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牛流馬”真的如電視劇中的一樣神奇麼?它真的能自己動麼?

說起諸葛亮,大多數人都不會陌生,他是漢末三國時期的奇才,為謀士,曾在未出時定下了三分天下之計;為說客,能孤身說服孫權聯劉抗曹;為政,能使蜀漢吏不容奸;為將,則能斬司馬懿三千將士。除此之外,他還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家,據記載,小至饅頭、孔明燈,大到損益連弩,木牛流馬,都是他發明的。一千八百餘年後,饅頭、孔明燈、孔明鎖等物依舊在流傳,而隨著科技的進步,連弩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倒是他的木牛流馬,最令人好奇,這到底是一種什麼物件呢?

“木牛流馬”真的如電視劇中的一樣神奇麼?它真的能自己動麼?

《諸葛亮集》中記載:“木牛者,方腹曲頭,一腳四足,頭人領中,舌著於腹。載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數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曲者為牛頭,雙者為牛腳,橫者為牛領,轉者為豐足,覆者為牛背,方者為牛腹,垂者為牛舌,曲者為牛助,刻者為牛齒 ,立者為牛角,細者為牛鞅,攝者為牛鞭軸。牛仰雙轅,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載一歲糧,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勞。”意思是說,木牛是一種形狀似牛的運輸工具,運用了不少機關,在運輸的時候,每輛可以運四百餘斤糧食,而且速度比較快。如此看來,此物非常神奇,幾乎相當於永動機。

“木牛流馬”真的如電視劇中的一樣神奇麼?它真的能自己動麼?

根據《作木牛流馬法》提供的信息,木牛大概是這樣的:腹部是方形的,頭部是彎曲的,每天行程較短,“宜可大用,不可小使”。單獨行駛,每天能走數十里,結隊行駛,每天能走二十里。每一木牛能載一個人吃一年的糧食,每天走二十里,推木牛那個人不會覺得疲勞。

“木牛流馬”真的如電視劇中的一樣神奇麼?它真的能自己動麼?

儘管《作木牛流馬法》詳細介紹了木牛的形狀和流馬各種部件的尺寸,但由於全部是文字描述,沒有圖樣,所以無法據此復原。歷代以至現在,有不少人聲稱按照諸葛亮留下來的文獻造出了木牛和流馬,但無一例外都加進了大量個人的理解和改造,所以造出來的東西五花八門。

“木牛流馬”真的如電視劇中的一樣神奇麼?它真的能自己動麼?

關於木牛流馬有多種解釋,其中一種說法是單輪木板車,是一種山路上用的帶有擺動貨箱的運送顆粒貨物的木製人力步行車。設想有一離地三尺、長四尺、高六寸的水平木條,木條左端削成車把形,右端有品字形的三個孔。再設想這樣的兩條木條被佈置成人力車的左右兩轅。再設想在兩個品字形的頂孔間插有一條三尺長的軸,在品字形的下面的兩個孔中各用小軸鉸裝著一條可以沿該小軸擺動的、另一端頂地的木柱,這個有四條腿的人力車就是木牛。流馬是一個向上開口的,左右側壁近上緣的垂直中心線上各有一個孔的木箱。木牛的那根三尺長的軸就穿過流馬的這兩個孔,流馬可以在該軸上前後幌動。為了不使箱中粟、米之類的載荷左右移動,有一塊縱向隔板把箱一隔為二,而且糧食是先裝入布袋再裝入箱中的。

“木牛流馬”真的如電視劇中的一樣神奇麼?它真的能自己動麼?

由於地域和文化的影響,中國文化是和日本、韓國最接近的國家。據報道:三國演義在日本、韓國中的影響非常大,日本的“三國迷”遍佈全國,他們自發組織的“三國迷俱樂部”就有上百個,日本青少年很崇拜諸葛亮。

隨著韓國、日本和英國、美國等國有關文史學者和機構的加入,現研究木牛流馬已成為國際化的問。

“木牛流馬”如果真的象書中所描述那樣可以不吃不喝還能走,這顯然是不符合現科學上的能量守恆定律的。因為如果“木牛流馬”要行走,必定會消耗能量,當時肯定沒電力、石油、天然氣之類的能源,它又不吃不喝,它從那裡得到能量?這是值得考慮的問題。如果要造出象小說裡描述的那種木牛流馬來,就必須拋棄“能量守恆”定律。同樣,要造出“木牛流馬”也必定會打破影響我們數代的“能量守恆”定律,必定是一個另世界矚目的事蹟。歷史上有無數個迷團需要我們去解決,這可能只是一個虛構的物品,但是在迷團未揭開之前,誰也不能否認它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