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裡真的有“水”嗎?

大家在購買翡翠時是不是經常能聽到“水頭好”“水頭足”“水乾”這樣的行話,這裡的“水”到底是什麼?是指翡翠裡有多少水分嗎?“水”的好壞又會給翡翠帶來哪些影響?

古玉論道就和大家講講翡翠的“水”~

翡翠裡真的有“水”嗎?

翡翠的“通透度”和翡翠的“水”是什麼關係?

古玉論道給大家解釋了什麼是翡翠的“種”,其間提到一個概念“通透度”。“通透度”是衡量一件翡翠種質好壞的重要依據,不只如此,它也是翡翠的重要特性之一。所以,同樣作為重要特性,翡翠的“通透度”與翡翠的“水”之間又會是什麼關係呢?

翡翠裡真的有“水”嗎?

翡翠的通透度=翡翠的水頭

在理清“通透度”與翡翠的“水”的關係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白什麼是通透度

翡翠的通透度是指翡翠的透光性,即光線透過翡翠的深度。當光線照射到翡翠表面時,一部分經過翡翠表面被反射回去,另一部分則透過翡翠進入翡翠內部,由於組成翡翠的礦物顆粒的大小、粗細、結合方式不同,所以不同翡翠之間讓光線透過的深度也不相同。

如果翡翠透過的光線多,透光性好,看上去就會越發晶瑩透亮,有“水汪汪”的感覺;如果大部分光線無法透過翡翠,透光性差,翡翠的顏色看上去就會比較“死板”,整體感覺很乾。所以,行內又將透光性稱為翡翠的“水頭”,即翡翠的“水”。翡翠的透光性好,代表翡翠的水頭足、水頭好;翡翠的透光性差,代表翡翠水乾,水頭不足。

翡翠裡真的有“水”嗎?

翡翠的透明度≠翡翠的水頭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了,翡翠的“水”指的就是翡翠的“通透度”。可能很多小夥伴又會有疑問:翡翠的水頭不是指翡翠的“透明度”嗎?是的,相對於“通透度”,大家應該更熟悉“透明度”,從字面意思看,透明度似乎也更符合翡翠“水”的意思。

但嚴格地說,“翡翠的水頭是透明度”的說法並不準確。

透明度是指物體允許可見光透過的程度。不同的物體之所以會表現出不同的透明度,是因為它們對光的反射及吸收程度不同。對光的吸收越強,反射就越強,透明度就越低甚至不透明。而翡翠作為多晶集合體,無法像水晶等單晶體達到完全透明的程度,所以,透明度只能用於幫助我們判斷翡透光性的好壞,不能與翡翠的“水頭”完全畫等號。

翡翠裡真的有“水”嗎?

影響翡翠透光性(水頭)的因素有哪些?

1. 翡翠的顏色

翡翠自身顏色的深淺會影響透光性,顏色越深,透光性越差,即翡翠的水頭越差。

2. 翡翠的厚度

翡翠的厚度越小,透光性越好。市場上就曾出現商家故意將翡翠的背面挖薄,讓翡翠看上去水頭更好的事例。

3. 翡翠的伴生礦物

當翡翠內部的棉、飄花等伴生礦物較多時,光線照射到翡翠上容易發生反射,無法透過,降低了翡翠的透光性,使翡翠看上去有水,但水頭不足。

4. 翡翠的種質

翡翠的透光性與翡翠的種質息息相關,都是衡量翡翠價值的重要依據。翡翠的種質好,說明組成翡翠的礦物顆粒小、結合緊密,當光線照射進入翡翠時,會在礦物顆粒表面發生無數的折射,提高翡翠的透光性,讓翡翠看上去晶瑩靈動。

翡翠裡真的有“水”嗎?

透光性對翡翠價值的影響

1. 對於自身帶有顏色的翡翠,翡翠的透光性越高(水頭越好),翡翠的價值越高。

2. 如果一件翡翠的顏色很好,但透光性很差(水頭幹),它的價值不會很高;但如果它的透光性很好(水頭好),價值就能高出許多。

3. 如果一件翡翠的顏色不好,它的透光性再好(水頭好),價值也不及顏色好、透光性好的翡翠。

4. 翡翠的雕刻造型不同,透光性對其價值的影響也不同。對於戒面、耳環等小件的首飾,透光性(水頭)對其價值的影響沒有顏色明顯;而對於大件的翡翠首飾,如吊墜、手鐲等,透光性(水頭)對其價值的影響較大。

翡翠裡真的有“水”嗎?

翡翠裡真的有“水”嗎?

翡翠的水,神秘而令人驚奇,揭開那層朦朦面紗後,發現苦苦尋找的翡翠靈氣就是水。水,也是翡翠得以區別於其它玉石的一個鮮明且獨特的特徵,無人能出其右,她的潤,她的美,讓人無法抗拒,也無法忘卻。這就是翡翠的魅力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