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克林》:故乡和他乡的两难抉择,背后是漂泊者道不尽的苦楚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陈冰研。


《布鲁克林》是一部爱情喜剧片,由约翰.克劳利执导,西尔莎.罗南主演。该片自2015年9月13日在美国上映以来,就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更是入围了包括第88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剧本改编奖等在内的多个奖项。

该片主要讲述了一个来自爱尔兰小镇的姑娘埃利斯,因在家乡前景渺茫,选择背井离乡,前往纽约布鲁克林打拼的故事。她远渡重洋,来到异乡,挤进了一家少女公寓,以百货收营员身份开始了新生活。刚开始的她思乡情切,每时每刻都在思念家乡的姐姐和母亲。慢慢的,她的生活被新鲜的事物所填满。意外邂逅的爱情,美好未来的憧憬,使她逐渐融入布鲁克林。

但随着姐姐病故的消息不期而至,她不得不返回故乡小镇。此时的故乡依旧,但从布鲁克林归来的埃丽丝已不是当年的乡村少女。她光彩夺目,她受人追捧,却也不得不面临留在故乡还是回到布鲁克林的选择。

整部影片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明显激烈的冲突,只是将平凡小人物漂泊异乡,追求梦想的心理历程缓缓道来。

它不煽情,却触动每个漂泊在外游子的心,时而让你鼻子发酸,时而让你泪流满面。尽管这部影片的背景定位在20二十世纪50年代,但出于当下时代旋涡的我们,何尝不是和女主一样,寻找着我们自己心目中的"布鲁克林"。

所以今天,我将结合《布鲁克林》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从"人物塑造、视听语言、电影价值"三个层面入手,对该片进行解读。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会结合自己的观影感受,谈一谈这部片子背后的独特意义。

《布鲁克林》:故乡和他乡的两难抉择,背后是漂泊者道不尽的苦楚

01、人物塑造:借由人物情绪和外形的前后变化,体现了小镇女孩蜕变成都市丽人的心路历程

整部电影以女主埃莉丝的视角展开,讲述了她在异乡的成长奋斗史。不同于以往异乡打拼的血泪史,导演没有让埃利斯经历失败的痛苦,也没有刻画她成功后的喜悦,一切都是循序渐进,自然而然发生的。在影片中,导演以人物在电影中情感和形象的变化,引导观众遵循着电影的叙述节奏,见证艾莉丝的成长与蜕变。

① 小镇女孩腼腆朴素,忙忙碌碌却前途渺茫

影片开篇,埃利斯是个在小镇面包店打工的营业员。即使终日辛勤劳作,可依然养不活自己。她唯唯诺诺,谨小慎微,忍受着老板娘尖酸刻薄的话语,也看尽了老板娘嫌贫爱富的丑态,但她却无能为力。她知道小镇的生活就是如此,封闭的环境,已形成了社会阶层的固化,像她这样外表朴素家境普通的女孩,前途渺茫,看不到未来。

这个阶段,在我看来,埃利斯就和众多出身在底层的人物一样,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缩影。小镇闭塞的生活,犹如一潭死水,无聊压抑。

埃利斯不施粉黛,身着灰裙的形象,也是导演的刻意为之,目的是想突出埃利斯的普通平凡。

影片中的一个特写令我印象深刻。当埃利斯望着受人追捧的南希,应邀和舞伴步入舞池远去时,挂在她脸上的,有憧憬羡慕,也有暗自神伤。她并非嫉妒好友南希,只是觉得有些失落。她也渴望获得别人的关注,希望自己有一天,自己能光彩夺目。

在我看来,导演通过对埃利斯情绪和外表的细致描写,是想突出埃利斯平凡外表下拥有一颗不平凡的心,也与之后埃利斯衣锦还乡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无论是女主的服装,还是她的表情特写,都与她出生普通,生活无望的处境相契合。这种人物塑造的直观呈现,不仅让观众更加明了地了解女主当下的处境,也使观众对埃利斯之后的蜕变更加期待。

