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派近百億消費券,消費基金受熱捧平均漲超27%

各地派近百億消費券,消費基金受熱捧平均漲超27%

各地紛紛“撒券”,你投入美食的懷抱了嗎?

根據浙江新聞報道,4月10日10時,杭州發放第四輪消費券,僅僅109秒,150萬份、價值7500萬元的消費券就被一搶而空,再次告訴我們什麼叫做“手快有手慢無”。

各地派近百億消費券,消費基金受熱捧平均漲超27%

就像之前的搶人大戰一樣,一批二三線大城市在發放消費券這件事上,也是毫不手軟。南京、寧波、北京等多城市接力似的發放了過億的消費券。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已有40多個城市陸續發放了總額近百億元消費券,其中餐飲、旅遊和零售行業是投放重點領域。


“消費券”能否撩得動“消費"呢?


雖然,各地紛紛出臺的消費券活動看起來熱鬧非凡,但這一系列的活動是否真的起了實際作用呢?


全球疫情衝擊下經濟萎靡,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僅為52130億元,同比下降20.5%。


按不同消費類型來看,餐飲收入為4194億元,下降43.1%;商品零售為47936億元,下降17.6%。

各地派近百億消費券,消費基金受熱捧平均漲超27%


疫情對全球經濟的衝擊主要體現在三點:市場上的錢少了,多行業不能開工了,老百姓風險偏好降低,花錢不再大手大腳了。


這裡的關鍵就是怎麼刺激國內消費,也即怎麼讓老百姓開始“買買買、吃吃吃”模式。一般而言,當我們發現小金庫空虛,擔憂未來的工資下降時,我們就開始關注性價比了。


而消費券就能比較好的解決消費者內心糾結的問題。


本來在當前的情況下,十塊錢的奶茶、小吃還顯得有些小貴,而加上三四塊錢的消費券折扣瞬間就變得比較有性價比。本來,五十塊錢的門票還有點高攀不起,而加上十塊錢的消費券瞬間就變得“和藹可親了”。


這樣,消費券使得大多數消費者糾結的心理得以疏通,二維碼一掃,煩惱統統忘掉。對於消費行業來說,訂單也就來了。因此,消費券雖然數額不大,但是卻能帶動多倍的消費,這就是消費券的乘數效應。


從實際結果來看,根據微信公佈的消費券使用數據,從3月27日“湘消費”小程序上線,到4月7日,湖南線下微信支付消費增長270億。深圳市羅湖區4月1日首次發券,僅6天帶動消費超30倍。青島市城陽區消費券上線後,帶動消費14倍。


消費券短期效果已現,消費基平均漲幅27%


都說“牛市看勢,熊市看質”,雖然當前股市處於磨底階段,算不上熊市,但是市場情緒偏悲觀,風險偏好偏低已經石錘。


流動性充裕、市場情緒樂觀的時候,想象力有多高,估值就有多高。而像當前的市場,沒有堅挺的盈利是是不被看好的,稍有瑕疵就被會被殺跌。


因此,逆週期防禦以及具有剛需的大消費行業,疊加上一大波消費券的催化,其未來盈利的有著堅實的基礎的。


具體來看,上週(4月7日-4月10日)上證綜指上漲1.18%、申萬商業貿易上漲1.80%,上週商業貿易指數跑贏上證綜指0.61個百分點。


各地派近百億消費券,消費基金受熱捧平均漲超27%


根據中國基金報報道,108只名稱中含有“消費”的基金中今年以來平均收益超過27%。


以年初以來淨值增長率為指標,排名前9都是消費主題基金。而從淨值表現來看,消費主題基金更是佔據了前40位的絕大席位。


各地派近百億消費券,消費基金受熱捧平均漲超27%


同時,易方達基金經理蕭楠認為由於前兩天由於短期情緒導致股價殺跌,修復了消費板塊估值,同時也給了我們良好的投資機會。


附:各大基金公司密集籌劃消費主題基金,下週更是有21支消費基金髮布。


各地派近百億消費券,消費基金受熱捧平均漲超2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