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親子關係寫照:“沒想到,爸爸竟然不記得我的生日”

"這麼簡單的題你都不會?!"

這句話兩端的面部表情,一邊是嚴肅地板著臉,一邊是連連點頭的困窘。這樣的場景,也許在中國任何一個家庭的書桌前都出現過。

這次情況有點不一樣。2019年1月18日下午,在廈門市大同小學室內籃球場,孩子和爸爸換了個位置:小女孩兒雖然站起來才和爸爸坐著一樣高,手指在卷子上戳戳點點的樣子,活像個小老師——平時在家,爸爸也是這樣"教育"她的。

這是一場親子角色換位的特殊考試,西瓜視頻綜藝《考不好沒關係?》節目組給50位爸爸編好序號,在考桌上現場答題。孩子坐在一邊,通過大屏幕同步"監考"。

當代親子關係寫照:“沒想到,爸爸竟然不記得我的生日”

爸爸們考試的題庫和孩子一模一樣,錯誤答案花樣百出——標出下面詞語的正確讀音,錯得很有福建特色:"彷彿"變成了"huangfu(恍夫)"。把下面成語補充完整,有的家長還沒從電影裡回過神來,"學貫中西"填成了"不問中西"。

讓爸爸們在鏡頭前變成"小學生",回答自己的孩子每天要面對的問題,是節目組設計的一項主要內容。西瓜視頻相關負責人介紹,《考不好沒關係?》共整合了近 10 萬條小學生考試真題,每期邀請 21 組不同職業、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地域文化的素人家庭,讓他們參與考試。節目共 12 期,252 組家庭的爸爸將在節目中挑戰小學試題。孩子們可以看到爸爸做自己考題時的搞笑囧態,家長們也能切身體驗孩子坐在考桌前的緊張心情。

每次鏡頭切換到爸爸的特寫時,旁邊的字幕上總會出現他們的姓名、職業、學歷。有的爸爸學歷不高,還有的爸爸看到自己錯得離譜的答案被放映在大屏幕上,紅著臉站起來,小聲地說自己"沒學過拼音"。

對於爸爸們來說,這次考試考不好,確實沒關係。成績和排名並無意義,在知識上,父母並不一定要比孩子們懂得更多。《考不好沒關係?》節目組的相關負責人坦言,節目設置這個環節的初衷不是讓爸爸們在得分上爭個高下,而是希望促進親子之間的相互理解。

但是對於孩子們來說,"考不好"通常"有關係"

在節目組走進線下的這場"社會實驗"中,10號爸爸原涵拿了生活測試和綜合測試的雙料第一,兒子原偉瀚跟著爸爸蹦蹦跳跳地領了兩次獎。可是兒子的期末成績並不像這場"特殊考試"一樣令人滿意。跟班主任說起孩子的成績時,原爸爸也自責:"一二年級跟得很緊,到三年級這段時間關心有些不夠。"

當代親子關係寫照:“沒想到,爸爸竟然不記得我的生日”

這位從小通過考試走出來的爸爸,是廈門改革開放的同齡人。他表示,現在的教育環境和自己小時候已經天差地別,但對成績的重視和考試的壓力似乎越來越重了。

在教育焦慮更多的當下,現有的考核標準不會因為個人的意志很快改變,標準的變化也需要時間。"我們比較被動但也要適應,"原爸爸在電話裡說,"我也是通過公務員考試得到現在的工作,算是教育的受益者……噢對了,還有高考擴招。"

在孩子的成長中,他和愛人"沒法提供另一個模板",既然現在考試還是最重要的方式,那我們就用自己最熟悉的方法教育孩子。

這個特別的考場上還有另一張試卷。這張"生活試卷"一式兩份,爸爸和孩子回答同樣的15道問題,包括"您和孩子說最多的話是什麼?""上次對孩子發脾氣是什麼時候?"

根據爸爸們的回答,他們對孩子發脾氣的原因往往跟學習成績相關。而他們跟孩子說的最多的話,出現頻率最多的回答有三種:"快點";"好好學習";以及兩者的結合——"快點去學習"。

學習似乎成了親子關係的主軸。這種父母對孩子觀念上的強化也在影響孩子對自我的認知。試卷上有一個針對孩子的問題:你的偶像是誰?不少孩子的回答是:學霸。

在周圍的普遍焦慮之中,原涵也和所有父親有著同樣的矛盾:現實中要面對升學考試的壓力,但也希望孩子順著天性快樂成長,在玩耍中養成習慣和性格。兒子對音樂感興趣,他會給孩子報班找老師。試卷上問孩子"最喜歡的卡通人物"和"最希望收到的禮物"的問題,他都能跟兒子保持十足的默契。

