫了費禕的控制,率領大軍進攻南安或者隴西(不同的史料有衝突)。這個時候曹魏的真正掌權者其實是司馬師。虞松的外祖父被曹操所殺,想來對曹魏政權應該沒有什麼忠誠度。司馬氏掌權,虞松應該是支持的,他與傅嘏都是司馬師的重要謀士。在對姜維和諸葛恪的戰爭中,虞松也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隨司馬懿平定遼東;獻策對抗姜維、諸葛恪,聊一聊虞松這個人

諸葛恪率領二十萬大軍,圍攻合肥新城,其目的在於圍點打援;姜維懸軍進攻隴右,其運輸條件相對於淮南戰線來說非常艱難,很多都是在當地徵糧,虞松所謂"投食我麥,非深根之寇也。"之所以配合諸葛恪北伐,第一姜維確實是一個比較激進的主戰派;第二諸葛恪鬧得動靜非常大,吸引了曹魏的很多精力,這對蜀漢攻取隴右的戰略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機會。

隨司馬懿平定遼東;獻策對抗姜維、諸葛恪,聊一聊虞松這個人

所以虞松認為,應該令郭淮、陳泰等人率領關中全部兵力驅逐姜維,向姜維展示力量,證明曹魏並沒有因為諸葛恪的襲擊抽調關中的兵力,動搖姜維的進攻意志;在淮南地區先不去救援合肥新城,而是利用新城守將消磨諸葛恪的士氣。司馬師聽從虞松的建議,在與姜維和諸葛恪的戰爭中都取得了勝利。

隨司馬懿平定遼東;獻策對抗姜維、諸葛恪,聊一聊虞松這個人

政治貢獻

在曹魏甘露元年(即公元256年),虞松已經遷為中書令,屬於"久典機任"的位置。在《魏氏春秋》中記載了曹魏高貴鄉公曹髦與虞松等人的一些對話。曹髦是一個比較有骨氣的皇帝,他與司馬昭之間的矛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慢慢積累並且爆發的。曹髦不懂得也不願意收斂鋒芒。在甘露元年二月,曹髦與虞松、荀顗、崔贊、袁亮、鍾毓等人講述禮典,評定各帝王的高低優劣。曹髦最喜歡夏朝的少康,這是基於他自身所處的環境導致的。夏朝有一段失國的時間,后羿篡奪太康的位置,後來又被所殺。少康是太康的弟弟中康的孫子。他最終擊敗,完成復國的志向。曹髦在這些人面前表露追慕少康的意願,隱喻已經非常明顯。不過從現實情況來看,這僅為曹髦的一廂情願。

隨司馬懿平定遼東;獻策對抗姜維、諸葛恪,聊一聊虞松這個人

在《北堂書鈔》中記載,在西晉元康六年(即公元296年),虞松作為太常,由於皇帝往往不親自祭祀天地,導致制度荒廢。虞松考察修正舊時禮儀,做到"無不悉備"的程度。因為年代相差比較久遠,有人認為這裡的虞松是另外一個虞松,不過從年齡上來看,虞松活躍於元康年間還是有很大可能的。

隨司馬懿平定遼東;獻策對抗姜維、諸葛恪,聊一聊虞松這個人

另外根據《世語》的書法,鍾會也是通過虞松進入司馬師的視線中的。司馬師令虞松撰寫一封表,但是卻很不滿意。虞松思來想去不知道怎麼修改,鍾會在表上修改五個字,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司馬師因此得知鍾會,與鍾會接觸之後認為可堪大用。不過《世語》並非正史,按《三國志》中記載,鍾會是曹魏重臣鍾繇的後代;在五歲的時候,就得到蔣濟的"鍍金",被評價"非常人也";在曹魏正始年間,司馬懿與曹爽爭權的時候,鍾會就成為秘書郎、尚書郎、中書郎,他的仕途和名望實在不必通過虞松,也不必等到司馬師掌權的時候。所以這件事也受到了裴松之的質疑。總而言之,虞松作為司馬師的重要謀士,在"魏滅燕之戰"、"新城之戰"都有所表現,卻沒有個人傳記,也可以說是一件比較遺憾的事情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晉書》、《後漢書》、《三家注史記》、《北堂書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