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女孩兒》培養女孩正確的審美觀,到底有多重要?

《美麗女孩兒》培養女孩正確的審美觀,到底有多重要?

法國健康雜誌《TOPSANTE》曾對來自14個不同國家的10—17歲的5165位女孩進行調查諮詢,得出了令人震驚的結果:其中只有46%女孩對自己的身材表示比較滿意,而在剩下的54%的女孩中,70%的女孩已經開始節食,80%的女孩甚至拒絕與親友見面。

通過這些調查數據,我們可以看出超一半女孩對自己的身材不滿,甚至為此感到自卑。

對此,專家給出建議:應努力幫助女性增加抵抗力,以克服因追求美麗帶來的壓力。此外,還需改變社會文化環境,做到不以外貌評價女性。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更多的讚美女孩的外表,但很少注意女孩的內在,而對男孩卻恰恰相反。

所以受社會文化的影響,女孩會不自覺地重視外在美,忽略內在美。

為了讓女孩改變對外在美的過度執著,幫助她們樹立強大的自信心,美國作家斯泰茜·麥克安爾蒂聯手馬來西亞插畫家喬安妮·盧·弗裡特霍夫共同創作了繪本《美麗女孩兒》,在書中兩人顛覆了傳統的審美觀,對美進行了全新的定義。

《美麗女孩兒》培養女孩正確的審美觀,到底有多重要?

斯泰茜·麥克安爾蒂是2017年度以斯拉·傑克·濟慈新作家獎優秀獎獲得者。喬安妮·盧·弗裡特霍夫多次獲得插畫大獎,包括2015年度媽媽選擇獎金獎,2015年IBPA本傑明·富蘭克林獎金獎等。

兩人用簡潔生動的文字和絢麗有趣的插畫,展現了不同膚色、不同風格的女孩的生活趣事,旨在說明每個女孩都是獨一無二的,堅持做自己才能活出最美的樣子。

01每個女孩都是獨一無二的美麗存在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這是曹植筆下洛神的美。

“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嫻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時似弱柳扶風。”這是曹雪芹筆下林黛玉的美。

“她的臉,從前是白得像磁,現在由磁變為玉──半透明的輕青的玉。上頷起初是圓的,近年來漸漸的尖了,越顯得那小小的臉,小得可愛。臉龐原是相當的窄,可是眉心很寬。一雙嬌滴滴,滴滴嬌的清水眼。”這是張愛玲筆下白流蘇的美。

古往今來,作家們用精妙絕倫的文字,塑造了一個個美麗動人的女性形象。

這些作家雖然生活在不同的時代,成長於不同的環境,但是他們對女性美的定義,卻是驚人的相似。簡單總結一下,無外乎嫻靜端莊,溫婉柔順,身材苗條,膚白貌美……

這種審美觀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對美的認知和追求。

《美麗女孩兒》打破了這種固化的審美觀,書中的女孩不是傳統意義上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窈窕淑女,而像是無拘無束野蠻生長的男孩子。

書的第一頁是五個可愛的小女孩,她們膚色不同,表情各異,裝扮時尚,悠然地趴在牆頭上,渾身散發著耀眼的光芒。顯而易見,個個都是漂亮自信的女孩。

《美麗女孩兒》培養女孩正確的審美觀,到底有多重要?

翻到下一頁卻是真相大揭秘,圖中展現的是趴在牆頭上的五個小女孩背後的景象,有人蹲在舊紙箱上;有人踩在箱子上;有人掛在牆上,襪子馬上要從腳上脫落下來;有人正往牆頭攀爬,褲子破了一個大洞;有人踩在桶上,腰上彆著一把劍。每個人身上汙漬斑斑,顯然這是玩樂打鬧留下的痕跡。

配文卻非常耐人尋味,說她們“擁有無可挑剔的模樣”。

她們究竟是怎樣的女孩呢?書中從多個角度對她們進行了描述。

在運動場上她們努力拼搏,即便坐在輪椅上也毫不氣餒。

在遊戲中她們全情投入,即便扮醜扮怪也毫不在意。

無論是昆蟲研究,還是科學實驗,她們認真鑽研,耐心專注。

《美麗女孩兒》培養女孩正確的審美觀,到底有多重要?

無論是捕魚,還是種花,她們不怕髒不怕累,從中找到樂趣。

玩滑板、才藝表演,她們大方展現自己的特長,毫不羞怯。

書中的女孩雖然膚色不同、風格不同、愛好不同,但是她們都朝氣蓬勃,活力四射。所以說,每個女孩都是獨一無二的美麗存在。

02真正的美麗是由內到外對自己的認可

小侄女3歲的時候,看到我往臉上拍保溼水,她就會說:“姑姑,我也要。”

我往她的手心裡滴兩滴,她就會認真地往臉上拍,然後笑盈盈地端詳著鏡中的自己,一臉的滿足。

開始愛“臭美”,是因為孩子對自我產生了審美要求,所以此時家長應該正確地引導孩子。

早教專家李芷怡在《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一書中指出:

3-4歲是孩子的審美敏感期,這個敏感期有助於培養孩子不一般的個人氣質,提高孩子的個人素養,讓孩子將來很容易在人群中脫穎而出。所以,父母應該支持孩子的這種成長需要,並適當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審美觀,使孩子漸漸形成自己的個人魅力和個性。

然而,什麼是正確的審美觀呢?

