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筆頂十萬軍,辛亥革命是靠他“吹”出來的

辛亥革命的勝利,是一件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事情,可以說,誰都沒想到,這次普通的起義,竟然成立壓死清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偌大的封建國家轟然倒塌,如此的徹底。儘管很多人都預料到了滿清和封建制度的滅亡,但卻沒有幾個人能夠解釋出為什麼會是辛亥革命做了會子手,手起刀落,咔嚓一聲,連磨了幾十年刀的孫中山都沒能預料到這樣的結果。

一支筆頂十萬軍,辛亥革命是靠他“吹”出來的

辛亥革命的成功,就如同一個蝴蝶效應一般,湖北獨立,進而引起了一連串的省份獨立,難道說以前這些省份沒有獨立的能力嗎?顯然不是的,那麼是什麼導致了各省都不再壓抑自己的力量,選擇徹底擺脫清政府的控制呢,辛亥革命的成功固然重要,但辛亥革命的作用只不過相當於一個火種,讓這一微弱的火種成為燎原大火的,則是那些瘋狂的報刊屆,尤其是號稱“一支筆頂十萬軍”的《大漢報》創辦兼主編人胡石庵,當時很多人都說,辛亥革命能夠取得成功,基本都是靠他吹出來的。

一支筆頂十萬軍,辛亥革命是靠他“吹”出來的

胡石唐(1880-19260原名人傑,又名金門,別號天石、懺憨室主,湖北天門人,出身於封建士大夫家庭。十七歲為諸生,十九歲到北京,從譚嗣同遊,戊戌變法失敗,逃回湖北,肆業於經心書院,以“行為弗善”被開除。1900至1906年這幾年, 他先是參加了唐才常領導的自立軍起義活動,失敗後,又參加了陳伯平等人謀刺鐵良的活動,和湖北革命團體日知會的活動,曾經兩次被捕入獄。出獄後開始辦報,主編過文學期刊《揚子江小說報》(1909年4月創刊於漢口),並積極為滬、漢兩地的中西、公論等報撰稿,發表過《新儒林外史》、《馬上女兒傳》、《蒲陽公夢》、《湘靈瑟》、《明珠血》等四十多部短中篇連載小說和其他散文作品,“於無形中提倡種族社會等思想,使人感悟”;,與李涵秋齊名,一度成為武漢地區知的報刊小說作家。

一支筆頂十萬軍,辛亥革命是靠他“吹”出來的

1910年,他獨貲創辦大成漢記印刷公司於漢口,承印《大江報》,支援文學社的革命宣傳活動,並秘密翻印 《猛回頭》、《瞥世鍾》等革命宣傳品。武昌起義後,他繼續從事辦報活動,利用大成漢記印刷公司的設備,創辦《大漢報》, 時刊為革命作宣傳。二次革命後,又創辦了一份《天聲報》,“鼓吹國家主義”,以迄去世。創辦《大漢報》的時期,是胡石庵一生中最有聲光的一段時期。武昌起義後的第二天,他就以 大幅白紙和黃紙,用毛筆手寫《大漢報》兩張,分貼於漢口的江 漢關署和英租界附近,報道有關起義的詳細消息,吸引了大量讀 因者。這就是三天後鉛印出版的《大漢報》的前身。

一支筆頂十萬軍,辛亥革命是靠他“吹”出來的

《大漢報》正 式創刊後,他傾全力於辦報。親自採訪,親自提稿,文思敏捷,運筆如飛,剛創刊的那幾期,“自論說以下皆其一手所為”每期報紙出版後,都很受歡迎,到處擠滿了看報的人,他也因此贏得了不少榮譽。一些參加起義的新軍官兵疲說:“胡石庵一枝筆,勝過吾輩三千毛瑟槍”有人甚至說:“中華民國是胡石龐吹起來的”,都生動地反映了他在當時的影響。他是一個有一定的宣傳才能,善於捕捉戰機,不擇手段地為共和國的誕生製造輿論的資產階級新聞記者。

一支筆頂十萬軍,辛亥革命是靠他“吹”出來的

辛亥革命期間,很多報刊為了達到預期效果,不惜偽造新聞,“有的小報為了爭取多銷,極力迎合群眾心理,不息譁眾取寵,偽造電訊。例如《大風晚報》所刊的‘清攝政王昨晚暴卒,清皇太后自縊死’,‘民軍光復天津,地方官皆逃’等電訊,都明顯地出於偽造。”而對於讀者來說,讀到假新聞,相當於花正品的錢買到假貨,但他們卻“從起義爆發的那天起,就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被聯翩而來的無數捷報激動得如痴如醉,即使有一些人渾水摸魚,藉端斂財,他們也不遑計較了。”讀者的大度,其實是對報紙的一種溺愛,他們眼中其實根本就沒有報紙,也沒有對報紙的尊重和認可。

一支筆頂十萬軍,辛亥革命是靠他“吹”出來的

胡石庵更是認為:把聲勢說的誇張些,既可以安軍心,又可以喪敵膽,這個謊非不可。“

為了革命的勝利,而編造假新聞,這種行為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