《布鲁克林》:故乡和他乡的两难抉择,背后是漂泊者道不尽的苦楚

② 都市丽人自信靓丽,身似浮萍却充满希望

来到布鲁克林的埃利斯,一切对她都是那么陌生。饭桌上,土里土气的艾丽斯无法融入寄宿家庭的用餐对话,她不知道肥皂还有不同的品牌,也不知道都市的女孩们都在忙些什么。工作上,她也是慌张无措。与在小镇上做售货员不同,百货大厦的柜姐,需要微笑待客,需要闲扯家常,更需要赢得顾客的欢心,保持客户粘度。以上的种种,都让这个腼腆矜持的女孩觉得很不适应。

但这些,都只是暂时的。经过一段不可能逾越的咬牙坚持,埃利斯逐渐开始融入新的生活。一众同居的姐们女孩儿们逐渐熟络,开始教埃利斯梳妆打扮,给她坦诚的忠告。我们明显看到艾莉丝的外形有了惊人的变化。从前的素颜,如今的胭脂、唇膏、眼线;从前土气灰暗的裙子,已然换成了优雅艳丽的套装,并渐渐有了个人色系款范。一个都市丽人,就这样诞生在观众眼前。

然而,艾莉丝的成熟和蜕变,不单囿于外表,更在于内心的充盈。就和当代沪漂北漂一样,作为一个飘洋过海普通的女孩子,埃利斯只有不断提高自己,才能让生活过得更好一点。她牺牲了夜晚娱乐的时间去学习记账,尽管复杂的公司法以及记账方式让人头大,但她没有退缩,并顺利获得了资格证。与此同时,原本面对顾客时紧张与不知所云的她,如今也变得侃侃而谈,熟络自在。

在我看来,《布鲁克林》让观众看后有很强的代入感的原因在于:影片中的埃利斯有茫然有无措,有自信也有从容,穿过大西洋在纽约挣扎着生活下来,真真实实就如同每一个在外漂泊的朋友们。处于中国的我们,就如同埃利斯这般,同样是为了自己的梦想,背井离乡,奋斗,扎根,最后就留在他乡。

《布鲁克林》:故乡和他乡的两难抉择,背后是漂泊者道不尽的苦楚

02、视听语言:明亮的画面吸引眼球,悠扬的曲调渲染氛围,两者完美融合感染观众

就本片而言,影片的动人之处,不仅在于故事情节的精彩抓人,更在于导演对于视听语言的精准应用。通过明亮画面与动人旋律的完美融合,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直抵人心。

① 温暖的光线,明亮的色彩,细腻的镜头,带来极致的视觉享受

首先,影片的光线柔和,带来极度舒适的观影感受;

作为一部爱情喜剧片,整部片子的用光极其用心,从片头至片尾,柔光到底,让人在观影过程中觉得如春风拂面般温暖。虽然前半部分聚焦于埃利斯的浓厚的乡愁,但经过柔光的处理,人物与景色皆似在朦胧梦境中,连冬天的萧瑟也是那样明丽。导演借由温暖的柔光,弱化了乡愁带来的苦涩,从视觉上抚慰了漂泊者孤寂无助的内心。

其次,影片的色彩明亮绚丽,体现了爱尔兰和布鲁克林的清新风光;

爱尔兰的质朴和布鲁克林的繁华,都有属于其自身的色彩。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墨绿色的商店外墙,莫兰迪色系的针织上衣,蔚蓝的海岸以及绿意盎然的草坪,都将爱尔兰内敛质朴,清新秀丽的田园风光展露无疑。而镜头到布鲁克林,色彩就变得明亮奔放。无论是酒红色的复古大衣,还是明亮鲜艳的印花长伞裙,亦或是粉色的棉花糖,无一不体现着布鲁克林的时尚优雅,富有生机。导演借由不同的色彩,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爱尔兰和布鲁克林,领略两地的别样风光。

