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辉县人的编年史——《风雨共城3000年》9.山雨欲来

公元前263年 周赧王时期

韩国派使者赴魏,请求借道辉县,以通上党郡。魏襄王准许。

正所谓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这段在史书上看似不起眼的一句话,却暗藏杀机,引出了次年一场惊世骇俗的大战。且听我慢慢道来。

当时的上党郡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山西长治,晋城的一大块地盘,属于韩国领土。

写给辉县人的编年史——《风雨共城3000年》9.山雨欲来

这韩国人上自己的地盘去,为啥要问魏国借道呢?

讲述这段故事之前,我们照例还是先简单说下时代背景先。

此时距离上期的晋国覆灭事件已经过去100多年,经历了秦献公,秦惠文王和宣太后三代执政者的耕耘,大秦崛起,国力已非昔日的吴下阿蒙。

写给辉县人的编年史——《风雨共城3000年》9.山雨欲来

我们再来看看战国七雄的其他六国现在都是什么情况。

魏国 马陵和桂陵两战之后,魏国的家底基本就被败光了,从一流强国沦落到二流,河西河东之地尽失。后为救韩,在洛阳龙门和新郑又被白起刷了两波经验。自此谈秦色变。

此时状态,重伤。

韩国 韩国其实是个比较悲催的国家。自从郑国被他吞并后,他就继承了老郑挨揍的衣钵。除了最巅峰的十来年,其余都是被各国揍。其中秦国揍的最狠。每次韩国扛不住,就向赵和魏求援。然而并没什么卵用,结果只是从一个人挨揍变成三个人挨揍,实力坑队友。

此时状态,重伤。

齐国 自从国君从老姜换成了老田,齐国还是非常强盛的,在国力上基本可以和秦国抗衡。可惜太高调,惹了众怒。被乐毅的五国联军搞的差点亡了国,一夜回到了解放前。

此时状态,濒死,抢救中。

燕国 这个国家没什么好说的,除了燕昭王时靠着乐毅雄起的了一回,其他时期都是酱油角色。

此时状态,一般。

楚国 从战国第一大傻子楚怀王开始,楚国就在他的带领下,义无反顾的成了秦军的经验宝宝。到前279年,白起连续两年伐楚,全歼楚国精锐,攻占楚国西北土地,陷其都城,烧其宗庙。楚襄王被迫迁都至淮阳。从此他的梦里再无巫山神女,只有白起狰狞的獠牙。同年屈原怒投汨罗江。

此时状态, 瘫痪。

赵国 相比于其他五国,赵国算是最争气的了。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赵国军队的战斗力是六国中唯一可以与秦国抗衡的。但是国力却远远不及秦国。

此时状态 正常。

好了,继续讲故事。随着两年前宣太后的去世。时年62岁的秦昭襄王嬴稷,第一次尝到了亲自执政的感觉。他听取相国范雎“远交近攻”的建议,结好齐国,燕国,继续疯狂打击韩魏两国。

写给辉县人的编年史——《风雨共城3000年》9.山雨欲来

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赵国也挺近啊,为啥不打老赵家?

捏柿子不得挑软的先来吗?

本年,白起攻占了沁阳周边的韩国领土。将韩国国境一分为二,北方上党郡变成了飞地。


自此,韩国与上党的联系就只能绕道魏国,经辉县地界翻越太行山进入。


写给辉县人的编年史——《风雨共城3000年》9.山雨欲来


这老韩也是真被秦国打怵了,心一横,打算把上党割让给秦国。希望以此与秦国议合,再苟安几年。

于是降秦的命令就这么渡过黄河,经过薄壁,紫霞关,向西北方向翻越太行山,送达上党。

别问我为啥知道的那么清楚,那时候只有这一条路,是谓太行八陉的第三陉,白陉。第七集里的齐国军队也是这么走滴。

写给辉县人的编年史——《风雨共城3000年》9.山雨欲来

这郡守冯亭接到命令后不乐意了。你老韩都不要我们了,谁还甩你?。让我们降秦门都没有!还不如便宜了老赵家,好歹都是三晋之一。于是,上党的降表就送到了老赵家。

老赵一看,我了个去。还有这好事?快来人抽寡人两个耳瓜子,看看寡人是不是在做梦。

老赵正得意的笑呢,大臣赵豹就劝他不要接手。说这是韩国人跟咱耍心眼,想把秦国的仇恨拉到赵国来。

老赵遭了一记闷棍仍不死心,又去问他叔叔赵胜。赵胜一听,明确表示,送到嘴的鸭子,不要是傻X。至于老秦咱也不必怕他,咱家的廉颇,李牧,乐毅都是吃干饭的吗?(乐毅此时已经离燕投赵)