不是所有的爸爸都跟孩子有這樣的默契。很多爸爸不知道孩子最好的朋友是誰,也記不清他們鞋子的尺碼,甚至有的爸爸寫錯了孩子的出生年月日。

"很多爸爸過後有反思:確實是太不瞭解孩子了。"大同小學三年一班的班主任蘇老師說。

蘇老師說,在《考不好 沒關係?》組織的"特別家長會"上,學校常常會邀請心理專家過來給父母講課。專家常常提到的一個現象就是"提前到來的青春期":在三年級孩子就開始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

對工作了一天回到家的媽媽來說,這種變化常常在身心俱疲的狀態下被簡單識別成"孩子不聽話了"。下班更晚的爸爸回家時,媽媽的負面情緒也會傳遞給爸爸。這種"不乖""不聽話"的信號傳遞下去,父母和孩子的溝通一旦出現小矛盾,就會快速進入惡性循環。

節目製片人凌霞接受採訪時說,很喜歡韓劇《請回答1988》中的一個片段,女兒德善在家裡排行第二,姐姐成績非常優秀,弟弟還小,又是男孩子。德善成了家裡最容易被忽視的一個。爸媽每年都會在姐姐生日那天順便給二女兒過一個生日。在某一年的家庭生日會上,德善終於無法忍受,一個人跑出家門,坐在臺階上將積壓已久的情緒哭出來。

充滿歉意的爸爸給德善補過了一個生日。其中有這樣一段對話——

德善:阿爸,人一定要有夢想麼?沒有夢想就一定要被嘲笑或者看不起麼?

爸爸:德善啊,不是這樣的。爸爸年輕時也沒有夢想。後來有了你們三個,爸爸的夢想就是你們三個健康快樂地長大。爸爸也是第一次做爸爸,所以有的時候做錯了,希望你能原諒爸爸。

"每個中年人,扛著家庭的責任,多多少少,不可能不吵架的。"凌霞說。節目的初衷,就是想讓家庭從"生活重壓下的一地雞毛"中暫時跳出來,在身份互換的情況下找回對至親的愛和同理心。

在後期剪輯的過程中,她發現一些節目組認為口才不錯的爸爸反而沒有什麼表現,平時不怎麼會說話的父親,總能在離別的那一刻迸發出強大的情感。這些爸爸的共同點都是"在生活中做到了真誠"。

在《考不好 沒關係?》第二期的節目中,12號女兒連續幾次都沒能幫爸爸搶到答題機會,忍不住哭了出來。爸爸郭紹峰望著"監考區"急出眼淚的女兒,現場向主持人申請退賽。

這位父親的工作跟"一帶一路"項目有關,因為工作內容涉密,工作期間也無法和外界保持聯繫,長年跟家人聚少離多。節目播出後,不少記者想要採訪他,但節目組裡和他私下裡最熟絡的導演也沒法跟他聯繫上。

在節目現場,他看著抹眼淚的女兒,終於有了一次跟她溝通的機會:"爸爸是雲南出來的孩子,我考到蘇州上大學,我比全學校的人都低兩百分。到今天為止,你爸沒考過一次輕鬆的試。所以今天說考不好沒關係,是我認為的一個偉大的前提……一生當中,我多麼期待考不好沒關係啊!" 這位平時不苟言笑的父親面色依然是一貫的平靜,看不出波瀾。

當代親子關係寫照:“沒想到,爸爸竟然不記得我的生日”

凌霞回憶,這只是錄製中無數小插曲中的一個。導演組內部把找嘉賓俗稱為"談戀愛":導演要和爸爸孩子聊成熟人,聊到對這個爸爸和孩子家庭的方方面面都能對答如流。"在芸芸眾生之中,每期節目(只選擇)21個爸爸。"——這是導演組面對的考試,嘉賓的語言特色、知識結構、外形、口才等等等等都是知識點。考量這麼多,凌霞給執行導演強調最多的還是坦誠。"真實是我們的第一標準。"

因為製作時間非常緊張,節目本身在錄製中首先砍掉了常規設計的"綜藝點"。但因為"日常不經意積累的真誠",在舞臺的燈光下,在專業主持人的互動裡,這些不善言辭的爸爸會在離別時刻迸發出強烈的情感,"可能人生整個長河裡,都不會有幾個這樣的時間點"。這種真誠是親子之間相互理解的前提。

就像廈門爸爸原涵的微信暱稱就叫"原爸爸",這個名字是孩子出生那天改的。"很興奮,走出醫院就把這個(微信名字)改了!"

改名後,原爸爸收到很多意料之中的來自親戚朋友同事好友的祝福:"恭喜啊!哈哈,名字都改了啊。"後來新加的好友也常常問起。

兒子慢慢長大,"原爸爸"這個微信名字也用習慣了,再也沒改過。相比孩子剛剛出生的興奮,原涵現在更多把這個名字看作一個要實現的承諾:"雖然現在問起這個名字的人不多,但朋友看到還是會覺得溫暖吧。我也希望在孩子心裡是一個溫暖的人,這個名字也意味著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