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灣戰爭中,伊拉克軍隊損失15萬,為何美軍只死了27人?

幾米光陰_


美軍死亡人數的數據有錯,不止27人,應該是146人,這是死於戰鬥的士兵,還有非戰鬥死亡的人數138人,如果是受傷人數的話,美軍應該超過3400人(戰鬥負傷458人,非戰鬥負傷2900+),不過哪怕是算上聯軍,總犧牲人數也不過233人(戰鬥減員),跟伊拉克方面十幾萬人的傷亡情況相比,這種程度的戰損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了,所以,海灣戰爭在當時對全世界的震撼有多大,從這戰損比就可以窺探一二!(尤其是對PLA陸軍的影響,在這之前總以為自己是天下第一,平蘇鎮美都不在話下,後來嘛,大家懂的)

海灣戰爭是人類戰爭史上第一場現代化大規模戰爭,其現代化程度之高、戰術理念之前衛、投入武器之先進在當時絕對稱得上是前所未見的,這場完全不對稱的戰爭在聯軍和伊拉克軍隊之間打出了一個震驚世界的戰損比,出現這種實力差距的原因除了兩者之間存在很大的武器代差以外,聯軍的海陸空三軍聯合作戰體系在此次戰爭中的初露崢嶸也讓仍然擁有老舊戰術思想的伊拉克軍隊變得不堪一擊,說白了就是一支被各種高科技武器和前衛戰術理念武裝的軍隊對一支戰死思想可能還停留在二戰時期的軍隊的不對稱吊打!


在這場戰爭中,聯軍的空中打擊是主力,地面部隊進攻是輔助、各種遠程火力覆蓋是主要交戰手段,電子戰、信息戰等純粹的現代化打擊方式更是不可缺少的“硬殺傷”因素,而伊拉克方面則是把重頭壓在陸軍方面,仍然以為最終決戰的還是地面部隊,結果就是伊拉克的裝甲集群在面對聯軍的空中火力時沒有任何的還手之力?直接被屠殺一空,伊拉克的防空火力?在電子戰機和信息打擊手段下基本上是擺設,很多也被聯軍直接定點清除了,至於伊拉克的空軍則是完全飛都飛不起來,因為聯軍當時在其周邊國家部署了大量的防空導彈,伊拉克就這麼大點地飛機剛一出動人家導彈就來了,這種戰損伊拉克完全損失不起,所以,後期他們選擇保存空軍實力了!

因此,這也就是為什麼聯軍方面和伊拉克方面的戰損人數對比會出現這麼大的差距了,這是一場高科技的戰爭,是完全不同於之前任何的戰爭形式的,伊拉克軍隊的戰術思維都還沒有轉換過來,還停留在陸軍大兵團作戰上,對制空權可以說是沒有一點的相關理念(可能有,但是在武器代差那麼大的情況下,想要爭奪制空權也是白搭),結果就是在對方空中火力的打擊下,自己沒有任何的還手之力!


哨兵ZH


其實這裡還要說明下,美軍在海灣戰爭中戰死的27人,有一部分還是被自己人誤傷的。因此實際伊拉克和美國的死亡比達到驚人的10000比1。這從實際來看,簡直就是一場屠殺。很多人可能不理解,當時伊拉克號稱120萬大軍,還有14萬共和國衛隊,有5500輛先進坦克,6000多輛裝甲車,和幾百架飛機。其力量甚至超過很多大國,所以薩達姆才有底氣號稱世界第三強國。


而為何海灣戰爭,打成了美軍對伊拉克軍隊的屠殺呢?其實這很簡單,在海灣戰爭中,美軍已經完全憑藉信息化,精確的制導化武器,可以對目標遠程打擊,根本脫離了接觸戰鬥。也就是說,美軍不需要跟你在地面廝殺,因為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美軍只需要在軍艦,在戰機上發射導彈,就能夠精確的命中目標,打擊伊拉克的防空系統和獄警系統,使得薩達姆完全成了瞎子聾子,只能任人宰割。

