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合肥寶迅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是《論語》開宗明義第一篇第一段,概括而平易地表達了孔子乃至每個人人生理想的三個方面,這就是人要學習,終身學習,以學為快事;人要交友處事,以人和為樂事;人要自知自立,不奢求於外。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意思是說,學到的東西按時去溫習和練習,不也是很高興麼?

學而時習之,是“知”與“行”的關係。《論語》強調學習,“學”是弄清弄懂,是為什麼做,讓你明理,“習”是運用於實踐,是怎麼做,是檢驗你“學”的手段,“學”道而不“行”道,不叫學習,“行”道而不“學”道,也不算完全意義上的學習。

孔子的一生都是學習的一生,他從15歲立志學習,一直到死都在孜孜以求。他發憤求學,常常是廢寢忘食,一旦在學問上有所獲益,會快樂得忘記憂愁,連日漸衰老的威脅也忘了。孔子的為學精神是永遠年輕的,因此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正因為終身不倦地學習,他才能時時保持進步的狀態,才能達到新的境界。

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有大學問的人,貴在勤勉和持之以恆的努力。


風過無痕攝有痕


《論語》第一句直接了當地講“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千年之後,孔子總結的學習方式還適用嗎?下面讀耕用現代認知對其進行解讀理解。



一、古語“惜字如金”,重點字分析

01 學

“學”這個字不僅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佔據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影響著我們一生,有句老話說的好,活到老學到老。

自打呱呱落地,學說話,學站立,學行走;長大接受教育,學音標,學寫字,學做人。總之,不是在學就是在學的路上。

而“學”,到底是什麼?

從前面羅列的幾個學來看,每一次學的前提是要有個學的對象,於是就得出“學”是先模仿,從模仿對象身上得到組織框架,然後通過自身的理解感悟真正變為自己的東西,區別於複製。

“學”的本義是對孩子進行教育使之覺悟,古代的“學”意思是“使之學”,是被動詞。而今天的“學”是主動詞,後又引申為互相討論、效法,模仿、註釋,箋疏、講述、知識等等。



02 時

“時”,一般解釋為“時常,常常”,翻譯起來也是合情合理。不過,我認為“時”有另一種理解:時,時機。

打個比方說,某某有想要學著控制自己情緒,他學習最佳的時機是什麼時候?情緒將要失控之時,便是最佳。假如在情緒蠢蠢欲動時能夠按住它,那麼效果將事半功倍。

學習也是如此。



03 習

“習”就是反覆的意思。

比如八卦中的六爻坎卦,上下都是三爻坎卦,因此叫“習坎”。練習就是反覆地練,熟能生巧,習以為常中的“習”也是反覆的意思。

反覆包括常常的含義,在這裡就要說說我為什麼不把“時”解釋為時常、常常了。

二、統一全句,整體理解

“學而時習之”,我認為斷句應該是“學而時,習之”。意思是把握時機在最佳的時候學,然後反反覆覆地重溫。“不亦樂乎”?解讀為不也是一件快樂的事嗎?



我想孔子所講的並非是死磕死學,學習是講究效率的。孔子不像常人眼裡那般死板,反而我覺得他非常可愛。古人的學習方式既然能夠流傳千古,一定有它的大智慧在裡面。

最後分享華羅庚的一句名言:在尋求真理的長河中,唯有學習,不斷地學習,勤奮地學習,有創造性地學習,才能越重山跨峻嶺。




讀耕


如果只研究文字詞語,那麼解釋出來是這樣的:

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如果真的這麼解讀孔子,如此廢話,你我都可以是聖人了。

而實際上應該如何理解?——這是教人在修身學道之中自得其樂,不做功名之想,不患得患失。所謂學而時習之,樂在實踐也。所謂有朋自遠方來,樂有知音也。所謂人不知而不慍,不為功名而煩擾也。

依據其實就在《論語》其他章節。孔子的思想在書裡是不斷重複、回還、遞進的,因此這本書自己給自己的意思做了很多備份,只待我們細心發現。

如: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簞食瓢飲

綜合以上,顏回“不改其樂”這個樂,不正是學而時習之的樂?



