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西遊記》,都是在“悟空”二字

四大名著中,《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都是描述現實生活中的宏大畫卷,只有《西遊記》寫了傳說、鬼怪妖神,所以也就《西遊記》最能引人入勝,同時沒有思想負擔,可以雅俗共賞。


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西遊記》,都是在“悟空”二字


《西遊記》電視劇從小耳濡目染,長大後捧著本小說一遍一遍的看,每次都能從中獲得新的知識。師徒四人加上一條白龍馬,行走在山野間、市井上、繁華都市裡、妖魔山道上,一走就是十四年,才取得真經,修成正果。


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西遊記》,都是在“悟空”二字


這一路上,不停的遇難,不停的化險為夷,真是出了虎窩,又進了妖窩……為什麼一定要經過九九八十一難呢?這不僅僅是古人對於數字的特定,而是在取經路上師徒四人要做到“悟空”二字。

孫悟空是佛的化身。他本由天地孕育而生,天、地即為父母,於世間是無掛無礙。所以,他憐憫世間弱小生靈,在第一次遇到花果山猴子死去時,便要大鬧地府,於生死簿上勾去所有猴子的名字。他嫉惡如仇,在遇到山賊搶劫時,即便唐僧不許,他也要用金箍棒將這群山賊打死。


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西遊記》,都是在“悟空”二字


唐三藏是一個凡人,自是有著凡人的思想,在求經問佛的途中,困擾他的不是磨難,而是不解之惑。西天取經的路上,他是領頭人,所以首先要“悟空”的就是唐僧,而這個引路者和解惑者,就是孫悟空。


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西遊記》,都是在“悟空”二字


孫悟空能實時的給與他幫助,讓他走出迷霧。他什麼時候悟空了,什麼時候就能見到靈山;他若未能達到悟空,靈山也不是經過八十一難就能達到的。


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西遊記》,都是在“悟空”二字


豬八戒、沙和尚、白龍馬,也是如此,他們的要摒棄的是自己內心的魔,所謂“心動而萬魔生,心止而萬魔滅”,一切的磨難皆在於此。

孫悟空既已經是佛了,為什麼還是要“悟空”?小編覺得,這是由他所接觸的人、事、萬象所造成的。佛法紮根在他的心,但是他沒有接觸到俗世凡塵,他不懂得人的思想,他不知道人的情感。


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西遊記》,都是在“悟空”二字


他一路上護送唐僧西天取經,為唐僧解惑之時,唐僧也在向他傳達重要的情感,那就是凡人的生活、思想、行為、行動,還有凡間的誘惑、衝動、邪惡。作為一個佛者,自然不只是自己是佛,還要弘揚佛法,懲惡揚善。


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西遊記》,都是在“悟空”二字


一切都只在於心,心中存有什麼,身邊便生出什麼。所以這九九八十一難或許就僅僅只是他們慾望的幻想,因為有慾望,有了對萬事萬物的諸多需求,所以才生出了磨難。好比唐僧想快點達到靈山,於是妖邪便造出了一個假靈山。


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西遊記》,都是在“悟空”二字


西天取經的過程,是一個修心的過程,是一個放下的過程,也是一個“悟空”的過程。“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