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的兩難抉擇:留在小鎮還是回大城市?


疫情後的兩難抉擇:留在小鎮還是回大城市?

這個春節過後

是留在家鄉工作,還是回杭州。

對於我來說,變成了一道很難的選擇題。


因為疫情,這個年過得漫長而無味。

本來初七就該返杭的我,在老家小鎮硬是多呆了10幾天,在這期間,我老爸想盡辦法要把我留在老家,為此天天用他的老爺手機給各種平時從不聯繫,但在這件事上可能幫得上忙的親戚朋友打電話。

只可惜這麼多天過去了,我爸過打招呼的那些大佬們,沒有一個給出迴音。

於是我爸馬上總結了失敗經驗,得出了一個讓人根本無法反駁的結論——人終歸還是要靠自己,靠別人都是空的。

這事要是放到從前,我多半隻會覺得我爸胡鬧;

但今年我不這麼認為了,我只覺得無奈;

為自己,也為我的家人。


疫情後的兩難抉擇:留在小鎮還是回大城市?


01

我在大城市一事無成

父母在小鎮已經老去


有人說:每一次返回故鄉,童年記憶中的某一部分就會碎給你看,一次碎一點,直到全部破碎。


成年人不能安靜下來細想這個話題,一想就滄桑了。

但是有些問題是沒法逃避的,長大是一個挺殘酷的事情。


首先是我的發小們,那些和我一同長大的男孩女孩,如今都已變成了某個小朋友的爸爸媽媽,他們的人生已經步入了下一個路段,把我遠遠地甩在後面,春節照面,又熟悉又陌生,只好尷尬一笑,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疫情後的兩難抉擇:留在小鎮還是回大城市?

然後是我的父母,我爸工作了23年的工廠去年年底宣佈倒閉,我媽工作的蛋糕廠今年受疫情影響,生死未卜,開工無期。


從小到大,我爸在我眼裡就是那種左右逢源,八面玲瓏的社交達人,雖然愛吹牛逼,但靠著強大的社交能力,確實也辦成許多事。但是今年春節,我爸為我能留在本地工作,為他和我媽的新工作,求了很多人,但收效甚微,基本沒人理他。

為此,我媽嘲諷他是熱臉貼人家的冷屁股。

但其實我知道,我媽心裡也挺難過。


說到我媽,我媽的脾氣素來很好,我長這麼大,幾乎沒見過她衝誰發特別大的火,但是今年春節,因為家裡裝修的問題,我媽居然當著所有親戚的面發了一通大火,登時嚇壞了我的那些姑姑嬸嬸們,可能是因為更年期到了,也可能是忍氣吞聲太久,最終在沉默中爆發。


最讓我心疼的是,我媽雖然從軟弱變厲害了,但是也老了,她頭上的白頭髮越來越多,有好幾次我想幫她拔掉,但我媽說白頭髮會越拔越多,於是果斷拒絕,我只好作罷。


哎,雖然我不願意承認,但我的父母,真的老了。

更讓我難過的是,他們老了,我卻還沒有長大。


我在杭州這麼些年,一沒找到對象,二沒攢到錢,

想來也真是有點對不起他們。


02

小鎮還是大城市?

我爸替我算了一筆賬


我爸堅決反對我返回杭州工作。


為什麼?


因為他算了一筆賬。


按照我爸的算法:如果我像我表妹表姐表哥一樣,留在老家工作的話,哪怕一個月只賺8k,但是因為離家近不用租房,就省掉了一大筆房租費,小鎮消費低,吃飯也花不了幾個錢,一個月撐死1000塊錢,這樣一個月至少能存6k,這樣一年至少能村7w左右,但是如果我回杭州,那完蛋了,杭州一個月的房租多貴啊,一年下來也快2w了,光房租就2w了,你還得點外賣吧,杭州的外賣多貴啊,一個月下來怎麼也得有小1000了吧,一年下來就是1萬多,這還只是吃住,你還得聚餐吧,你還得買衣服吧,你還得出去玩吧,杭州的消費就是比小鎮高很多啊,一年到頭算賬的時候根本剩不下幾個錢,這也是事實。