而薩達姆當時軍隊雖然龐大,也剛剛打完兩伊戰爭,作戰經驗豐富。但是,整體的軍隊建設和武器裝備還是二戰時期的機械化軍隊,以及蘇聯的鋼鐵洪流,以坦克裝甲車組成重裝機械化部隊,硬碰硬的作戰。為此,薩達姆甚至建立了幾道防線,以戰壕,堡壘,坦克,裝甲車為基礎,而且戰前薩達姆信心滿滿,因為要衝破這三道防線,美國即使取勝也將遭受巨大損失。但是,戰爭開打後,出乎薩達姆意外的是,美軍根本不跟你接觸,直接飛機轟炸,導彈精確打擊,還對薩達姆發射的導彈進行攔截。


不光幾個小時內就摧毀了薩達姆的指揮系統,而且讓薩達姆幾百架戰機被摧毀。與此同時,在地面佈防的薩達姆幾十萬精銳部隊,直接成了美國導彈的打擊對象,使得這些坦克,戰車瞬間成為廢鐵。而軍隊完全失去還手能力,因為跟根本不知道導彈從哪裡發射的,因此美國無疑就是在屠殺了。

此戰,美國幾乎壓著薩達姆精銳的共和國衛隊在打,使得共和國衛隊5個師,幾乎成建制被消滅。最後的傷亡達到15萬人。而且薩達姆積累幾十年的軍事裝備幾乎損失殆盡,薩達姆軍隊元氣大傷。這也是到伊拉克戰爭時期。薩達姆軍隊如此不堪一擊的原因。所以,在軍事代差面前,戰爭就是屠殺,就像近代英國人幾千人就能攻佔幾千萬人口的大國一樣。

探究問題真相,揭秘背後故事,歡迎關注頭條號〔歷史真相背後〕,給您不一樣的精彩


歷史真相背後


當時我還在上大學,喜歡軍事的幾個人都在討論,根本不用到越南戰爭的程度,地面戰爭美國沒法打,拖上三個月,死上一萬人就撐不下去了!當時軍事史林有一篇英國軍事觀察家的文章聲稱薩達姆怎麼也撐不了一個月,必然失敗,我們都沒怎麼看,嘲笑英美誇大先進武器裝備作用,抗美援朝怎麼樣,伊拉克軍隊坦克數量在,怎麼也不至於一個月。結果,八天地面戰爭結束,大跌眼鏡,趕快把那篇文章掏出來仔細讀讀,原文記不住,主要的觀點給大家介紹一下:

文中也拿朝鮮戰爭對比,千萬不要拿伊拉克軍隊和中國人民志願軍對比,中國人民解放軍長期在劣勢裝備對抗先進裝備,有豐富的經驗,尤其是基層指揮官在通訊不暢的情況下都有獨立作戰的能力和經驗,中國兵法有一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是伊拉克軍隊無法比的,都是以忠誠為第一,機械執行命令,通訊一旦被切斷,機械待命只能被分割包圍,士氣低落,根本支撐不了多久。

而且朝鮮地形複雜,伊拉克都是沙漠平原,美軍直升機,機械化部隊可以長驅直入,分割包圍。

其它記不住了,英國人對軍事外交還是有很多理智分析判斷的


王海斌24834386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海灣戰爭是新時代的戰爭,體現了空軍和信息化作戰的重要性。

而伊拉克軍隊就實力來說其實並不弱,西方認為它大體相當於華約二流部隊的水平,而且規模很龐大。

伊拉克軍隊之所以如此慘敗,其實就是作戰理念的失敗。

總體來說,伊拉克軍隊和二戰期間沒有本質的區別。

作戰以陸軍為主,空軍和海軍都是掩護陸軍作戰。伊拉克雖有較為完善的防空網和一定實力的空軍,但根本目的仍然是掩護陸軍作戰。

所以,薩達姆不惜代價的建立了龐大的陸軍,購買了最先進的T72坦克BMP裝甲車和各種火炮,組建了包括5個精銳共和國衛隊裝甲部隊在內的勁旅。

1990年的伊拉克擁有一支阿拉伯國家中最強大的軍隊,總兵力包括95萬正規軍、48萬預備役部隊,裝備坦克5600輛、裝甲車7500輛、火炮3800門、作戰飛機770架。

