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書字帖《曹全碑集古詩》


隸書字帖 曹全碑集字唐宋詩

《曹全碑》全稱《漢郃陽令曹全碑》,因曹全字景完,所以又名《曹景完碑》。《曹全碑》系東漢王敞等人為郃陽令曹全紀功頌德而立。此碑立於東漢靈帝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碑陽20行,每行45字;碑陰題名33行,分5橫列。書體為隸書,篆額久佚不存。全碑共1165字。碑高253釐米,橫寬123釐米。此碑於明萬曆初在郃陽(今陝西合陽)莘裡村出土,傳碑石在明代末年斷裂,人們通常所見到的多是斷裂後的拓本。現保存於西安碑林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藏有明拓本。

《曹全碑》屬東漢末隸書完全成熟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它記載了東漢末年曹全鎮壓黃巾起義的事件,是研究東漢末年農民起義重要的歷史資料,也是現存中國漢代石碑中保存比較完整、字體比較清晰的少數作品之一。其結字勻整,用筆方圓兼備,而以圓筆為主,風致翩翩,美妙多姿,是漢隸中秀美風格的代表。

為了學習方便,便於記憶和臨習集成古詩小集

隸書字帖《曹全碑集古詩》


隸書字帖《曹全碑集古詩》


隸書字帖《曹全碑集古詩》


隸書字帖《曹全碑集古詩》


隸書字帖《曹全碑集古詩》


隸書字帖《曹全碑集古詩》


隸書字帖《曹全碑集古詩》


隸書字帖《曹全碑集古詩》


隸書字帖《曹全碑集古詩》


隸書字帖《曹全碑集古詩》


隸書字帖《曹全碑集古詩》


隸書字帖《曹全碑集古詩》


隸書字帖《曹全碑集古詩》


隸書字帖《曹全碑集古詩》


隸書字帖《曹全碑集古詩》


隸書字帖《曹全碑集古詩》


隸書字帖《曹全碑集古詩》


隸書字帖《曹全碑集古詩》


隸書字帖《曹全碑集古詩》


隸書字帖《曹全碑集古詩》


隸書字帖《曹全碑集古詩》


隸書字帖《曹全碑集古詩》


隸書字帖《曹全碑集古詩》


隸書字帖《曹全碑集古詩》


隸書字帖《曹全碑集古詩》


隸書字帖《曹全碑集古詩》


隸書字帖《曹全碑集古詩》


隸書字帖《曹全碑集古詩》


隸書字帖《曹全碑集古詩》


隸書字帖《曹全碑集古詩》


隸書字帖《曹全碑集古詩》


隸書字帖《曹全碑集古詩》


隸書字帖《曹全碑集古詩》


隸書字帖《曹全碑集古詩》


隸書字帖《曹全碑集古詩》


隸書字帖《曹全碑集古詩》


隸書字帖《曹全碑集古詩》


隸書字帖《曹全碑集古詩》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3.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4.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5.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6.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

7.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8.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9.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10.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11.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12.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13.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14.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15.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16.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徵人尚未還。但願龍庭神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

17.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18.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

19.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0.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21.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22.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隸書字帖《曹全碑集古詩》


隸書字帖《曹全碑集古詩》


隸書字帖《曹全碑集古詩》


隸書字帖《曹全碑集古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