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寻找现代工业的时光印记

从早期煤炭开采到城市教育事业发展

记录了唐山近现代工业的成长历程

将带您沿着历史的车轮探索唐山现代工业的发展,一同重温劳动模范的光辉事迹、了解大地震后的涅槃重生 ... ... 从中体会新唐山的点滴变化。

唐山是一座资源型百年工业重镇,为共和国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解放初期,唐山初步形成以钢铁、装备、化工、能源、建材为主的五大支柱产业。

开滦煤矿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各项事业百废待兴,基础设施建设急需开展,大力发展重工业成为了燃眉要务。在煤炭大幅减产之时,开滦勇挑重担、排除干扰,源源不断地为国家供应着工业“原粮” —— 煤炭。

唐山.寻找现代工业的时光印记

开滦原煤产量曾一度占全国煤炭产量的十分之一,精煤产量占全国煤炭产量六分之一,曾两次称赞开滦为国家“出了力、救了急、立了功”,这九个字恰恰也是当时唐山对全国经济建设、现代化工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准确写照。

首都十大建筑

1959年在国庆十周年来临之际,启新水泥厂生产的“马牌”水泥用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北京工人体育场、北京火车站等首都十大建筑,充分展示了启新水泥为新中国做出的伟大贡献。

唐山.寻找现代工业的时光印记

转炉的故乡

钢铁工业一直是唐山的支柱产业,经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唐山钢铁从早期转炉转型成为世界先进水平的清洁钢厂。1952年,唐钢试验成功“侧吹碱性转炉炼钢法” 并投产,被国家科委认定为“国家级发明”,在我国冶金工业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唐山.寻找现代工业的时光印记

1952年至1956年,唐钢先后调出200多名技术骨干到全国各地钢铁企业传授技术,支援发展转炉生产,唐山也因此被称为“转炉的故乡”。

唐山.寻找现代工业的时光印记

如今,唐钢成功探索出一条城区钢铁企业与城市和谐共融的科学发展之路,以绿色制造企业的靓丽身姿,向世人展示着中国钢铁企业的全新形象。

劳模事迹 工匠精神

从新中国到改革开放,在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努力创建新型工业化城市、奋力开创唐山发展新局面的历程中,涌现出了一批工作扎实、无私奉献、成绩突出的先进典型。

唐山.寻找现代工业的时光印记

唐仲谦,中国第一辆轨道检查车的设计者。1952年1月,唐仲谦接到操邀请后,他就把全部心血放在了设计上。在整个设计工作中,经历过几十次失败,但他始终没有动摇。经过200多个昼夜的奋战,他把轨道检查车的1000多种主要机件全部设计完成。1953年4月,中国第一辆国产EX型轨道检查车终于在唐山机车车辆厂问世,为国家铁路建设作出贡献。

唐山.寻找现代工业的时光印记

华夏第一炼钢工郑久强,能够准确目测炼钢炉温,技术创新成果使吨钢生产成本下降50元,同时他还推进清洁生产,实现二次能源利用率达到70%,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技能竞赛转炉炼钢工第一名、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唐山.寻找现代工业的时光印记

还有“矿山老愚公”吴旭芝、“金牌工人”张雪松等等,他们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唐山涌现出的全国劳动模范,他们的身上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激励着每代劳动者更加奋进前行。

涅槃城市再创辉煌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震惊中外的唐山大地震突袭而至。灾难发生后,英雄的唐山人民承受着巨大的内心悲痛,以“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积极重建家园、恢复生产,使全市工业迅速恢复至震前水平!

唐山.寻找现代工业的时光印记

震后恢复生产搭建厂房

唐山.寻找现代工业的时光印记

震后第十天

马家沟生产出第一车“抗震煤”

唐山.寻找现代工业的时光印记

震后28天

唐钢炼出震后第一炉钢

唐山紧紧抓住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机遇,以工业立市兴市,历经十年重建、十年振兴、二十多年快速发展,一座现代化城市屹立在渤海之滨。震后四十多年间,唐山先后获得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等荣誉。除此之外,1991年第二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运动会、2016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第10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也都曾在这里召开。

唐山.寻找现代工业的时光印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