這支部隊貌似強大,其實因作戰理念的問題早已過時。

在之前的兩伊戰爭中,明顯強於伊朗的伊拉克軍隊,因為空軍比伊朗還要差一些,始終不能控制制空權。結果戰爭演變為二戰那種單純的地面大戰,打了很多年,兩敗俱傷。

通過兩伊戰爭,美軍認為伊拉克軍隊外強中乾,容易對付。

此時伊拉克的空軍和防空部隊表面上是強大的。

伊拉克空軍有大約33架米格29、28架米格25、100架米格23、190架米格21與大約40架幻影F1可以投入空戰;位於伊拉克各地的254個地空導彈陣地一共擁有1000多部發射架,包括薩姆-2、3、8、9、13和“羅蘭特”、“霍克”等型號,以及薩姆-7、14、16便攜式發射裝置6788具。此外在伊軍中還有各種口徑的高炮近10000門和數萬挺高射機槍。戰鬥機、地空導彈和高炮構成了立體火網,基本覆蓋了所有空域。

遺憾的是,這套防空體系和美軍存在代差,實戰中三下五除二就被打垮。

在海灣戰爭中,美軍採用空軍和信息化的優勢,獲得了代差的勝利。

因為空軍和防空網被迅速摧毀,伊拉克強大的地面部隊陷入了單純的被動挨打中。

按照薩達姆的想法,美國空軍再強大,最多消耗伊拉克軍隊三分之一的實力。而伊拉克軍隊150萬,剩下的100萬也足以對付美軍的進攻。

薩達姆多次宣稱:我十分了解美國的技術優勢,特別是空中優勢。但空戰不能起決定作用,決定勝負最後得靠地面決戰。

結果呢?

伊軍在戰區有43個師,有4280輛坦克、2880輛裝甲車和3100門火炮,

空襲中,有38個師被重創或殲滅,3847輛坦克、1450輛裝甲輸送車、2917門火炮被擊毀或繳獲,107架飛機被擊落、擊毀或繳獲。

還沒和美軍地面部隊交戰,這43個師其實就已經失去了作戰能力,甚至可以說被基本殲滅了。

更可怕的是,這種單方面的捱打無法還手,重創了伊拉克軍隊的士氣。

在伊軍看來,這是毫無勝利可能的戰爭,強行去作戰等於送死。所以,很多情況下,伊軍一遭遇空襲就會丟下坦克、大炮等重武器,逃走或者就地投降。

海灣戰爭不但打醒了薩達姆,也打醒了我們。這場戰爭對於解放軍的衝擊極大。

在當年,我軍甚至還不如伊拉克軍隊先進,沒有伊軍的海陸空很多先進武器。

自從海灣戰爭以後,我軍開始大改革。


薩沙


大家想必都很奇怪,當年伊拉克戰爭,美軍僅僅傷亡27人就打敗了當時號稱世界軍事實力第五的伊拉克,而阿富汗戰爭美軍卻被貧窮的阿富汗拖入泥潭。



當年的伊拉克擁有大量購買而來的蘇式裝備,部隊規模也是中東最大的,就連當時的大多數軍事分析員(比如張召忠局座)都認為美軍會兵敗。可結果確實短短十幾天裡,伊拉克軍隊精銳就幾乎全部報銷。

軍事理念的差距,美軍首次展示什麼叫信息化戰爭

伊拉克當時的軍事思想還停留在二戰水平,也就是大坦克群、大集團軍作戰。但是美國一上來,完全按照另外一套方法打。衛星偵察,先用巡航導彈對付最具有威脅的目標,然後飛機跟上。伊拉克的坦克群在沒有飛機的保護下,簡直就是活靶子,末端制導炸彈,在GPS的導航下,一枚枚像長了眼睛一樣。

電子戰、網絡戰將伊拉克軍隊的調動信息全部破解,然後就交給巡航導彈斬首最有價值的目標,反輻射導彈擊毀所有雷達。然後空軍在進行攻擊,在信息化武器下,伊拉克潰不成軍。

薩達姆失去民心,民眾不支持,導致美軍地面部隊進展順利

而且當戰爭進行到地面時,不得民心的薩達姆沒有民眾支持。美軍所到之處居然全部是歡迎,沒有反抗,沒有游擊隊。而伊拉克的正規部隊則已經是土崩瓦解,而且將領也有大量薩達姆的反對者。所以薩達姆被推翻了,並且還判處絞刑。