最后,细腻的镜头特写,运用得当的景深处理,将人物的情绪刻画到位。

影片中,当男友托尼带着埃利斯来到长岛的空地,向她诉说着对未来的构想蓝图时,导演给了埃利斯一个细腻的表情特写。此时的埃利斯清晰地出现在镜头前,望向远方,若有所思。而借助架焦造成的景深,托尼望向埃利斯,影像模糊。如此富有层次的处理,是为了凸出埃利斯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异乡身似浮萍的心酸苦楚,到如今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生活,似乎终于变得未来可期。

在我看来,导演通过光线、色彩、镜头这些视觉元素的叠加运用,伴随着剧情的缓缓展开,带着观众和主角一起,体验生活中的美好与希望。纵然漂泊很苦,乡愁很涩,但终有一天,我们会和埃利斯一样,等到春光绚烂的那一天。

《布鲁克林》:故乡和他乡的两难抉择,背后是漂泊者道不尽的苦楚

② 悠扬的乐曲,与人物的情绪酝酿协同推进,催人泪下,感人至深

影片中,刚到布鲁克林的埃利斯,跟随神父一起,为和她一样远赴重洋的爱尔兰人们发放午餐。这些人来到美国几十年,他们为这个国家修桥、建路,他们建起了一座城,临老了,却只能在这座城里流浪。遥远的爱尔兰对他们来说,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但人已经不再是那人了。看到这些的埃利斯,思乡情切,百感交集。

席间,一位爱尔兰年轻人唱了一曲属于家乡的民谣《Casadh An Tsugain》。这是一首传统的五声音阶旋律,配合属于爱尔兰的提琴,风笛,借由抒情悠扬的旋律,配合着这群背井离乡的爱尔兰人无法抑制的思乡之情,透过影片,在人们心头缓缓淌过。

朦胧的光线,从窗外打在这些流浪者的身上,同时也打在爱丽丝的侧脸上。这些流浪者们或默默吐着烟圈,或低头若有所思,布满皱纹的眼角,因为对家乡的思念,而泫然欲泣。站在一隅的埃丽丝,一半的身心已经留在了布鲁克林,而阴影部分则被爱尔兰民谣摇曳着,眼眶渐渐湿润,渐渐泪流满面。

仔细聆听,导演借由蕴含浓厚生活气息的爱尔兰民歌,每一个音符无不契合着画面中这群爱尔兰人的真切乡愁。这些情绪从具体场面升华而出,跃出影片,敲打着观众的心弦,催人泪下。人们一边体会着剧中人物的哀思,一边也在回忆着属于故乡的美好旧时光,引起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布鲁克林》:故乡和他乡的两难抉择,背后是漂泊者道不尽的苦楚

03、电影价值体现: 基于《布鲁克林》的故事情节,并结合自身的观影感受,谈谈这部电影的魅力所在

爱与乡愁成为了《布鲁克林》这部漂泊于异乡电影厚重的情感脉络,配合温和缓慢的叙事节奏,使这部影片成为治愈人们内心的一剂良药。在我看来,这部影片不仅是 一部爱情喜剧,更是属于每个漂泊者五味杂陈的情感自序。

所以,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部电影,我将结合《布鲁克林》的情节内容以及自己的观影感受,谈谈这部电影感动人心的魅力所在:

① 思乡情切的细腻描写,道出无数漂泊者的辛酸苦楚

影片的前半段,聚焦于埃利斯背井离乡,来到布鲁克林的孤独与迷茫。初来乍到,都是无根的浮萍。在白天里,埃利斯对所有的一切都很容易做到铁石心肠,但是到了晚上,可就不一样了。对母亲和姐姐的思念,逐渐从心底里流淌了出来,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眼泪顺着眼角落下。

终于,埃利斯等来了姐姐的来信。她含泪看完了这些信件,哭倒在床边。薄薄的纸张背后,是斩不断的血脉亲情。那整齐的字里行间,让人不禁想起自己离家在外打拼的那种复杂的思绪。独自一人在外生活有多么困难,只有亲身体会过才知道,当你踏出家门的那一刻起,你就已经抛弃了能为你遮风挡雨的最后屏障,把自己交给了陌生的世界。