而且我爸認為在小鎮上找對象也更方便,因為小鎮就是熟人社會,大家互相都知根知底,資源共享,互通有無。


再有就是房價,小鎮的房價雖然也越來越貴了,但是放在杭州的房價面前,依舊是個小老弟,杭州的房價幾乎是老家的2倍還多,憑藉我個人的力量,在杭州買房幾乎沒什麼希望,但是如果在小鎮,我自己的積蓄加上我爸的一部分資助,當下就能立刻買房。


也就是說,無論從存錢,還是找對象結婚,還是買房來說,留在小鎮都要比去杭州划算。


疫情後的兩難抉擇:留在小鎮還是回大城市?


03

留不下的小鎮

不甘心的杭州


但小鎮也不是誰想留,就能留下的。


小鄉鎮最大的特點是熟人社會,階級固化嚴重,一富富一窩,一窮窮三代,富貴和貧窮在這裡代代遺傳。


很多人覺得大城市冷漠,其實小鎮比大城市更現實


這裡的官本位思想比大城市嚴重得多,在我父母這輩人眼中,沒有體制內的工作約等於沒有正式的工作,基本等於沒有出息。


然而,想在小鎮找個體制內的工作哪有這麼容易?


小鎮有一張看不見的網,在這裡人情關係是終極奧義。

有背景有關係的基本都穩住了,沒背景沒關係的大多還漂在外面,

大城市雖然艱難,但是比小鎮要公平許多。


對我來說,不能留在小鎮工作的原因有很多,一個是我多年都生活在大城市中,早已習慣了這裡的秩序,一個是我的工作經驗基本都是適用於互聯網企業,小鎮單一的產業結構對我這個工種的需求很少,基本找不到工作。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我在小鎮沒有任何背景資源,小鎮目前單一化的產業結構也滿足不了我的職業發展。

而對於杭州這座城市,我的心情同樣複雜,我來到這座城市的最初,並沒有想在這裡久留,就想著賺點錢然後回家,誰知道三年過去了,錢沒攢多少,倒是適應了這裡的生活,不想回家了。

在這裡,有讓我望而卻步的高房價,也有我最親密的朋友們,有昂貴的房租,也有遍地的工作機會。有鐵錘也有黃金,有夢想也有幻滅,這是一個給人希望又讓人不甘的城市。


留不下的小鎮,離開杭州又不甘心,其實最尷尬。


4

哪怕終要歸順

仍盼春暖花開


人是一種很需要鼓勵的動物,哪怕是處在再惡劣的環境中,只要能讓你看到一絲希望,你就能夠在這條孤獨的道路上堅持走下去。

疫情後的兩難抉擇:留在小鎮還是回大城市?

很多年輕人為什麼從北上廣深撤退回到二三線城市,甚至撤回十八線小縣城,就是因為努力了許多年,青春眼看所剩無幾,但並沒有賺到多少錢,也沒有做成什麼大事情,工作上的成就感和個人的價值體現更是無從說起,而且還貢獻了自己的健康,回頭看一眼,好好算一筆賬,確實很容易就得出“大城市不值得”的結論。

但是如果在這個過程中,你做成功了一件事,不需要多,可能真的只需要一件事,你就會得到鼓舞,你就會覺得之前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有價值,有意義的。

對我來說,可能就還缺少這樣一個可以說服自己繼續留在大城市的契機吧,我不知道這個契機何時會出現,也不知道自己還能堅持多久。

也知道人活在這個世界上,不能總想著自己,父母一天天老去,時光殘酷不等人。

也許我最終還是要回到老家,回到父母身邊去,盡獨生女的責任讓他們老有所依,也許終有一天也會和我那些同學一樣結婚生子,為人父母,但是在那之前,我還想再試試看。


杭州連日晴天,眼看就要春暖花開。

希望疫情早日散去,轉機早日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