但是戰後的伊拉克百姓,沒有得到想要的所謂民主,反而是貧窮與戰亂。方知道美帝的真面目,才開始組織一些武裝來反抗。


小司馬遷論史


1991年,經過多年恢復的美國發動了海灣戰爭,使用了多年軍事科技最新成果,打得一箇中等軍事強國找不著北,當時的我們沒有多少看懂這場戰爭,怎麼一轟一炸就算完事了,說得輕鬆,專家紛紛出書,至今猶在討論,眾口一詞打不贏,這不是我們討論這場戰爭的目的,如果還有討論意義的話。當年伊拉克可是擁兵95萬,坦克5600多輛,裝甲車7500輛,火炮4000多門,飛機770架,各型防空導彈上千部,各型高炮上萬門,應該說塊頭不算其小,可是經過42天的空襲,100個小時的戰鬥,這仗就算打完了,不得不無條件接受聯合國12項決議。美國很自風光得意,在輸掉了韓戰與越戰後,著實高興至極,戰爭前國內還有大規模反戰示威,也許對當年之事還心有作悸,打贏後“薩拉託加”號航母回國,受到萬眾空巷的歡迎,當年的痛早就忘了個精光。今天再說這場戰爭,我們也試著討論一下,從不當事後諸葛亮的角度,看看薩達姆能否打得贏,以為這樣才有意義。

▲敵人的強大是客觀現實。不得不說,美軍為首的多國部隊,做了精心準備,戰前即形成了甕中捉鱉之勢。美國一家的兵力就高達45萬,坦克1200輛,裝甲四2000輛,戰鬥機1300多架,直升機1500架,軍艦一百多艘,包括6個航母戰鬥群,9艘“洛杉磯”級核潛艇,以勢在必得之勢,要風風光光地贏得一場戰鬥,以樹立絕對的威權,重塑長期低靡的軍心士氣。僅這些數字,表面上就蠻嚇人的,精銳全出的背後,給這場戰爭的定義,是一場基本實現數字化了的信息化戰爭。雖然還未完成全部數字化通信,但聯合戰術信息分發系統已廣泛裝備到重要節點平臺,分為三類終端,預警機、航母和各軍種作戰指揮中心是一類,戰鬥機、艦艇是一類,再就是士兵攜帶的無人機裝備,戰場開始變得單向透明,再輔之以強大的武器系統,電磁干擾和壓制能力,伊拉克似乎在信息化戰場只有被動挨打的份。其實也不是絕對的,1999年南聯盟,充分吸取了海灣戰爭的教訓,打法就表現出相當的靈活性,雖說還是以失敗告終,但給敵人以空前的震懾。

▲回望科索沃。仍是西方控制戰場沒問題,不過,南人民軍通過隱真示假,保存了有生力量,這是北約遲遲不敢派出地面作戰力量的原因。還以空前的勇氣連連出擊,有效打擊敵地面有生力量,使北約方面陣亡高達2000多人,靈活使用手中兵器,擊落敵機多架,直升機7架,30架無人機,成功攔截200多枚巡航導彈,還創新戰法,第一次扯下了隱身戰機F-117的畫皮,打破了隱身戰機不可戰勝的神話。這與伊拉克在海灣戰爭的損失幾乎不可同日而語,同樣面對北約的強大,同樣使用的蘇制武器,結果迥然不同,使人不得不深思。如果海灣戰爭,伊拉克部隊能有這樣的表現,其戰爭的結果就會體面得多,原因正在於打法的不同,比如南聯盟製造的假目標,採用的廢金屬,而伊拉克則為木頭一類材質,敵機一偵察,就會全部暴露,等等,可以說,雖然簽署了停戰協議,損失巨大,但南聯盟並未屈服。

