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區:舌尖再“開張” 安全作保障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段睿珺 通訊員 梁璐

“一個烤羊頭,一把烤肉筋,再加個烤油饃!”夜晚的平涼市崆峒區,世紀花園酒吧一條街的烤肉店裡又傳出了店員的吆喝聲,餐廳招牌也再度點亮。

走在街上,火鍋串串、烤肉、炒麵、蛋糕等各色美食香氣混雜,刺激著人的味蕾。

而就在不久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餐飲業作為重點防控領域,紛紛關門,往日門庭若市的各個美食城、美食街變得門可羅雀。隨著復工復產有序推進,平涼市中心城區餐飲業也經歷了從停業到禁止堂食、有序堂食等階段。

起灶架鍋時,街上又飄來人間煙火氣。而這背後,則是“咬緊牙關不放鬆”的安全護航。

“小餐桌”帶動“大文明”

餐桌舉止非小事,一筷一勺見文明。自餐飲業復工以來,全區大小餐廳內的“標配品”除了消毒液酒精、出入消費者登記簿和二維碼之外,最醒目的當屬一雙雙“公筷”。

“一張餐桌上擺放了5雙公筷,店家安排得細心周到,照顧到了每個人的飲食衛生安全。”清明小長假期間,家住萬安門社區張平生先生帶著家人下館子,作為“公筷公勺”文明用餐行動的支持者,他對當天的用餐體驗打了滿分。

崆峒區:舌尖再“開張” 安全作保障

“疫情期間,使用公筷不僅可以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也可以防止幽門螺旋桿菌傳播,這是非常科學的舉措!”他補充道,“我們三代人同住一個屋簷下,本來就使用公筷,這並不會影響家人感情,相反,用公筷給親人夾菜更貼心。”

連日來,崆峒區委宣傳部、區文明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倡議“公筷公勺”文明用餐行動,督促全區餐飲服務單位陸續推行使用公筷公勺,用“小餐桌”帶動“大文明”,街道社區共同發力,廣大市民積極響應,餐飲服務單位主動參與,只為共同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使用公筷公勺,每個人既是實踐者,又是受益者。倡議書發佈後,中街街道辦事處在轄區內設置定點宣傳站向居民群眾發放宣傳彩頁、組織小喇叭流動宣傳隊的志願者們身穿紅馬甲、佩戴紅袖章,在各居民小區出行通道等顯眼位置張貼“文明用餐 公勺公筷”行動倡議書,走街串巷推廣使用公筷公勺的好處。

與此同時,全區各街道均通過微信公眾號宣傳、組織志願者開展入戶宣傳等途徑著力引導居民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公筷公勺,調動全社會力量推動文明用餐,養成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

“優服幫帶”助力“餐飲回暖”

“請拉開餐桌之間的間距,一定要做好通風消毒……”平涼市中心城區某餐飲店內,兩名崆峒區市場監管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現場指導,幫助餐飲企業儘快復工復產。

崆峒區:舌尖再“開張” 安全作保障

連日來,為引導餐飲服務單位提振信心,崆峒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取消了餐飲服務單位復工復產前的約束條件,除暫不舉辦50人以上大型聚餐活動外,全面恢復堂食就餐。同時,鼓勵開通線上餐飲服務,拓寬渠道,轉型無接觸配送服務;倡導公筷公勺文明用餐,防止交叉感染。監管人員落實網絡監管責任,對大型餐飲單位採用“一對一”服務,從人員管控、原料採購、加工製作、清洗消毒、就餐過程等各個環節對餐飲單位進行指導規範,幫助企業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恢復了正常經營。

“這裡應該開一道門,把兩間房打通作為包裝車間……”某食醋釀造企業廠區內,區市場監管執法人員正在對該廠區佈局進行現場指導。他向記者介紹,該企業因疫情影響銷量下降,復工復產時間延遲,遂決定對舊廠區進行升級改造。

“要想幫助餐飲企業提振信心,面對面指導環節馬虎不得。”崆峒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不論是新開辦還是需要升級改造的食品生產企業,在建設過程中食品生產企業審查員都會多次深入企業對各功能間佈局、設施設備安裝、廠區環境等進行現場指導。只有企業嚴格按照相關要求合理佈局,才能確保改造完成後儘快投入生產使用,避免做無用功。”

據瞭解,近期全區3名食品生產企業審查員已對2家升級改造企業和2家新開辦企業進行現場指導6戶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