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可怕的顺德人”,41岁白手起家,54岁再创业,六年做到

40年前,在广东顺德河边的荒滩上,

他搭了几个窝棚,开始创业。

1994年,一场洪灾,瞬间把他的工厂全部淹没。

54岁的时候,他再次创业,6年做到全球第一。

他就是格兰仕创始人——梁庆德。

这个“可怕的顺德人”,41岁白手起家,54岁再创业,六年做到

41岁白手起家

是金子总会发光。1937年6月,梁庆德出生于广东顺德。

家里一穷二白的他,从小就养成自立自强的性格,敢打敢拼,有自己的想法。

18岁时,进入供销社当业务员。凭着出色的能力和过人的胆识,梁庆德在国企混得风生水起,27岁时,已是顺德桂洲印刷厂厂长,后来,又先后担任羽葵工艺厂厂长、顺德桂洲工交办公室副主任。

按照这个节奏发展下去,梁庆德“出将入相”——进入官场也是迟早的事,以他的能力,将来在仕途上不可限量。

但是,他却想成就一番事业,只是一直苦于没有合适的时机。

1978年,一场振奋人心的春风袭来,梁庆德再也按耐不住心底的冲动。

这一年,41岁的他拉着十几个工友,在顺德河边的荒滩上,搭起几个窝棚,挨家挨户收购鸡鸭鹅毛,再做成鸡毛掸子,拿到城里去卖。

当时,河上没有修桥,去城里要游泳过河,而且生活条件简陋,梁庆德白天带领大家伙干活,晚上就睡在河边。

虽然很苦,但是梁庆德没有放弃,在最困难的时候,主动拿出自己的积蓄,帮厂子渡过难关。

坚持两年之后,情况终于有所好转,这时梁庆德到镇里贷款30万,成立了桂洲羽绒厂,用这笔钱,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终于在羽绒生产上站稳了脚跟。

到1991年,羽绒厂销售额已超一亿元。如果按照这个节奏发展下去,梁庆德妥妥的羽绒大王,跑不了。

但就在羽绒厂发展势头正猛的时候,梁庆德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的人生也就此反转。

54岁再度起航

俗话说,跳槽穷半年,改行穷三年,但是梁庆德表示不服。

1991年3月,他去日本考察,在当地超市看到一种神奇的小家电——两分钟就把水烧开的微波炉。

这可把梁庆德惊呆了,从小到大,他都是用柴火或者煤炭烧水,怎么也要十几分钟,这个不起眼的小玩意,居然分分钟就搞定了。

震撼之余,梁庆德产生一种直觉,这东西在国内肯定有大市场。

回国之后,他马不停蹄地对微波炉市场进行摸底,当时在国内,微波炉还是新鲜货,年销量只有区区20万台,对于11亿人口来说,可以忽略不计,而且有七成产品,被财大气粗的上海人买走。

东西很好用,为什么销量这么低呢?调查一番之后,梁庆德明白了,原来是价格太高,3000元的售价,几乎是一年的工资水平,有几个人买得起呢?

那么,只要把价格降下来,也就不愁卖不出去了。

想法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梁庆德生产微波炉的想法,遭到所有人反对。

要知道,当时羽绒厂如日中天,获利丰厚,谁都不愿意放弃;而且从羽绒到家电的跨度,也实在有点大,最后,梁庆德当时已是54岁,已经过了瞎折腾的年纪了。

但是,梁庆德却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他认定的东西,绝不悔改,执意进军家电行业。

当年6月,格兰仕在顺德成立,梁庆德以54岁高龄再度创业。

新生的格兰仕,面临严重的技术问题,由于缺乏经验,第一个月,格兰仕生产10台微波炉,其中8台,要么火力过猛,要么启动太慢,其余的2台直接报废。

这个“可怕的顺德人”,41岁白手起家,54岁再创业,六年做到

面对漏洞百出的生产线,梁庆德费尽周折,找到上海工程师陆荣发,希望用自己的宏伟计划和赤诚之心,得到对方的指导。

但是,却遭到无情拒绝。

求贤若渴的他,不顾老脸,上演了一出现代版“三顾茅庐”,三赴上海滩,终于打动陆荣发。

接着,梁庆德又说服俞尧昌等人,加入格兰仕,撑起生产、技术、企划、外贸等部门。

然而,梁庆德的凌云壮志,却遭到国内外很多人,甚至竞争对手的无情嘲讽。

有人说:一个做鸡毛掸子的,还想痴心妄想做微波炉,真是可笑!