▲伊拉克就不一樣。戰前不能主動出擊,始終猶豫不定,帥無戰心,將無鬥志,士兵全無,待北約重兵集結,完成合圍,又以線式部防,聽著挺嚇人,由戰壕、坦克、裝甲車而組成三道防線,可以說完全誤判軍事鬥爭態勢,處處陷入被動。可以說,戰爭沒開始,就註定了失敗,有生力量被打得潰不成軍,主力裝備損失慘重,在此形勢下的所有談判,與屈膝投降沒有兩樣。本來在北約集結之際,存有大量機會,可以以其導彈炮彈給敵方以致命殺傷,可是一再收縮兵力,造成被動挨打。根本不知世界軍事形勢的改變,只以手中的機械裝備,欲在地面與敵血拼到底,完全不懂信息戰爭的概念,一接敵,雷達和通信系統,即被敵方強大的電磁力量壓制,軟殺傷後,就是反輻射導彈的硬摧毀,造成指揮失靈,通信中斷,全部武裝力量喪失了對敵鬥爭主動權,其慘痛的教訓,給世間留下了一部活教材。


魂舞大漠


海灣戰爭中,美軍肯定不只死了27人,至少死了上百人,光是被俘虜的美軍就肯定不只20多人。不過美軍總共死亡人數不過百人,伊拉克損失十幾萬,有很多原因: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後,並沒有馬上發動對沙特阿拉伯的攻擊,而是等了好幾個月,給了美軍和聯軍充分的時間準備。


美軍成功的欺騙了伊拉克。美軍做了大量假的戰鬥準備,包括假的通訊,讓伊拉克以為美軍先準備攻擊科威特。而且伊拉克上了當。

伊拉克雖然號稱世界第5大軍事國家,實際指的是軍隊數量,超過200萬,但多是新軍,並沒有實際作戰經驗。而且本身戰爭是侵略行為,不佔理,在遭遇強敵時,士氣大降,不會有多少人像在越戰時期為了保家衛國,不惜犧牲生命和敵人拼命的。而是在戰爭劣勢下,不久就都投降或逃跑了。


實際上陸地戰爭總共加起來連幾天的時間都沒有。基本上美軍空軍控制了制空權,美軍軍艦控制了制海權。而且伊拉克用的俄羅斯進口的導彈精確度低。


美軍作戰依靠武器的先進,快速作戰,但最怕陸地戰,消耗戰,最怕死人,一旦傷亡慘重就受不了媒體的指責,因此在戰略上基本都是制定的快速作戰,儘量最小化雙方的人員死亡。

伊拉克利用燃燒的油田冒的煙誤導美軍的飛機,包括進行一些襲擊,獲得了為數很少的幾個小型戰役的勝利,也俘虜了少量美軍。

藍色圖為聯軍,橘紅色圖為伊拉克軍隊

另外聯軍也損失了比美國多好幾倍的兵力。總共有40多個國家參戰,最上面圖片可以看出盟軍比伊拉克軍隊實力相差甚遠。聯軍總共有幾十架飛機被擊落,而美軍被擊落的飛機寥寥無幾。

這場戰爭可以說是美國最成功的戰爭,美國打仗最怕死人。本拉登就是在這場戰爭時,是一個崛起的遊擊組織頭目,從這場戰爭跟美國結怨,以至之後的911.包括後來的ISIS恐怖組織。這種持久性的,陸地戰,報復性的,不怕死的戰爭實際上是美國人最不願意面對的。


唐戟



軍事問題我很少去回答,但是海灣戰爭我當時全程關注,也觀看了中國軍事評論員xxx在央視作的美伊戰爭預測演判,我本人也用奇門遁甲對戰爭結果進程進行了預測。戰爭整個過程對我影響很大,今天我就提筆來回答這道問答題與網友交流一下。 當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也拋出了愛國思想鼓舞全國人民與美軍戰鬥,他的武器裝備大部分從蘇聯進口也很先進,軍隊也很強盛。我用奇門遁甲預測伊拉克在戰爭中必敗而且很快。卦盤上是個五數根據象、數、理原理,我參看中央電視臺xxx軍事評論員節目。他講伊拉克很強大,巴格達下面都是暗道,薩達姆很偉大厲害港戰也要打很長時間。所以我推測薩達姆政權能持續五個月吧,結果戰爭一開薩達姆便灰飛煙滅,戰爭僅持續幾十天薩政權就土崩瓦解。