儒釋道小火鍋


我們常常聽人說四書五經,也知道這是古代科舉考試必考的內容,之於四書五經究竟是哪“四書”哪“五經”?可能有一些人就懵了,瞭解傳統文化的人基本上都知道四書是指《論語》、《孟子》、《中庸》、《大學》,五經是指《詩經》、《周易》、《春秋》、《禮記》、《尚書》。但說實在的,現代的人只是聽過名字或者記得裡面的一些名言警句,對於原文,可能很多人沒有興趣也沒有勇氣去讀一讀,一來比較難懂,二來覺得枯燥,所以大家對四書五經的認識也只停留在表面。今天讓我們粗略來讀一讀《論語·學而篇》。

學而篇,顧名思義,講的是和學習有關,但卻不盡然是學習,因為那時候書分卷的時候,並沒有一個小標題,只是取這一篇中的兩個字作為標題,例如學而篇,就是取“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中的前兩個字“學而”。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一句,我們很熟悉,意思也簡單,分三個方面,一個是學習,學習的時候,經常回過頭來溫習複習,不僅能鞏固已有的學習成果,還能從中得到不少的感悟,得到新的啟發,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

還有一個是相聚,朋友自遠方來,真讓人高興,在古代不比今日,交通極為不便,如果好友從遠方來看你,那真是一件極不容易的事情,如果感情不深,誰還會費這麼大的精力來看你呢?既然來了,那麼肯定是交情深厚,是老友,是知音,人生難得有這樣一兩位的朋友,如果能夠來相聚把酒言歡,該是多麼高興。

最後一個是氣度,別人不知道你,從而將你當做是一般人看待,沒有特別的敬重,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用不著生氣,生氣了,就說明你的肚量太小,肚量如此之小,怎能稱之為君子呢?是君子,就應該心懷坦蕩,能忍常人不能忍。


6別無選擇6


這是《論語》的第一章第一句,按照通行的翻譯就是孔子說:“學了,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它,不也高興嗎?在這裡孔子是想強調幾個方面:首先第一個就是學習的樂趣,真正善於學習的人是會體會到學習的樂趣的,其次,就是理論與實踐的關係,人只有在實踐中才會體會到知識或者說是學習的樂趣,第三個就是這個過程本身的樂趣。

參考楊伯峻先生和錢穆先生的解釋:

楊伯峻《論語譯註》:子——《論語》“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時——“時”字在周秦時候若作副詞用,等於《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時入山林”的“以時”,“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的時候”的意思。王肅的《論語注》正是這樣解釋的。朱熹的《論語集註》把它解為“時常”,是用後代的詞義解釋古書。習——一般人把習解為“溫習”,但在古書中,它還有“實習”、“演習”的意義,如《禮記·射義》的“習禮樂”、“習射”。《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去曹適宋,與弟子習禮大樹下。”這一“習”字,更是演習的意思。孔子所講的功課,一般都和當時的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密切結合。像禮(包括各種儀節)、樂(音樂)、射(射箭)、御(駕車)這些,尤其非演習、實習不可。所以這“習”字以講為實習為好。說——音讀和意義跟“悅”字相同,高興、愉快的意思。

所以楊伯峻先生的翻譯是:孔子說:“學了,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它,不也高興嗎?

錢穆先生《論語新解》:

學。“學”(學)是會意字,金文作“”,從臼從爻從宀從子,四個字根分三組會意,表示孩童在室內學習用雙手演算算籌。學的本義指學習。“學”在《論語》一書中有64處。前者如《為政篇》: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後者如《述而篇》: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之不知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習。“習”(習)為會意字,甲骨文作“”,從羽從目標字根日(白),構意源自雛鳥練習飛行。雛鳥學飛,必須瞅準目標,從一棵樹飛往另一棵樹。雛鳥學飛,需要一遍又一遍地練習。習的本義為反覆練習,可以譯為“溫習、複習”。“習”在《論語》全書出現三次,一處是本篇第四章,曾子曰:“吾日三省於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另一處在《陽貨篇之二》: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亦。“亦”是依託象形字,甲骨文作“”,乃是在“大”形人物的兩腋下邊各增一點,以胳肢窩下的腋毛表示兩邊都有義。“亦”的本義為兩邊都有。亦的腋窩義由增符後的“夜”及轉註後的“腋”字所繼承,“亦”則表示分化後的兩邊皆有義,相當於現代漢語表示重複的副詞“也”。引申後,表示僅限於某一範圍。在《論語》一書中,“亦”與“乎”連用時,含有強調及反詰義,如《述而篇》:“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衛靈公篇》:“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

