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農業丨樹上掛果子樹下不荒廢,枝丫廢草變寶昭通農民樂呵呵

循環農業丨樹上掛果子樹下不荒廢,枝丫廢草變寶昭通農民樂呵呵

“快看,楊博士又來了!”4月7日下午3點,20多人的人群中發出一個聲音,60歲的李成華趕緊起身上前迎接,笑眯眯帶著楊博士指導、參觀剛剛下種的20多畝林下食用菌示範點。

循环农业丨树上挂果子树下不荒废,枝丫废草变宝昭通农民乐呵呵

楊博士,名叫楊順強,農學博士,昭通學院農學與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副教授,長期從事農林業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研究,結合昭通農業產業特點,在以食用菌為載體資源化利用農林業廢棄物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楊順強也不知道,這是他第多少次來指導食用菌種植了。

循环农业丨树上挂果子树下不荒废,枝丫废草变宝昭通农民乐呵呵

李成華,昭通市昊然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的基地負責人,是昭陽區蘇家院鎮雙河村一個農民,種葡萄、蘋果8年多,共100餘畝。最近幾年,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這個種植能手。葡萄、蘋果修剪、掉落下來的枝條怎麼辦?按照幾十年的傳統,要麼撿回家生火做飯,要麼等到腐朽後一把火燒掉。而隨著昭通實施美麗鄉村建設以及環保相關要求,枝丫、廢草等群眾生產生活中產生的各種農林業廢棄物處理,正在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新問題。

循环农业丨树上挂果子树下不荒废,枝丫废草变宝昭通农民乐呵呵

“不僅是李成華,在雲南烏蒙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保護區)周邊老百姓長期以來就有‘靠山吃山’的習慣,從保護區內挖竹筍、採山藥等獲取資源是他們重要的收入來源。按照保護區法律法規、生態保護紅線政策,雲南烏蒙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以下簡稱管護局)2016年成立後對保護區生態資源加強了管理,卻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周邊社區群眾的收入。”管護局工作人員介紹,保護區2013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保護區跨大關、彝良、鹽津、永善和威信5縣16鄉鎮,涉及756個村民小組10餘萬人,如何協調資源保護與利用是該局當前面臨最頭疼的一個問題。

循环农业丨树上挂果子树下不荒废,枝丫废草变宝昭通农民乐呵呵循环农业丨树上挂果子树下不荒废,枝丫废草变宝昭通农民乐呵呵
循环农业丨树上挂果子树下不荒废,枝丫废草变宝昭通农民乐呵呵

為探索出一條“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路子,管護局積極探索運用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項目為保護區周邊群眾謀福利,與昭通學院楊順強博士領銜的“林下食用菌仿野生栽培研究與示範”團隊合作。管護局負責項目的組織實施、資金支持,昭通學院負責技術指導、菌種研發,農戶則只需按照技術標準栽培種植。

循环农业丨树上挂果子树下不荒废,枝丫废草变宝昭通农民乐呵呵

“這種方式好啊,以前的土地白啦啦浪費不說,還要擔心樹枝咋處理,現在不僅綠色環保,還額外增加了一筆不小的收入。” 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李成華於2018年在葡萄和蘋果林下栽培了10多畝大球蓋菇和竹蓀,去年又增加到20畝。“效益好,去年光大球蓋菇、竹蓀就有十四五萬的收入。”

循环农业丨树上挂果子树下不荒废,枝丫废草变宝昭通农民乐呵呵循环农业丨树上挂果子树下不荒废,枝丫废草变宝昭通农民乐呵呵

李成華只是這個項目示範點的一個農戶,目前這樣的示範點在保護區所在的彝良、大關、永善、威信等縣還有100多戶,其中很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共計200畝。

循环农业丨树上挂果子树下不荒废,枝丫废草变宝昭通农民乐呵呵循环农业丨树上挂果子树下不荒废,枝丫废草变宝昭通农民乐呵呵

“參與種植的農戶不需要掏一分錢,菌種免費送到家門口,全程免費提供技術指導。”楊順強介紹,農戶只需利用空閒耕地和林地開展大球蓋菇、竹蓀、羊肚菌的栽培種植,種植收益全部歸農戶。在保護區周邊村社推廣食用菌技術起到了三方面的重要意義:資源化利用群眾生產生活中產生的各種農林業的廢棄物,生產食用菌產品,變廢為寶,降低環境汙染,美化鄉村環境;調整了群眾的農業產業結構,延長了產業結構鏈,豐富了群眾的收入來源渠道;提高群眾的環境保護意識,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促進了保護區與周邊群眾關係的和諧發展。

循环农业丨树上挂果子树下不荒废,枝丫废草变宝昭通农民乐呵呵
循环农业丨树上挂果子树下不荒废,枝丫废草变宝昭通农民乐呵呵循环农业丨树上挂果子树下不荒废,枝丫废草变宝昭通农民乐呵呵

“利用林地天然的隱蔽條件,3月種,5月左右出菌子,種一次能採摘3到4次。”李成華介紹,竹蓀能賣100塊一公斤、大球蓋菇30多一公斤,“與葡萄、蘋果的採摘時間錯開,這個項目好得很。”邊向《昭通日報》全媒體記者介紹,李成華邊帶著20多個農戶忙著下種。

往期精選

▶昭通燃氣公司壟斷經營、服務態度差,亂收取費用?有回覆

▶全球125萬例,雲南也有輸入風險,還沒勝利,昭通市民切勿放鬆警惕

▶昭通默哀三分鐘,緬懷逝者致敬烈士!

▶昭通學生注意:高校無統一開學時間,中考在高考後舉行,嚴控校外培訓

▶呼呼呼呼呼呼呼又來,昭通4縣有7級以上大風!

▶把雲南昭通小洋芋做成大品牌!

來源丨@昭通日報 微信(ID:hdwk2158200)綜合丨《昭通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永剛

審核丨@晶姑娘

運營總監丨@俺是大笨蛋

投稿郵箱丨[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