現在來切入主題來切入主題:薩達姆為啥會敗?美軍為啥幾乎是零傷亡就打下了薩達姆?我分析有以下幾條:(1)美軍吸取了與中國在朝鮮人對人打仗大量傷亡的教訓!地面進攻前用壓倒一切的空中優勢把薩達姆軍事力量大量消滅才開始地面進攻。這是其傷亡極小的根本原因(2)美軍用檢聽電子干擾先進技朮使伊軍指揮系通失靈,指揮命令靠人跑送傳達耽誤戰機。(3)薩達姆是極權獨裁暴君,在他高壓恐怖下人民看似老實聽話,但心裡怒火湧動戰爭一起就背判他,不願為他賣命。有人說:“打伊拉克是薩達姆腐敗統治集團的,打美國是打全體美國人民的。”這話有道理!


山中道人


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以美國為首的多國聯盟在聯合國安理會的授權下,為恢復科威特的領土完整,而對伊拉克發動了局部戰爭。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伊拉克犧牲了10萬士兵和4萬到8萬名平名。(準確地說是第一次海灣戰爭)



在整個戰爭中,伊拉克之所以如此慘敗,和他的孤立無援,軍事實力有著非常大的關係。

1.伊拉克被世界孤立

大家都知道,海灣戰爭的爆發導火線是伊拉克在1990年8月2日1時(科威特時間),發動空軍、海軍、兩棲作戰部隊和特種作戰部隊,和伊拉克共和國衛隊的三個師越過科威特邊境,向科威特發起了突然進攻。在8月8日,伊拉克單方面宣佈科威特成為了伊拉克的第19個省。

伊拉克這一舉動,確確實實牽動了美國及其他許多國家的神經,主要是科威特是擁有非常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當然包括伊拉克本身,也是一個石油儲存大國。正好,伊拉克侵佔科威特,給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和大部分國家孤立伊拉克的藉口。由此,伊拉克不僅在軍事上被孤立,而且還在政治、經濟上被孤立。所以,當以美國為首的利益集團發動對伊拉克的戰爭時,沒有一個國家敢對伊拉克進行支援。(連當時極力扶持幫助伊拉克的蘇聯都不例外)



這也是伊拉克在戰爭中損失慘重的一個重要原因。

軍事實力的對比

首先說明一點,海灣戰爭的戰鬥地方是在伊拉克境內,所以對於以美國為首的聯軍本國安全,是沒有任何威脅的。所以,在這場戰爭中,以美國為首的聯軍是完全佔據主動的一方,想怎麼打就怎麼打。

1990年的伊拉克擁有一支阿拉伯國家中最強的軍隊,總兵力有95萬正規軍、48萬預備部隊,坦克5600輛、裝甲車7500輛、火炮3800門、作戰飛機770架,此外伊拉克還有65萬的準軍事部隊。作戰中,伊拉克還動員了800萬的所謂人民軍。在當時,伊拉克成為了世界第四軍事強國,所以薩達姆也很自信能夠打贏這場戰爭。

在還要戰爭中,美軍在海灣地區的總兵力達到43萬人,其中陸軍26萬人,海軍5萬人,空軍4萬人,海軍陸戰隊8萬人。主要武器裝備有:坦克1200輛,裝甲車2000輛,作戰飛機1300架,直升機1500架,軍艦100餘艘。聯合其他國家出兵的總兵力達50萬人。

其實對比一下伊拉克和美國的戰爭中的投入軍事實力相比較,聯軍似乎處於劣勢的。



但當時美軍已經掌握了世界上先進的軍事科技。在第一輪的打擊中,美軍由EF-111、EA-6B和EC-130H等電子戰飛機先開闢道路。這樣的目的是為了干擾伊拉克的雷達和電子設備,讓伊拉克無法清晰地辨別美國聯軍的具體情況,甚至致使伊拉克的探測雷達處於癱瘓狀態。擔負攻擊任務的F-117、F-111DAEAF、A-6、A-10、AV-8B、F-15E、B-52等飛機攻擊各個目標,F-14、F-15C、F-16和FAA18等飛機則擔負掩護任務。日出動量達2000至3000次。據美軍統計,至地面進攻開始,科威特戰區伊拉克軍隊54萬人中傷亡達25%以上,重裝備損失達30-45%。