說。“說”(說)是“兌”字的本義轉註字。“兌”字從兄從八:兄為能夠說話的大男孩,在此用為訴說;八表兩邊。“兌”的本義為向兩邊訴說,引申後又有兌現義。在“兌”的左邊增添表示話語的“言”,以轉註後的“說”繼承兌字的言說義。說的古音讀為“稅”。

“說”,《說文解字》一書釋曰:“兌,說也。說,釋也。從言兌聲。一曰:談說”。此處“說”字同《八佾篇之三十二》“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同《陽貨篇之十四》“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錢穆先生的翻譯是孔子說:“學了而且時時地複習,不就亦可以講說嗎?(這裡錢穆先生把時翻譯成了時時,是錯誤的。)


夢中尋雨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出自孔子《論語》。全文是,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孔子說:“學習後經常溫習所學的知識,不也很令人愉悅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高興嗎?別人不瞭解我但我不生氣,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對於“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的解釋就是:學到待人處世的道理並適時實踐練習,不是一件令人心生喜悅的事嗎?意思就是,學過的知識,按時去溫習,不也是很愉快的嗎?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為《論語》開篇首章首句,“學”的含義是學習與教學,是孔子畢生奉行的事業,其自身好學不厭,同時又誨人不倦。

《論語》開篇論“學”,抓住了孔子學說的關鍵與綱要。我國詩文學家、佛學家、教育家、學者、詩人、武術家南懷瑾在他撰寫的《論語別裁》中說:“學問是要大家隨時練習它,不也高興嗎?”我國語言學家楊伯峻在他的《論語譯註》中也說“學了,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它,不也高興嗎?”這兩位大師的理解,從字面上看都是十分確切的。這也是大多數人們對“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理解。

但是,再細加琢磨與思考,似乎這種理解又有淺薄而簡單之嫌。“學”,僅僅是包含著需要溫習、練習的學問嗎?“習”,僅僅是現代漢語中的學習,溫習之意嗎?應該還有更深的含義吧?

例如對課本知識與學問的“學而習之”,應該是帶著問題學,思考與知識相結合去學等等,真正學到知識所賦予學者的靈魂。只有這樣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識,為此而“不亦樂乎”吧?


言者青青


個人主觀。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和宏願。按照邏輯思維,這句話的“學”和“習”是連貫的和明確的,而且共同維護一個標的,學A就習A。綜合孔子的思想以及其一生所追求的理想社會,“學”的標的物是先古聖人治國理民的各種方式方法和典章。“學”字的含義應當是繼承、按照的意思;“習”字的含義是沿襲,承用,複製;“時”指的是一直,不間斷,時時刻刻。

後兩句“有朋***”和“人不知***”是例子,是對首句“學”和“習”作用和效果的說明。推解如下。

1.學習。承先人王者的治國理民法,並用這些法典一直治理下去,保持不變。華夏各個侯國都是一脈的,與上古先哲有著非常密切的血源關係,分封也是以血源為主脈,江山社稷民都歸屬一個血脈。因此,複製理所當然。

2.有朋自遠方來(按網絡版本)。是“友朋”還是“有朋”,含義確實不同。友,熟知,交心,時常有聯;朋,是利益的共享者,維護者,目標一致者。這裡的“朋”指喻的是那些先哲的思想和治理典章;“遠方來”指喻的是對這些典章的承襲。因為他們都是為了維持穩久永恆的統治。

3.人不知***君子乎。“人”與“君子”之間是千仞之別,由此不難看出孔子的思維方式中一直保持著身份等級觀念,也不難看出孔子所要堅決維護的對象。

“不知”指的是無所指責。如果知,那就會問責和疑惑;“不慍”指的是心平氣和,安安穩穩。如果慍,說明人有不滿。

4.三言“不亦”與“說”“樂”“君子”。

“亦”字的含義是大,指的是超過、勝過、比***好,不僅僅是。

1)不亦說乎:不就勝過你的勸說嗎?引用先哲思想典章,你的祖宗,還用得著囉嗦幾句嗎?

