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迷們知道“木牛流馬”的來歷嗎?

軍迷們知道“木牛流馬”的來歷嗎?

圖為當代人追慕仿製的“木牛流馬”模型

瞭解歷史的人都知道,“木牛流馬”出自於《三國演義》。它們是1700多年前蜀國丞相諸葛亮用來運輸糧草和物品的運輸工具。一千多年來,諸葛亮留下了無數故事、傳說,現今依然令人回味不已。

晉·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 建興 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 斜谷 出,以 流馬 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於 渭南 。" 這神奇的木牛流馬幫助蜀國解決了兵員不足的問題,打破了敵人對給養線的封鎖,將蜀軍急需糧草準時送到,為蜀國穩定政權,平定騷亂,立下了赫赫戰功。然而這些工具如曇花一現,未能留傳下設計圖文。這一謎團也就一直留存在歷史中……

更有民間傳說解釋這木牛流馬是諸葛亮與其夫人的合力之作,但正史未有提及。

這還得從黃月英與諸葛亮的婚事談起。黃月英是東漢末年沔名士黃承彥的獨生女兒,受其父親及其父輩們的耳濡目染,自幼熟讀經史,多才多藝,是巾幗少有的奇女子,是世界上發明機器人的奠基者、創始人,還可以說是發明創造機器人的開山鼻祖。她發明創造的木狗、木虎、木人,曾使諸葛亮驚羨不已,連連稱奇。諸葛亮對黃月英發明創造的木狗、木虎、木人,更是端詳良久,細細揣摩,默記於心。

黃月英為了考察諸葛亮是否真有過目不忘的超人之才,在成親的前一個月,請她父親向諸葛亮提出了"三不"條件,即結婚時,一不坐轎,二不騎馬,三不乘船。(船,隆中民間的旱船)。

這"三不"條件,確實讓諸葛亮為難了一陣子,他想:不坐轎,不騎馬,不乘船,難道叫新娘子步行?再說,我若讓新娘子步行,豈不讓人笑話,況且新娘子面子也過不去,這可叫人如何是好。這可真是件頭疼的事。

有一天,諸葛亮坐在對面的棋山上,腳瞪一塊石頭,苦思冥想。突然聽見山下有人驚叫:"牛驚了!牛驚了!"定睛一看,原來是山下拉碾子碾米的牛驚了,把碾盤中心的樁拉斷了,牛拉著碾磙在地上跑。諸葛亮望著牛拉的碾磙發呆。猛地,他把自己後腦勺一拍,說道:"有了!"就往家裡跑。原來,他想到若在碾磙上安個架子不就可以坐人了嗎?於是,說幹就幹,他和書童就地取材,鋸的鋸,砍的砍,一連幹了三天三夜。

臘月初八,是黃月英出嫁的日子,黃承彥的院裡院外擠滿了祝賀的客人,當然也不乏看熱鬧的人--看他黃家姑娘如何到婆家去,看他諸葛亮如何來娶新娘子。

快到晌午的時候,隆中附近的黃家山下,出現了一個彩色的影子,由小到大,越來越清楚。"接親的來了!"隨著這喊聲,看熱鬧的人從黃家院子裡湧出。取親的隊伍中,只見諸葛亮和書童一前一後坐在一個被紅色布幔圍著的"臺子"上,在"臺子"下,一邊一個如同大碾盤一樣的東西滾動著,前面有一個似牛非牛似馬非馬的東西拉著走,說它是轎子沒人抬,說它是馬卻不是馬,說它是船卻在旱坡走。大家圍上去看稀奇!有的摸摸這,有的摸摸那,還有的拍拍那似牛非牛似馬非馬的東西,圍著書童問這是啥東西?書童樂呵呵地對大家說:"這是我家先生為接新娘子而造的'木牛流馬 '!"

"哈哈!木牛流馬,多新鮮的名字!"

由上述故事可見,這個設計的構想的確是與黃夫人有很大的關係。至於黃夫人對子女的教育更被人們傳為佳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