日本东芝表示:就你们这些员工,也想做微波炉,简直是白费力气。

美国惠而浦更是一口断定:这下好了,不用我们亲自出手,不出一年,格兰仕肯定玩完。

面对冷嘲热讽,梁庆德丝毫没有动摇,他知道,只有真正把产品做出来,才能一雪今日之耻!

可怕的顺德人

古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今有梁庆德,厂区竖耻辱牌。

他在厂区竖起长1米、宽0.7米的耻辱牌,把对手的嘲讽高悬头顶,并带领全体员工立誓,5年之内,把微波炉做到全球第一。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梁庆德准备带领员工,大干一番的时候,1994年6月,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不到十分钟就把厂区给淹了,设备瘫痪,厂子不得不停产。

当时,有媒体断言:格兰仕玩完了。

军心动摇、命悬一线,梁庆德却是一脸淡定,他大手一挥,借钱给每个员工发三个月工资,并且言明:是走是留,全凭自愿。

拿到钱的员工们不但没有离开,反而为梁庆德的魄力所感动,全部留了下来,并且主动要求实行两班倒,让没有受损的机器24小时运转。

人心齐,泰山移。

格兰仕所有人团结一致,拧成一股绳,不仅在三个月内恢复了生产,而且在当年年底成为全国微波炉销量冠军。

坐上头把交椅的梁庆德,没有沾沾自喜,反而充满危机感。因为前有松下虎视眈眈,后有惠而浦和蚬华联手封杀,格兰仕处境不妙。

为了扩大优势,梁庆德打破常规,推出全国上门服务,同时坚定实行“价格驱动、引导消费”的营销战略。

这个“可怕的顺德人”,41岁白手起家,54岁再创业,六年做到

当初进军微波炉行业,梁庆德就意识到,售价高是销量低的主要原因。

从1996年起,短短7年内,格兰仕进行了9次大规模降价,大打价格战,而微波炉的价格,也从3000元,狂跌到300元,成为人人都买得起的国民商品。

梁庆德也因此举,被人冠以“价格屠夫”、“可怕的顺德人”称号。

1998年5月,价格战开打两年之时,格兰仕坐上全球微波炉销量的头把交椅,也把昔日嘲笑自己的一众竞争对手踩在脚下,竖立在厂区的“耻辱牌”也光荣“下岗”。

后来,格兰仕达到巅峰,全世界每两台微波炉里,就有一台是格兰仕出品。

做500强企业,不如做500年企业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即使登顶全球第一,梁庆德也没有敢放松,在他看来,暂时的成功,不等于永远的成功。

格兰仕虽有微波炉垄断之名,但却无垄断之利。而年产1500万台的生产能力,也让格兰仕遭遇天花板。

2000年9月,格兰仕豪掷20亿,进军空调业。

当时,中国空调市场还处于完全竞争状态,格力、海信、春兰等大品牌,都没有形成垄断。

在微波炉行业,格兰仕已经找不到对手,但是毛利率只有可怜的3%,而空调却高达20%-30%,可谓暴利。

20亿砸下去,格兰仕迅速崛起,产品上市第一年,销量就达到60万台,2004年,格兰仕更是超越格力、美的、科龙,成为中国空调出口冠军!

为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格兰仕还斥巨资,在中山建设全球最大的空调生产基地。

后来,在家电市场一片低迷之时,格兰仕逆势而上,扩大经营规模,大肆招兵买马,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之时,更是投入巨资,加强研发力量。

在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之中,梁庆德抓住时机,壮大自己,2009年时,格兰仕空调销量超过百万,成为国内最大赢家!

这个“可怕的顺德人”,41岁白手起家,54岁再创业,六年做到

结语

从中年创业,到遭遇百年洪水。

从再度启航,到微波炉全球第一。

从转战空调业,到年销量过百万。

不得不说,梁庆德的一生已是传奇,但是至今,梁老先生还在奋斗,他要将格兰仕做成百年企业,用一生诠释“创业”二字。

有些人觉得,创业是年轻人的事情,过了三十岁或者四十岁,就不能创业了,但是梁庆德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创业是不分年纪的。

刘邦“造反”的时候,已经42岁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流亡多年,62岁才登上王位;姜子牙更是72岁才出山,辅佐周武王建立周朝……

所以,不要担心年纪,人生处处是起点,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