2)不亦樂乎:不比你的臉上笑容好嗎?即能心安。心安才是永久快樂開心的。

3)不亦君子乎:不勝過君子嗎?即聖人。眾人毫無猜忌,心情妥妥的,這不正是聖人所治理的天下嗎?如周朝。



戰神150624565


野狐試答

兩週前,我在頭條文章中發了“學而時習之釋疑”一文,平臺推薦四千多次,閱讀只有二十幾人次,現在題主問道這個問題,我就把文章複製過來回答你的問題。

“學而時習之釋疑”

過去的初中語文教材和現在許多新版的初中語文教材都選有《論語》“學而時習之”章句。教材對“時習”大都解釋為“按一定的時間複習”,配套的教參對“學而時習之”的解釋是“學習需要不斷的複習才能掌握”。這樣的解釋沒有闡明這一章句的精神實質,而且有些曲解聖哲。許多詞語古今意義出入很大,教材、教參對“學而時習之”的解釋不是在這句話中的幾個關鍵詞的古義項下來解釋這句話,而是在這幾個關鍵詞今天常用的意義上來理解、解釋這句話的,因此有曲解聖意的嫌疑。

“學”古今都有學習的意義,但古人講“學”主要是指學習別人的正確認識與積極經驗,雖然也不排斥書本知識的學習,但更主要的是指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朱熹在《四書集解》中就把這個“學”字解釋為“效仿”,這大概與古人傳授知識以言傳身教為主有關。從“處處留心皆學問”,“世事洞明皆學問”這些語言也可以看到古人講“學問”主要是指“做人”、“處事”。現在講“學”,主要是指書本知識的學習和掌握。

“習”現在常用意義是“複習”、“練習”,而這個詞的本意是指“鳥多次拍著翅膀學飛翔”,強調的是“多次”、“反覆”。“時”有“時間”、“按時”、“定時”、“經常”等義項,“經常”這一義項在現在語言習慣中也遠沒古代語言中應用的廣泛。“時”與“習”在這裡強調的是對所學的做人處事的道理“反覆”、“多次”、“經常”去實踐應用。“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教參對這句話的理解和翻譯是“學習並按一定的時間複習不也是很快樂的嗎?”從情理上講,這個理解與翻譯是不通的。學生或做過學生的人大都深有體會:學習並不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情。如果這樣理解翻譯這句話,這一章句中的“有朋自遠方來”,“人不知而不慍”與“學而時習之”之間不但缺乏語言上的邏輯聯繫,更不是一個統一的思想。同時,這樣的一句話放在《論語》的首篇首章叫人很費解,似乎《論語》的編排是無序而雜亂的羅列一些章句。

《論語》雖為語錄體著作,但它的篇次與章句在編排上是有一定的思想貫穿其中的。古今許多學者對這個問題都有研究,臺灣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就指出:第一篇《學而》講求學的宗旨;第二篇《為政》講為學的外用;第三篇《八佾》講把個人的內聖為學,外用為政綜合起來的文化精神。“學而時習之”章句被放在《論語》的首篇首章中,是因為這句話體現了孔子教育的主導思想:為學的宗旨是做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從這一認識出發,“學而時習之”章句應該理解為: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斷去應用實踐這些道理,通過不斷體會、認識這些道理使自己有所提高,同時自己也會因為不斷進步而內心高興;知已難得,有志同道合的人登門與自己切磋論道,共求進步與提高,這更是令人高興的事;即使沒有人認識、瞭解自己,自己也會不斷追求自我完善,不怨天不尤人,不是更能顯示出君子的風範嗎?這一章句中的三句話不但在語言上有著邏輯關係,在思想上更是一個統一體。

