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后刘娥为何提拔张知白?维持数年的两府平衡是怎么被打破的?

王钦若死后,王曾升任首相,枢密副使张知白一跃而起成为次相。张知白虽然班列较低,但早在王钦若第一次拜相时,就进入宰执,算是老资格了。此人立身严谨,处事稳健。皇太后刘娥提拔张知白,正是看重他这个优点。此后的三年间,大事没有,小矛盾不断。那几年,宰相王曾和枢密使曹利用的关系有些紧张。按照宋朝制度,朝会班列以宰相为首,亲王次之,使相第三,枢密使第四枢密使即便兼任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侍中、尚书令等极品勋爵,班列依然在宰相之下。

皇太后刘娥为何提拔张知白?维持数年的两府平衡是怎么被打破的?

王钦若石像

开国大将、三朝元老曹彬以枢密使兼侍中的身份,朝会班列依然在宰相、户部侍郎李的后面。从天禧初年到乾兴元年这五六年间,朝廷宰执变化频繁。王旦、王若、寇准、丁谓、冯拯、王曾先后出任宰相。曹利用稳坐枢密院第一把交椅。丁谓罢相后,皇太后刘娥考虑到曹利用在几次大事件中表现尚可,特批密使曹利用班列在首相冯拯之下,次相王曾之上。不过,这个调整不合祖制,有推崇武官之嫌引来许多文臣非议。冯拯病逝,王曾出任首相。王曾以首相身份参加朝会的第一天,就和曹利用结下了梁子。

皇太后刘娥为何提拔张知白?维持数年的两府平衡是怎么被打破的?

曹彬画像

那天,皇太后刘娥和宋仁宗像往常一样,按时驾临承明殿,与百官议事。可到达承明殿时,却发现大殿上一个人都没有。这是怎么回事呢?按照惯例,宰相应带领两府、两制、六部、开封府等重要部门官员早早赶到承明殿等候。这种让皇帝干等的事情,大宋开国以来还是第一次。刘娥很生气,让内侍押班江德明即刻前往待漏院(官员等候上朝时的预备室)查看江德明赶到待漏院,发现里面吵吵嚷嚷,闹成一团合门使负责整顿班列,此刻手足无措地劝说。可他卑职小,他的话没人听。江德明叫来合门使一问,终于明白了事情原委。

皇太后刘娥为何提拔张知白?维持数年的两府平衡是怎么被打破的?

承明殿

原来,枢密使曹利用和上次朝会一样,站在王曾前面。王曾恼了,前天他还是次相,今天可是首相。王曾推开曹利用,站到了第一位。曹利用大怒,小小王曾竟然如此无礼!两人在待漏院推推操操,闹了起来。他人或者挥胳膊挽袖子准备参战,或者三五成群准备看戏。副相吕夷简连忙劝阻,可是,二人谁也不肯退让。江德明大喝:“太后有命,问百官为何还不上朝”现场顿时安静下来,百官纷纷站到自己的位置上。

皇太后刘娥为何提拔张知白?维持数年的两府平衡是怎么被打破的?

曹利用剧照

按照惯例,百官进入大殿时,合门使要通禀一声。可眼下这时王曾瞪了一眼曹利用,喊了一嗓子:“请回禀宰相王曾等告罪!”见到情形,怎么开口呢?王曾主动承担起耽误朝会的罪责,曹利用有点羞愧,没好意思再争了。朝会时,一贯严厉的皇太后竟然没批评王曾。散朝后,许多人慨叹,曹利用一时心软,从此之后都要低王曾一头。曹利用很憋闷。皇太后刘娥特意找到枢密副使张士逊,让他开导开导曹利用。下一次朝会,刘娥宣布,朝会班列继续遵循前几年的惯例,曹利用班在王曾之后,但在次相张知白之前。

皇太后刘娥为何提拔张知白?维持数年的两府平衡是怎么被打破的?

朝会剧照

可是,曹利用还是不满意,经常在朝会时说怪话,闹情绪。不久,刘娥提拔淮南节度使、同平章事张者兼任枢密使。无论是资历还是功绩,张耆都在曹利用之上。曹利用担心刘太后想要召回张来代替自己,这才不再闹了。一晃到了天圣六年末,宰相张知白病逝。皇太后刘娥让宰执大臣公议,各自推荐一人出任宰相(次相)。不过,和历来所谓的公议一样,民主的背后其实还是权力的较量。两府宰执分成两派,王曾举荐副相吕夷简,曹利用举荐枢密副使张士逊。看到这个结果,皇太后刘娥有点生气,也有点无奈。

皇太后刘娥为何提拔张知白?维持数年的两府平衡是怎么被打破的?

皇太后刘娥剧照

讨论时,刘娥提出,张士逊比吕夷简早几年进入宰执,不如就用张士逊为宰相。王曾立刻反对,任用宰相当以才为先,怎可单论资历?就在曹利用准备反驳时,吕夷简站了出来。他说:“陛下位居东宫时,张公就已经跟随左右。论起藩邸旧臣,张公资格最老。况且,张公有纯懿之德,百官敬仰。夷简请先用张公!“刘太后点头,对吕夷简的谦让非常满意。张士逊在枢密院多年,始终紧跟曹利用。出任宰相后,张士逊依然如故。只要曹利用开口,张士逊必然附和。维持数年的两府平衡被打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