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面和大連一點關係都沒有!

大連面和大連一點關係都沒有!

湖北沙市的一種傳統麵食——名字叫“大連面”,不是“遼寧省大連市”的面。“大連面”和“大連的面”彼此一點關係沒有。因為在沙市這地方,除了“大連面”,還有“中連面”,甚至“小連面”呢。

那麼為什麼人們把這種麵食叫做“大連面”呢?在沙市人的眼中,這可能是一道再普通不過的麵食,可很多有心人都曾做過考證,依然不得要領。只知據稱“大連面”中的“連”是“套”的意思,也就是“系列”之意。

據《揚州食話》載,《揚州畫舫錄》卷十一有文記述,“城內食肆多附於麵館,面有大連、中碗、重二之分,冬用滿湯,謂之大連;夏用半湯,謂之過橋;面有澆頭,以長魚、雞、豬為三鮮。”又在《邗江三百吟》卷九有文:“揚州有徽面之名三鮮者,雞、魚、肉也。大連者,大碗麵也。” 由此看來“大連”之意,一為份量多、大,滿湯、大碗,二為形容其面碼之多、之高級、之豐富,“大連”,取其“大” 者,順口“連”成面矣 。

大連面和大連一點關係都沒有!

說到大連面,就不得不先提起沙市的早堂面(也稱早湯麵),大連面可以說是早堂面的升級版。

沙市這地方屬於長江中下游的重要口岸,生活習俗上受到外來影響很大,你能嚐到上游四川之麻辣,也會品出下江上海之綿甜,更容易吃到漢口的熱乾麵。可沙市人又把口味弄得頗有獨特之處。就拿麵食來說,同樣是吃鹼水面,沙市的早堂面,卻沒有簡單作成漢口的醬濃幹拌的熱乾麵,也沒有作成四川的料足麻辣的燃面,而是取鹼面為本,佐上好骨湯,配精製肉片,而成一碗麵爽湯香肉嫩的早堂面。

這也正是沙市與眾不同的地方。一碗普通的湯麵也做得如此認真。 更有甚者,在上世紀80年代後期,突然出現一種更為考究的湯麵,那就是大連面。這是一種用鮮雞、鱔魚骨和豬大骨煮成的鮮湯,配有豬肉片、油炸鱔魚絲、雞絲、炸肉丸子等配菜精製而成的湯麵。

手捧一碗剛剛打好的大連面,只見湯白、面黃、伴著白的雞絲、深褐的鱔魚絲、金黃的肉丸子以及碎肉末汁,還有綠色的蔥花和黃而透明的油花,升騰著氤氳的白氣,散發出鮮美的香味,誘得人忍不住拿起筷子就將麵條攪拌均勻,然後哧溜一口,咀嚼那煮得恰好,撣得到位的麵條,再喝上一口鮮湯,頓時覺得自腹內升起一股熱氣,令得渾身舒暢極了。每當冬晨,人們吃上一碗大連面,必然全身溫暖,精神煥發。

大連面和大連一點關係都沒有!

不過,在當時物價水平不高的情況下,一碗大連面的售價高出一碗早堂面一倍多,很多人還是不敢輕易品嚐的,可大連面的獨特和美味也使得人們越來越喜歡它。於是很多面館又推出中連面、小連面,其實只是減少了油炸鱔魚絲或是油炸肉丸子。

如今大連面又有了新的搭配,在肉片、雞絲、炸鱔魚絲、炸肉丸子的基礎上,還可選擇魚糕、玉蘭片、香菇絲、豬肚絲、豬肝、豬腰等更多花樣的配菜,可謂是一道美食大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