在我看来,对于漂泊着而言,故乡是一杯浓茶,轻咂一口,浓香溢齿,却苦涩盈腮。埃利斯从爱尔兰乡村纽约一路经历的晕船,呕吐,抢厕所,其实也是我们曾经经历或者见到过的。多少背井离乡的我们,都曾经在火车上度过一个个难忘的夜晚,在充满了泡面味道的车厢里看着倒退的风景,怅然若失。故乡,或许小到只是一枚烙印,但它深深地刻进我们的骨骼和灵魂,在我们心底的最深处。

② 故乡的安逸与他乡的梦幻,是亘古不变的两难抉择

影片的最后,埃利斯因为姐姐的去世,不得不回到故乡小镇。此时的她,已慢慢在布鲁克林扎下脚跟。不仅蜕变为都市丽人,也收获了与托尼的挚爱,可谓苦尽甘来。在布鲁克林所经历的一切,都使她成为了爱尔兰独特的存在。在这个闭塞的小镇,埃利斯因为她的眼界,她的时尚,她的能干,而受到了众人的追捧。小镇数一数二的富二代吉姆,也向埃利斯抛出了橄榄枝。

这所有的一切,是她逃离这个小镇之前就梦寐以求的,现在她都有了。她逐渐有些迷失,她牵挂着托尼,但又留恋着吉姆。与其说她在爱情中摇摆不定,不如说她是对生活的抉择陷入了两难。一边是小镇生活的安逸富足,另一边是时尚都市的繁荣和奋发,埃利斯一时踌躇不前。

在我看来,《布鲁克林》这部影片的出彩之处,在于对真实生活经历的感性再现。导演借由埃利斯对于大城小镇两难的选择,影射当下现实,引人思考。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恰好幸运地出生在实现自己人生理想之所在地,也由此方才会生出古今中外那么多"淘金梦"以及"国家梦"的说法。故乡的亲情羁绊,他想的逐梦之旅,想必是每个漂泊者都经历过的人生难题。

《布鲁克林》:故乡和他乡的两难抉择,背后是漂泊者道不尽的苦楚

③ 心随境转,境随心转,选择没有对错,只求无愧于心

最终,埃利斯忠于内心,选择了返回布鲁克林,继续她的漂泊生涯。尽管小镇有养育之恩的母亲,感情至深的闺蜜,还有家境殷实的富二代,但小镇闭塞的环境,老板娘的流言蜚语,使埃利斯清楚的知道,小镇的一切都没变,但物是人非,她已经回不去了。

再度前往纽约,在邮轮上,一个曾经如埃利斯的女孩问她,听说布鲁克林就像家一样。此时的埃利斯,仿佛幻化成昔日甲板上的红衣女郎,带着坚定与从容,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对现在的爱丽丝来说,布鲁克林虽然不是从小长大的地方,但却是能带给她未来和幸福的地方。就如苏轼在《定风波》中所说"此心安是吾乡。"

在我看来,人生的十字路口,选择留守还是创造,没有对错,只有无悔。就如影片最后埃利斯在午后阳光,背靠高墙,等待托尼那般从容自信。背后是标志性的布鲁克林大桥,而她也从不安失落的漂泊者,变成了独立坚强的城中人。尽管前路漫漫,但只要心中无悔,内心充沛,就有了前行的不竭动力。

总结一下:

《布鲁克林》是一个关于漂泊与回归、挚爱与痛失、个人的自由与责任的故事,影片沉静、细腻而温柔。导演在掌握电影的调性以及节奏感方面都恰到好处,悲喜交集,令人动容。但如果这部影片只执着于乡愁,就无法看到影片背后对于人生抉择这个课题的感悟和思考。

因此,为了让大家了解影片背后的意义,我在分析完人物塑造以及视听语言后,在文章的第三部分,就影片的价值意义,结合我自己的感受,提出了一些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