写给辉县人的编年史——《风雨共城3000年》9.山雨欲来

于是乎,老赵就这么兴高采烈的把上党签收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边老赵闷声不响的把上党都接收了。那边老秦还乐呵的等着降表呢。这时间长了,越等越不对劲。出去一打听才知道被老赵这小子截胡了。

老秦一听气的是火冒三丈,老子的便宜你也敢占?马上下令全国征兵,整备粮草,准备伺机伐赵。

老赵不好打,要多准备些时日。但老韩还是信手拈来的。那就先拿他出出气,让你小子耍我!于是,悲催的老韩又不明不白的挨了一顿揍,丢了两个城。

写给辉县人的编年史——《风雨共城3000年》9.山雨欲来

次年,秦国大军浩浩荡荡进攻上党,赵国方面令廉颇出兵抵抗。初期,秦国兵锋正锐。赵国连连败退。退至长平,赵军依地势修筑防御工事,开始据守。两军呈对峙状。整个战国时期最血腥的一场战争——长平之战就此拉开序幕。

后面的大家应该都耳熟能详,就不细讲了。战争持续了三年。后期的赵国用纸上谈兵的赵括替换老将廉颇,开始主动进攻。被替代王龁的白起设计围歼。最终赵国40万降兵被坑杀在长平。自此,赵国元气大伤,转为半死状态,再也无力与秦国争锋。秦国一统天下的雏形已现。

写给辉县人的编年史——《风雨共城3000年》9.山雨欲来

关于这场战争,《大秦帝国之崛起》的第28集到33集,有非常详细的演绎。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下。

写给辉县人的编年史——《风雨共城3000年》9.山雨欲来

长平之战后,赵括的后人自觉罪孽深重,无颜再以赵为姓。纷纷参照爷爷赵奢马服君的封号,改为马姓。所以马姓朋友的得姓始祖就是这位赵括,当然,也可以说是赵奢。

写给辉县人的编年史——《风雨共城3000年》9.山雨欲来

接下来再来说下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令后世的项羽,冉闵,张献忠等都自愧不如的杀神白起。

写给辉县人的编年史——《风雨共城3000年》9.山雨欲来

在白起短短30余年的军旅生涯中,大小70余场战役,无一败绩。

白起的战法飘逸灵动,最擅长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的歼灭战。军队所及之处,少有活口。

伊阙之战,韩魏联军24万

鄢郢之战,楚军数十万

华阳之战,赵魏联军15万

陉城之战,韩军5万

长平之战,赵军45万

这是白起指挥的战争中有具体数字记载的五场,共计歼敌100万。加上其他未记载的,总歼敌数应该在120万左右。

近代史学家梁启超曾经推算,整个战国时期,各国阵亡兵士总数在200万左右。

白起,一个人杀了60%。

当然,这里并不是推崇这种嗜杀的行为。但站在军事角度来看,我相信对于每个荷尔蒙指数正常的男人来说,白起都是一个神一般的偶像。

文章的最后再说下赵国的李牧吧。李牧在后来和白起得到一个一样的封号——武安君。长平之战时,李牧在赵国北方抵御匈奴。根据李牧对匈奴和后来对秦军的战绩来看,其军事能力大约等于西汉的霍去病和同时期的王翦。

写给辉县人的编年史——《风雨共城3000年》9.山雨欲来

李牧的战法中运用最为得心应手的就是防守反击。每当看到长平之战,我都会想象,如果赵国换下廉颇的不是赵括而是李牧。让两个武安君来对决这场战争,结果会是怎样?可惜历史没有如果,两人终其一生没有交手记录,可谓一大遗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