“學而時習之”中的“學”主要是指“做人”這在《論語》別的章句中可以得到印證。“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學而》)為學的真諦就是做人。“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而》)先學好做人,再學習書本知識,做人的教育遠遠高於書本知識的傳授。當齊哀公問孔子弟子中誰最好學時,孔子回答說:“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而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不遷怒”,“不貳過”是做人的修養,孔子以此說顏回好學,可見孔子的為學主要是指“做人”。

孔子第一個把道德教育(做人的教育)擺在教育的首要位置,並在他的教育實踐中將其貫徹始終,這一點對後世產生了積極深遠的影響,封建社會的士大夫,知識分子重視人格與自我修養、自我完善與此有著直接的關係。教材、教參以及一些通俗的《論語》譯註中對“學而時習之”章句的錯誤理解與不當譯註,其原因有三個方面:首先是沒有注意古今詞義的變化,特別是把“學”狹隘的理解為“書本知識的學習”。其次把“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理解為對書本知識的學習方法與學習態度,這裡面體現了教師、家長對學生的一個良好願望,而這個願望是有悖情理與客觀事實的。再次,反映了現行教育中道德教育(做人的教育)沒有被真正充分重視,而這方面的不足所產生的問題已越來越多的暴露出來了。對古人一句話的理解正確與否並非至關重要,而教育上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則不能不充分重視。


野狐習禪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出自於孔子的《論語》。


譯文:孔子說:“學到知識後按時溫習並實踐練習,不是一件令人心生喜悅的事嗎?”

這句話,說的是個人生活態度的改變;


為什麼學習會獲得快樂?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第一次接觸學習這句話,應該不是初中就是小學了,抱著課本,聽著語文老師的嘮叨,心理不禁產生一個疑問:“學習到底哪裡快樂了?”,背誦著沒有“使用價值”的古文,要面臨著考試的壓力,要克服體力體能的困難,我得到了什麼,學到的知識有什麼用處。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就會逐漸能夠解答上面的問題了,當我們考試取得好成績的時候我們是快樂的,當我們考上重點學校時候我們是快樂的,當我們用學到的技術進入心儀的公司的時候我們是快樂的,當我們用培養出來的情商成立了美滿的家庭的時候,我們,是快樂的!



沒錯,學習的過程一定不會是快樂的,只有當學習達到某種成就或者獲得認可的時候,人才是快樂的!


世俗之人不能免俗,我們沒必要過於追求形而上的哲理,有時候簡單才是真實。



學的是什麼?

然後我們就會產生疑問。竟然要學習,那麼要學什麼?這個“之”指代的是什麼呢?


實際上就在《學而》第一章的後面,孔聖人就告訴了我們答案: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譯文:孔子說:“孩子們在家要孝順父母,出門要尊敬兄長,做人言行要謹慎講話要講究信用,廣泛地與眾人友愛,親近有仁德的人,這樣做了還有餘力,就用來學習各種文化知識.”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學而時習之”所學的內容就是

學習如何做人:

學習如何修身:

學習各種知識:

如何處理自己與自己的關係:

如何處理自己與他人(包括父母和兄弟姐妹,朋友,領導)的關係:

如何處理自己與社會團體的關係:


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透過處理生活中的人際關係,獲得整個人生的學習和成長,然後將學到的東西應用在生活中,我們就可以克服任何困難,得到朋友貴人的幫助,從而達到某種成就以及獲得人們的認可,獲得快樂!


這就是聖人孔子的“智”!


閏成居士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的意思是:學到待人處世的道理並適時實踐練習,不是一件令人心生喜悅的事嗎?

1、此內容出自孔子的《論語》,《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

2、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

擴展資料:

1、《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再加上《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總稱“四書五經”。

2、《論語》的篇名通常取開篇前兩個字作為篇名;若開篇前兩個字是“子曰”,則跳過取句中的前兩個字;若開篇三個字是一個詞,則取前三個字。

3、孔子建構了完整的“德道”思想體系:在個體層面主張“仁、禮”之德性與德行。德道思想體系是以性善論(“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為基礎,以立人極(“三極之道”)為旨歸,以人道與天道、地道相會通,人道中庸又適時之變為方法論的完足思想體系。

4、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內容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嚴格了等級制,把貴族和庶民截然劃分治者與被治者。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