《美麗女孩兒》培養女孩正確的審美觀,到底有多重要?


《美麗女孩兒》原版封底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決定你美麗與否的,不是衣著、髮型和風格,而是你自己。

簡而言之,所謂美麗,就是做自己,活出真實的自我。

我們可以看到,書中的每個女孩都樂觀自信,活出了自己最真實的模樣。

她們大口大口地吃橙子,雖然汁水流得全嘴都是,但是她們並不覺得難為情,依然展露出甜美可愛的笑容。

《美麗女孩兒》培養女孩正確的審美觀,到底有多重要?


她們下河捕魚時,雖然全身溼透,頭髮上沾滿雜物,但是她們並不覺得糟糕,依然開懷大笑。

她們無拘無束地載歌載舞,盡情與他人分享快樂。

她們開心地玩滑板,即便坐在輪椅上依然舞蹈,爬到大樹上去幫助小鳥……她們勇敢地做任何自己喜歡的事,並不在意世俗的眼光。

她們對著鏡中的自己做鬼臉,雖然並不完美,卻依然喜歡自己獨特的模樣。

《美麗女孩兒》培養女孩正確的審美觀,到底有多重要?


她們像山間的花草,不懼風雨,恣意生長,盡情綻放自己的美麗與芬芳。

講真,這種由內到外對自己的認可,才是真正的美麗。

從小引導女孩樹立這樣的審美觀,那麼無論她們相貌身材如何,都不會自卑怯懦,而是自信樂觀強大。

03刷新家長的教育觀,幫助男孩正確認識女孩

《美麗女孩兒》無論是文字還是插圖,都極具特色,又富有韻律。

斯泰茜·麥克安爾蒂在文字的創作上十分巧妙,不僅簡短,而且富有節奏;喬安妮·盧·弗裡特霍夫的插圖風格鮮明,用大膽的線條圖和豐富的色彩,賦予每個女孩不同的個性和魅力。同時,簡短的文字可以激發讀者的想象,從而達到圖文互補的藝術效果。

比如:

“美麗的女孩兒,舉止優雅又大方。”如果只看文字的話,一般會認為配圖應該是女孩穿著漂亮的禮服正在參加宴會的一幕,插圖中卻是女孩在踢足球、打棒球、打橄欖球、打籃球。她們的身上髒兮兮的,卻毫不理會,仍然在運動場上盡情地揮灑汗水。

“美麗女孩兒,有著甜美可愛的笑容。”如果只看文字的話,一般會認為配圖應該是文雅得體、笑不露齒的女孩,插圖中卻是兩個女孩在狼吞虎嚥地吃橙子,汁水順著嘴巴流到了衣服上,牙齒大面積暴露出來,並且其中一個女孩的牙齒上還帶著牙套。

《美麗女孩兒》培養女孩正確的審美觀,到底有多重要?

“美麗的女孩兒,有著鮮花的芬芳。”如果只看文字的話,一般會認為配圖應該是打扮時尚、明豔照人的女孩,插圖中卻是三個女孩在種花,她們身上沾滿泥土,卻專心勞作,沒有一絲抱怨。

文字雖然清晰地羅列出美麗女孩的多重定義,但是插圖中的女孩形象與傳統意義上美麗女孩相去甚遠,這種有趣的圖文組合帶給了讀者不一樣的閱讀體驗。然而,我們需要明瞭的是,作者的目的是讚美書中這群朝氣蓬勃、充滿活力、喜歡冒險、勇於探索、獨立率真的女孩。

很多家長習慣用碎碎唸的方式教導孩子,你要這樣要那樣,你不要這樣不要那樣。譬如:你要好好學習,要大方得體;你不要把衣服弄髒,不要參與危險的遊戲。其實,孩子們早就厭煩了這一套說教。《美麗女孩兒》卻顛覆了這一切,鼓勵女孩盡情釋放天性,刷新了家長的教育觀。

這部勵志又美麗的繪本,不僅適合女孩和家長閱讀,也適合男孩閱讀。男孩可以通過本書認識到,女孩的美沒有單一的標準,每種風格的美都值得尊重和讚美。此外,男孩也可以從中獲得積極向上的力量。

《美麗女孩兒》培養女孩正確的審美觀,到底有多重要?

總之,本書不僅幫助女孩樹立正確的審美觀,也刷新了家長的教育觀,同時還可以幫助男孩正確地認識女孩。值得一提的是,本書是中英雙語繪本,所以十分適合3-6歲的孩子雙語的學習。

《小婦人》裡有這樣一句話:“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宰,你可以用心書寫下屬於自己的生命印跡。

你會為自己寫下什麼樣的生命印跡呢?

願每個女孩都能為自己寫下最美麗的人生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