在整個過程中,以美國聯軍的部隊,通過空襲把伊拉克的主要力量消滅了一大部分。這時以美國為首的聯軍才發動地面攻擊,此時的伊拉克已經沒有什麼主要的力量去進行阻擊。

其實,以美軍為首的整個聯軍,損失這麼小。第一,因為伊拉克被世界孤立。第二,因為聯軍的軍事實力遠遠強大於伊拉克。第三,美軍在戰爭發動前,制定了一個“沙漠風暴”計劃,有效地控制了軍隊在戰爭中的損失。

好了,這個只是個人的觀點,歡迎大家的批評和指正。


東浩洋說歷史


海灣戰爭是空中制勝的第一場戰爭,也是聯合作戰的理論首次發揮威力。

在空襲中被摧毀的伊拉克摩托化部隊。


在海灣戰爭中,空襲佔據了主要的地位,其中,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沙特、阿聯酋、科威特、阿曼等國共在沙特、巴林、卡特爾、阿曼、阿聯酋、土耳其和迪哥加西亞的空軍基地部署了1200多架作戰飛機,包括了F-117隱形戰鬥機、F-15E戰鬥轟炸機、F-15C/D戰鬥機、F-111戰鬥轟炸機、F-4C反雷達攻擊機、B-52C戰略轟炸機,另外還有法國的幻影-2000和英國的“旋風”等戰鬥機,電子戰飛機則包括了E-3D空中預警機、EF-111A電子干擾機、E-8A聯合監視與目標攻擊系統飛機、TR-19戰略偵察機、RF-4C戰術偵察機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信息化、電子戰機群。另外,還有3個航母戰鬥群,遊弋在地中海、紅海和阿拉伯海的海上陣地上。

多國部隊空軍飛過海灣戰場。


多國部隊空中力量與伊拉克空軍作戰飛機數量之比約為3比1,由於伊軍缺少電子戰飛機和空中預警指揮機等特種作戰飛機,更拉大了雙方空中力量戰鬥潛力的差距。因此,在雙方空中力量的總體對比上,多國部隊佔有絕對優勢。

1月17日凌晨2時40分(伊拉克當地時間),多國部隊發起了代號為“沙漠風暴”的大規模空襲行動。空襲開始之前90分鐘,美國海軍的軍艦就開始在海上向伊拉克境內的既定目標發射“戰斧”式巡航導彈,空襲開始前22分鐘,美國陸軍的9架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就在3架空軍MH-53J“鋪路微光”特種作戰直升機的引導下,用“地獄火”導彈摧毀了伊拉克境內的2座早期預警雷達站。空襲開始前9分鐘,F-117向伊拉克南部的一個防空截擊指揮中心發起了攻擊,投下了這次戰爭中的第一枚炸彈。攻擊直升機和F-117的攻擊在伊拉克雷達覆蓋區和指揮與控制網上打開了一個缺口,隨後,執行第一波次空襲任務的飛機在F-15、F-14和電子戰飛機的掩護下,奔向了早就預定好的攻擊目標。

投擲炸彈的美軍轟炸機。


空襲開始5分鐘後,巴格達及其附近的20個防空系統和領導機構就陷入了癱瘓。1個小時後,又有25個同類目標被摧毀。多國部隊空襲的戰術思想在於從一開始即全面癱瘓伊拉克的防空系統,擾亂或切斷伊軍指揮中心同各戰區和各部隊之間的通信聯絡,因此,整個空襲是高度密集、全面壓制和迅速準確的。

多國部隊的空襲削弱伊戰爭潛力,破壞其防空體系,奪取並保護制空權,為後續階段作戰創造有利的作戰環境,成為了戰爭史上具有教科書價值的驛站。


回答者簡介:張浩,亞太智庫研究員,《艦載武器》雜誌評論員,在《兵器》、《艦載武器》等多家軍事期刊發表《現代山地戰怎麼打》、《共和國炮艇小傳》、《奪灘奇兵》等文章30餘篇,在海軍作戰理論和海上作戰武器裝備等領域有獨特見解,著有《預警機、電子戰機》一書,獲得軍迷群體一致好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